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 篇“ 转基因治疗 “的相关文章
心力衰竭患者转基因 治疗 2017年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importa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For many years,medical therapy was based on agents such as the digitalis glycosides and diuretics that were used to treat symptoms of heart failure.More recently,neurohormonal blocking agents such a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s,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nd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s have assumed a central role in the treatment algorithm[1]. Barry Greenberg关键词:转基因 肝细胞癌Adv-p53、AAV-HGFK1联合转基因 治疗 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Adv-p53、AAV-HGFK1联合转基因 治疗 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进展期肝癌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重组腺相关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第l螺旋区(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kringle 1 domai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AAV-HGFK1+Adv-p53组和AAV-HGFK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后肝穿刺活检标本新生微血管和凋亡细胞率、临床疗效、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AAV-HGFK1+Adv-p53组治疗 后第14天、第21天的新生微血管数量显著低于AAV-HGFK1组,凋亡细胞率显著高于AAVHGFK1组(P〈0.01)。AAV-HGFK1+Adv-p53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4.00%,显著高于AAV-HGFK1组48.00%(P〈0.05);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V-HGFK1+Adv-p53组1年、3年复发率显著低于AAVHGFK1组,1年、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AAV-HGFK1组(P〈0.05)。结论 Adv-p53、AAV-HGFK1联合治疗 进展期肝细胞癌疗效优于AAV-HGFK1单独治疗 ,预后更佳。 张法标 方哲平关键词:转基因治疗 肝细胞癌 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的转基因 治疗 进展 被引量:4 2015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目前全世界约有3 800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版"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正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每年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高达100万[1]。心力衰竭的防治若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未来15年每年新增心力衰竭患者的比例将达到50%[2],因此亟需加强对心力衰竭新的治疗 策略的探索。 姚艳 刘小慧 董建增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基因治疗 房颤的转基因 治疗 心房重构(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是房颤发生与维持的重要机制。心房重构造成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及局部心房传导速度减慢,从而形成电折返环,维持房颤持续发生。随着基因 学及基因 转 染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基因 水平上阻断房颤发生与维持的重构机... 张阳关键词:房颤 转基因治疗 疗效评价 心房颤动转基因 治疗 2013年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导致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据估计在未来的(20~30)年中房颤患者人数将会是现在的(2~3)倍[3],因此积极预防及治疗 AF显得极为重要。 张阳 刘增长关键词:心房颤动 转基因治疗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脑卒中 发病率 兔腰椎间盘早期退变及其微创转基因 治疗 的初步研究 目的:1.单节段部分破坏腰椎后路稳定结构制造新西兰兔腰椎间盘早期退变模型,对兔腰椎椎间盘进行病理学观察及椎间盘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观察,比较不同时相点之间的差异,研究腰... 陆华拓关键词:椎间盘 退变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基因 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原基因 转基因 治疗 的研究——门静脉注射与肌肉注射对血糖影响的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门静脉注射与肌肉注射胰岛素原转基因 治疗 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1)分别用门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的方法将含有大鼠胰岛素原基因 的重组表达质粒pCMV/胰岛素原DNA裸质粒导入糖尿病大鼠模型以观察其血糖的变化。门静脉注射治疗 组(A组)及肌肉注射治疗 组(C组)每只大鼠分别接受pCMV/胰岛素原DNA100μg,门静脉对照组(B组)和肌肉对照组(D组)则分别以同样方法给予同等剂量pCMV空载质粒DNA。同时设立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2)采用超敏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转基因 治疗 前后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治疗 后大鼠肝脏、骨骼肌等组织胰岛素原基因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接受重组质粒pCMV/胰岛素原DNA裸质粒的两治疗 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显著下降。其中,门静脉组大鼠血糖下降约7mmol/L,且能维持3—4周,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且可持续表达4周;肌肉注射组大鼠血糖下降约4mmol/L,且能维持1—2周,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并持续表达2周。(2)门静脉治疗 组大鼠的肝脏及肌肉注射治疗 组大鼠的骨骼肌分别能够检测到大鼠胰岛素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对照组则显示阴性结果。结论裸质粒门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方法均获得了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原基因 的有效表达和血糖水平的显著降低,是糖尿病基因 治疗 的有效手段之一。 蒋琳 顾永辉 段宇 唐伟 崔岱 朱剑 刘翠萍 覃又文 徐宽枫 茅晓东 刘超关键词:糖尿病 基因治疗 门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 肺癌细胞表面CAR表达水平与腺病毒转基因 治疗 的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肺癌细胞表面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表达水平与基因 治疗 的可能性。方法:用特异性CAR72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在检测CAR在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32例鳞癌中有25例CAR高表达、5例小细胞肺癌全部高表达,相反,CAR在22例腺癌中仅6例高水平表达。在非恶性肺泡上皮中为阴性。结论:以腺病毒血清型5为载体的基因 治疗 适合于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而不适合于大多数腺癌。 王仕忠 王勇 关乃富 鲍永仪 倪诚 马玲娣关键词:肺癌 CAR 基因治疗 TCRVβ7.1转基因 治疗 与多西他赛联用对MCF-7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TCRVβ7.1基因 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进行基因 转 染,流式细胞术检测TCRVβ7.1基因 表达及基因 修饰的T淋巴细胞作用后乳腺癌细胞MCF-7的调亡率,MTT法检测TCRVβ7.1基因 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多西他赛对MCF-7的杀伤活性,Burgi修正公式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细胞杀伤效果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TCRVβ7.1基因 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杀伤效果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且协同强度随多西他赛l浓度的降低而增强,序贯给药分析显示两种给药顺序对协同作用没有显著影响。结论TCRVβ7.1基因 修饰的T淋巴细胞与化疗药多西他赛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王金全 邵红伟 肖兰凤 黄树林关键词:基因治疗 多西他赛 单纯疱疹Ⅰ型病毒载体与慢性疼痛转基因 治疗 的研究进展 2007年 慢性疼痛是一个巨大的医疗难题,目前传统的治疗 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载体具有天然嗜神经性,适合神经系统转基因 治疗 。现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载体及其转 前脑啡肽原基因 在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邹望远 郭曲练关键词:慢性病 疼痛 基因 脑啡肽类
相关作者
刘运林 作品数:60 被引量:254 H指数:9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放射性脑损伤 学习记忆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学习记忆能力 转基因治疗 郑启新 作品数:587 被引量:2,409 H指数:2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骨髓基质干细胞 自组装 基因转染 转化生长因子Β1 吴文溪 作品数:180 被引量:960 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癌 小肠移植 结肠癌 基因治疗 外科手术 闫洪印 作品数:74 被引量:304 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内固定 脊髓损伤 颈椎 转基因治疗 孙宏晨 作品数:471 被引量:929 H指数:1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涎腺肿瘤 牙周组织 辛伐他汀 成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