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21篇“ 转换酶抑制剂“的相关文章
- 心力衰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应用研究
- 2025年
-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对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ACEI。观察两组患者在主要心功能指标、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ACE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体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扩大患者获益范围,满足患者多样化的治疗需求。
- 梁娜
-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价值
- 2025年
-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04月至2024年04月期间,选取10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接受ACEI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的肾功能指标、血糖及血压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肾功能水平改善更明显,血糖、血压及炎症因子水平更低(P<0.05)。结论 ACEI对DN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价值,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血糖控制、血压管理、血脂水平以及炎症反应,对延缓DN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李彤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血糖血脂
- 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 2025年
-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控制血糖、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及调节血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有效且安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郑洁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生活质量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 2025年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治疗价值, 对心脏、血管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是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肾脏病的基石性用药。尽管新药不断涌现, ACEI的价值和地位仍不能被忽视。规范使用ACEI有助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鉴于交叉学科融合的理念更新和循证医学证据的进一步积累,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 更新了ACE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建议, 并编写了该共识, 以期为我国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提升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蔡军李玉明韩雅玲王运红杨宁余静钱海燕龙德勇李青山缨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脓毒症心肌损伤预后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 2025年
- 目的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脓毒症心肌损伤(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筛选符合条件的SIMI患者2450例,分为ACEI组和未使用ACEI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减少基线偏倚,并以28天全因死亡率为主要结局指标。通过Kaplan-Meier(K-M)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及亚组分析评估ACEI的作用。此外,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114例SIMI患者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在PSM调整前后,研究共纳入2450例和1042例患者。PSM后,K-M曲线显示,ACEI组28天病死率显著低于未使用ACEI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CEI的使用显著降低28天全因死亡率[风险比(HR)=0.56,95%置信区间(CI)0.42~0.74,P<0.001]。亚组分析显示,ACEI的治疗效果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等亚组中一致(交互作用P>0.05)。此外,不同种类ACEI对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部验证共纳入114例SIMI患者,K-M曲线显示,ACEI的使用与显著降低的28天累积病死率相关(P=0.0017);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进一步支持了ACEI的保护作用,显示其使用显著降低28天全因死亡率(HR=0.22,95%CI 0.05~0.91,P=0.036)。结论 ACEI的使用与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显著降低相关,支持其潜在治疗干预的价值。
- 陈莹陈莹王茜雅王锦龙董红锰高珍珍郭树彬郭树彬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重症监护室
- 糖尿病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深度探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于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以及其对肾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收纳了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对照组25例,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24小时蛋白尿定量、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等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力地彰显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改善肾功能方面的卓越成效。不仅如此,护理后,观察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出观察组所采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有效性,效果更为突出,有效率高达96.00%。在肾功能恢复层面,观察组在水肿消退时间、血液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以及血尿症状消除时间等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而言,在治疗完成后,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状况、精力水平以及社会功能等维度,相较于对照组展现出了极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有力地推动疾病的康复进程,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彰显出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廖桂新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功能生活质量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临床效果观察
- 2024年
- 探究、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院内收治的门诊102例患者持续观察,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肾内科疾病患者应用常规对症治疗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展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于兆军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4年
- 探讨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分析该治疗方式是否具备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接诊的患者100例,确保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做分组,具体则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添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方式,分析最终的治疗成效。结果 根据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且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极大,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疾病康复进展来实施相应的治疗工作,科学分配各类药物,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与整体的用药治疗效果。而针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则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来实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以提升治疗成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整个治疗期间也需要医护人员做好各项干预工作。
- 汪琼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冠心病治疗有效率
- 达格列净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睢宁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给予控糖治疗。对照组(n=38)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盐酸贝那普利片),观察组(n=4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Urine Microprotein,mALB)、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LB[(167.12±23.15)mg/L]、24 h尿蛋白定量[(1.04±0.28)g/24 h]均低于对照组[(342.52±35.26)mg/L、(1.72±0.62)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ALB水平[(33.74±1.16)g/L]高于对照组(31.93±0.8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5.16±1.67)mmol/L]低于对照组[(6.69±2.24)mmol/L],餐后2h血糖[(6.59±2.05)mmol/L]低于对照组[(8.76±3.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4.35±1.86)%]低于对照组[(6.2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3.546、3.522,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达格列净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 夏娟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所致心血管毒性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所致心血管毒性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抗心血管毒性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128例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发生心血管毒性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采取ACEI/ARB类药物治疗分为2组,将采取ACEI/ARB类药物治疗的9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采取ACEI/ARB类药物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ACEI/ARB类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引起心血管毒性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NT-proBNP、cTnI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均P<0.05)。ACEI/ARB类药物治疗心血管毒性的临床效果评估中治愈60例(63.2%),好转30例(31.6%),无效5例(5.3%)。临床分期(比值比=5.349)、合并心血管疾病(比值比=3.132)、心脏毒性反应分级(比值比=4.218)、血浆NT-proBNP(比值比=2.824)、血浆cTnI(比值比=3.779)水平是ACEI/ARB类药物治疗心血管毒性效果的危险因素,LVEF水平(比值比=0.333)是ACEI/ARB类药物治疗心血管毒性效果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ACEI/ARB类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所致心血管毒性具有一定效果,可降低心血管毒性,减轻心肌损伤。临床分期、合并心血管疾病、心脏毒性反应分级、血浆NT-proBNP、血浆cTnI为ACEI/ARB类药物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LVEF水平为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
- 王娟秦明强张卉
- 关键词:心血管毒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相关作者
- 施仲伟

- 作品数:281被引量:1,93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
- 郭冀珍

- 作品数:302被引量:1,182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人
- 刘国仗

- 作品数:201被引量:2,816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 高血压病
- 刘力生

- 作品数:353被引量:18,928H指数:35
- 供职机构: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多态性 心血管病 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 林善锬

- 作品数:446被引量:3,509H指数:3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糖尿病大鼠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