搜索到4174篇“ 载人飞船“的相关文章
国外新型载人飞船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
随着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近地轨道活动更加关注可持续性,同时航天强国将载人航天目标瞄准更远的月球和深空,在此背景下,国外正在积极推动新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以载人飞船、星际客船、猎户座飞船、雄鹰飞船、天空飞船等新型载人飞船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各型飞船的基本情况,然后从自逃逸、重复使用、对接机构、群伞系统、着陆缓冲、信息系统等方面分析其技术特点,最后从系统建设、系统性能、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国外新型载人飞船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载人航天器设计提供参考。
何慧东王功波张蕊
关键词:载人飞船系统设计
一种用于载人飞船的冷气反推和气垫缓冲着陆装置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返回着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载人飞船的冷气反推和气垫缓冲着陆装置,包括返回舱,返回舱的顶部内安装有降落伞,返回舱的底部内安装有喷气组件,返回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大底,金属大底的内壁与返回舱的底面...
雷诗情王军张敏捷刘峰屈彦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前方综合转播系统设计
2025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使用一套箱载式IP转播系统,结合远程制作与双区制作完成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酒泉前方发射转播。本文主要介绍了前方发射转播系统的技术方案,各个分系统转播区域的信号回传方式,远程制作的实现方法,以及节目需求的技术实现方式。
李东洲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24年
“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神舟五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王汶怡鲁丽萍(画)
关键词:中国航天事业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技术载人飞船在轨飞行轨道舱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2024年
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将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送人太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蔡旭哲为指令长,时隔22个月再度飞天的他刷新了中国航天员重返太空用时最短纪录。
关键词: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发射场载人飞行航天员神舟
神舟载人飞船是如何返回地面的
2024年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此次神舟十八号飞船返回地球依旧采用快速返回的技术,即环绕地球5圈(大约7.5小时)后,经过四个阶段,大约历时50分钟着陆地面。从神舟十三号起,神舟载人飞船一直采用这种返回方案。载人飞船返回由载人飞船系统、航天员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等多个系统共同完成,技术较为复杂。神舟载人飞船在返回过程需要经历哪些考验?飞船在夜间返回搜索救援要采取什么措施?航天员着陆出舱前后要经过哪些处置过程?下面将详细解答。
庞之浩
关键词:神舟载人飞船航天员系统着陆场飞船返回舱
基于LSTM的载人飞船气囊缓冲着陆响应预测
2024年
为了实现太空探索的新愿景,研制中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容量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将造成其着陆时产生更大的冲击负载。引入气囊缓冲系统可以大幅度衰减飞船着陆过程中的冲击加速度,但是加大了系统设计和分析的难度。文章利用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算法,基于有限元分析生成的数据集,训练了载人飞船气囊缓冲系统着陆冲击响应的代理模型,可快速预测飞船质心处的加速度曲线。对比有限元分析和代理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基于LSTM的代理模型可以快速预测在飞船随体坐标系下的冲击响应,尤其是在预测沿飞船旋转轴的纵向加速度和垂直于旋转轴的横向加速度方面表现出色;代理模型与有限元分析的相对误差约为10%,但是其预测速度快了约10~5倍。对比结果充分证明了文中提出的代理模型可以有效缩短此类刚柔耦合复杂系统的设计周期,提高工程计算的效率。
沈心怡余抗闫军刘才山
关键词:载人飞船气囊缓冲代理模型
一种用于载人飞船的冷气反推和气垫缓冲着陆装置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返回着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载人飞船的冷气反推和气垫缓冲着陆装置,包括返回舱,返回舱的顶部内安装有降落伞,返回舱的底部内安装有喷气组件,返回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大底,金属大底的内壁与返回舱的底面...
雷诗情 王军 张敏捷 刘峰 屈彦程
新一代载人飞船卫生区功能性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2024年
目的开展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卫生区的空间优化研究,探索功能性空间优化设计方法,提高载人飞船空间利用效率,同时提升航天员的舒适性体验。方法以中国空间站卫生区的功能和结构为依据,探讨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卫生区功能组件的构成;依据航天员在微重力状态下使用卫生区的动作与姿态,建立卫生区空间布置的初步概念;根据卫生区的舱壁布局、微重力下航天员视野区域及最佳操作空间分析,开展相关功能组件建模,基于卫生区的人机交互节点,利用JAC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与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改进设计方案,并通过追踪航天员活动轨迹产生的包络体完成卫生区的空间优化。结论通过对比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卫生区优化前后设计方案的舒适性、可操作性和空间尺寸,验证了功能性空间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载人航天器舒适性与集成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李江泳董佳洁杜雪霏梁文郑冬秀杨子京
关键词:人机交互
一种基于降落伞的载人飞船可重复使用逃逸系统
本发明属于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降落伞的载人飞船可重复使用逃逸系统,降落伞可采用仅具备减速降落能力的环帆伞或是具备定点精确返回着陆能力的翼伞,逃逸系统包括模块化设计的逃逸舱,逃逸舱设置在模块化的运载火箭...
雷诗情张敏捷王军

相关作者

荣伟
作品数:95被引量:26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研究主题:降落伞 火星探测 开伞 载人飞船 降落伞系统
张柏楠
作品数:50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载人 小行星探测 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器 航天器
雷江利
作品数:47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研究主题:降落伞 着陆 航天器 缓冲气囊 返回舱
黄家荣
作品数:55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研究主题:载人航天器 流体回路 热控 单相流体回路 密封舱
戚发轫
作品数:36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研究主题: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技术 太空 载人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