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08篇“ 软法“的相关文章
我国社区体育之治的困囿审视与路径优化
2025年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基于对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的厘清,分析之于社区体育治理的耦合性和价值,且审视在社区体育治理中可能面临的困囿,并据此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在社区体育治理面临的困境包括:类型及数量的相形见绌,理念或流于形式,缺乏配套的机制以及泛化的裁决标准。提出:健全完整和有序的创制程序,调动各主体的参与,完善保障与监督机制,注重的协同治理。
汪睿涵杨桐
关键词:软法硬法体育法社区体育
《档案》效力性质研究的理论反思——“”还是“硬”的规范分析
2025年
《档案》的效力“硬”判断从性条款研究进路予以展开是一个适当的讨论视角。以《档案》的档案定义条款、档案安全隐患条款与立目的条款为例展开分析,认为当前的研究方与结论均不甚准确。导致“不甚准确”的缘由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使用“连接词”的分析方式不够恰当也不准确;二是所运用的语义分析方忽略了语言经济性原则;三是分析过程中未能区分《档案》不同规制对象的公私属性;四是未重视《档案》本身的篇章结构信息;五则在于当前的“性条款”分析范式存在着对理论原旨的误用。今后通过性条款视角分析《档案》的效力“硬”时可以从上述五点着手,以获得一个更为稳妥合适的结论。
何晓琴
关键词:《档案法》软法
网络公共空间的治理
2025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革新,网络公共空间的范围不断扩大,给传统的治秩序带来了新的挑战。硬规制的滞后性与回应性不足表明了网络公共空间离不开治理,治理通过行业规范、自律公约、社区规则等多种形式,为网络公共空间的治理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规范体系。但是在公共空间的治理过程中,也出现制定程序不完善、实施面临障碍、与硬衔接不畅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建议对网络公共空间治理路径进行优化,从规范制定程序、创新实施机制、促进协同共治等方面入手,推进和完善网络公共空间的治理。
丁亮李静
关键词:网络公共空间软法治理
与硬之间:社保治理的约谈与处罚
2025年
违规缴纳社保费、违规领取养老金及使用医保基金、欺诈骗保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约谈已成为社保治理、反欺诈的重要手段。约谈的属性——柔性执与警戒意义-般认为,行政约谈是带有柔性色彩的行政措施,具备行政指导的功能,具有属性。所谓,通常指那些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以行政约谈为重要表现的,在贯彻强制性律规范、彰显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取得更好的执效果,在社保管理和反欺诈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李想向春华
关键词:国家强制力柔性执法软法执法效果反欺诈硬法
企业ESG信息披露治理的困境及调适研究
2025年
企业ESG理念与理念相契合,是企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优良化的重要抓手。2018年,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此ESG披露制度的框架基本在我国实现落地。披露在弥补硬监管不足方面提出新的社会治理方式和理念,也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新思路,但目前ESG信息披露落实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底性硬监管不足、自愿披露模式实施效果欠佳、交易所自身功能发挥不足等。本文通过对企业ESG信息披露治理兼容性的论证,提出在企业ESG信息披露中应通过治理途径,采取随机式监管模式及设置折中披露模式,在增强交易所权威和适当加大处罚力度的基础上,推动企业ESG信息披露制度的优化,助力全面实现健康开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李创业
关键词:ESG软法信息披露企业营销环境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治化:基于治理路径
2025年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治化已成为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命题。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天然的治理资源,在性质上属于公契约,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治化的重要支点,在新旧时期的转换中,“枫桥经验”与的复调变迁反映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内在的治理功能是其担当新时代“枫桥经验”治化支点的关键,但同时面临着治理规范创制局限、治理基础机制不全和治理制度体系有阙三个层面的问题。为此,需要在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引下,通过推动系统革新、夯实治理根基和构建治理体系的方式化解与治理之间的张力,从而实现基于治理路径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治化。
吴汉华
关键词:法治化软法治理
以“三治融合”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嵌入的功能选择与因应策略
2025年
基层是中国社会的根基,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城乡融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理论界在“三治融合”的制度机理、运行路径与效果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实务层面需要对其运用的具体场景进行类型化分析和内在机理剖析,进而得出能够进行复制表达和类推适用的普遍性结论。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与硬有效衔接,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治化逻辑,也是基层社会治理运行的根本追求,更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理想样态。在明确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空间、技术等条件,制定主体、制定程序、制定原则等标准,以及补、转化等途径的基础上,应重点塑造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规范体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执行力、培育基层社会文化,从而实现嵌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谷玲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软法
对越轨未成年人规制“硬”与“”适用衔接问题
2025年
对越轨未成年人采取“硬”与“”相结合的规制模式,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下实现惩罚与保护的平衡,目标是促进其社会化。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刑》为基础的“硬”手段,针对越轨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进行必要的惩戒;而《未成年人保护》和《家庭教育促进》等“”则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和社会协同支持,帮助越轨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硬”建立的“司—行政”二分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惩戒基础,需持续推动越轨未成年人规制立的一体化考量。同时,通过国家和社会力量赋能家庭教育,使“”巧妙地融入“硬”框架中,为越轨未成年人规制提供持续支持和治保障。
苏明月陈新蕊
关键词:家庭教育
助力中国式档案治理现代化的进路:实践场域、运行逻辑与未来面向
2024年
治理对于强化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助力中国式档案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在实践场域上,治理以档案“性条款”和“社会”为规制载体,以档案政策、自律规范、档案标准为作用对象,完善档案规范的供给格局。在运行逻辑上,治理凭借“前”“后”“并行”和“独立”的外在形态,依托“硬协同”“附属转接”“行政传导”和“资源辅助”的内在机制,推动档案资源的多元整合。价值在场、技术适配和制度保障是实现档案治理的优善面向。
付成斌
关键词:档案法软法治理
人工智能治理的优化进路:由先行到与硬协同被引量:11
2024年
人工智能生成虚假内容、威胁个人隐私、加剧“算黑箱”等,硬是应对这些风险的传统规制工具。人工智能产生的风险具有快速弥散、动态难测的特点,而硬缺乏灵活性、回应性以及规制对象过于僵化,无独立胜任人工智能治理的任务。兼具灵活性、实验性以及多元主体合作等优势,与人工智能“善治”需求相适配。但存在规范性欠缺、权威性不足、约束力较弱以及执行无监督等缺陷。对此,应从创设、实施和监督等环节进行优化,包括健全支撑的硬体系、提高质量、规范制定程序以及为提供执行保障机制等。
曾雄梁正张辉
关键词:硬法软法人工智能软法治理

相关作者

沈岿
作品数:116被引量:2,411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软法 行政法 法治 行政诉讼 司法审查
罗豪才
作品数:65被引量:2,664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软法 行政法 软法之治 平衡论 行政法学
姜明安
作品数:334被引量:4,458H指数:3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治 依法治国 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国家
石佑启
作品数:169被引量:2,038H指数:25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治 行政法 私有财产权 行政法治 法治化
王兰
作品数:37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软法 规制 民间金融 金融监管 商事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