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7篇“ 跨境资本流动“的相关文章
理性看待在华跨境资本流动
2025年
近年来,在全球保护主义政策盛行、地缘安全局势紧张、民粹主义思潮泛滥的国际形势下,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布局趋于保守,跨境资本流动遭遇寒流。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2023年,除极少数导管经济体(多为跨国企业的投资中转地,对资本转移征税少或不征税)外,全球FDI流量减少18%。发达国家如欧盟的外资流入降低23%,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流人罕见下滑12%,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出现FDI净流入下滑和跨境证券投资净流出现象。
王文吴奇聪
关键词:保护主义政策跨境资本流动资本转移外资流入中转地净流出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理论与政策思考
2025年
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心—外围”格局下,发展中国家因处于外围而有必要进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需要适应高水平开放的要求,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基于包含国家风险的资产组合选择模型进行分析可知,如果外汇管理政策增加了外资持有本国资产的风险(如外资在流出时有更大概率被施加限制或被施加更大力度的限制),则本国资产价格将下降,即外资要求本国资产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增加了本国资产的风险溢价,这既造成本国利益受损,也会引发更多的外资流出。因此,我国需尽量保证外汇管理规则的相对稳定,以降低外资流入之后再流出可能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减少我国资产的风险溢价。同时为配合流出端管理,可考虑对非居民完善流入管理,避免过度流入导致未来不得不采取更加严格的流出管理,甚至还可能为我国资产增加特许权价值。此外,应更加注重市场化属性强、透明度高的间接调控手段,避免外资对我国外汇管理政策形成不合理预期。
姚一旻李震张尔聪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溢价
跨境资本流动、银行脆弱性与双支柱调控
2025年
银行脆弱性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动因,高效治理银行脆弱性对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体系测度银行脆弱性指标,选取2011—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双支柱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跨境资本流动会加大银行脆弱性。机制分析表明,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对银行期限错配、流动性囤积与贷款集聚的多重助推作用渠道影响银行脆弱性。进一步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搭配紧缩性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政策框架能够有效缓解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脆弱性的助推效应,相对于资本型与流动性型的宏观审慎政策,搭配贷款型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效果更为明显。区分资本账户与资本流向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证券投资账户的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资本流入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明显。本研究将为防控由跨境资本流动引致的银行脆弱性维度方面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完善双支柱政策框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顾海峰童晓力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银行脆弱性
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效应研究
2025年
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各渠道跨境资本流动规模显著上升,本文选取我国41家商业银行2012-202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跨境资本流动会抑制银行的经营绩效,且该影响对城农商行最显著,对国有银行次之,对股份制银行不显著;(2)存贷利差和债务杠杆会发挥中介作用,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降低存贷利差和增大债务杠杆双重渠道抑制银行经营绩效;(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为跨境资本流动抑制银行经营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以期为提升跨境资本监管效率及推动银行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孟玉周亚军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银行经营绩效存贷利差债务杠杆
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
2025年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加深,跨境资本流动扩大,提升了投资水平,但也带来了风险。本文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采用2010—2023年中国41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发现跨境资本流动显著降低银行信用风险,从具体机制看,跨境资本流动增强银行业务运作能力,降低信用风险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跨境资本流动显著降低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直接投资账户显著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最后,为政策制定者和银行业务实践者提供建议。
王思逸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双支柱”政策框架、跨境资本流动与房地产价格调控
2025年
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近70%。随着金融双向开放程度的提升及跨境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放宽,探究房地产价格调控政策效果是否受跨境资本流动影响愈发重要。为此,采用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分析“双支柱”政策框架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有效性及跨境资本流动对政策调控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宏观审慎政策能增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负向调节,弥补货币政策在调控房地产价格方面的不足,且该政策效果呈现区域异质性。第二,跨境资本流动对“双支柱”政策框架调控效果产生影响,并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王千红石晓艺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制度质量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
2025年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各国的经济金融联结提供了可能,并且做到将多种金融资源、多方面的资本力量有效整合。对于急需资金发展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而言,扩大跨境资本流动规模是必然选择。根据4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数据,深入探究制度质量在跨境资本流动中发挥的作用,经实证分析后发现制度质量的提高对跨境资本流动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从区域效应角度看,中亚及阿拉伯国家经济制度质量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政治制度质量和法律制度质量。东亚、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在短期情况下经济制度质量对跨境资本流动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东欧国家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可能已经处于收敛阶段,受制度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冯玮静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
宏观审慎政策、美元周期与跨境资本流动——基于52个经济体的实证分析
2025年
文章基于1999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52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分析不同美元周期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美元上行周期更能降低跨境资本流入流出波动。总体宏观审慎工具、资本和准备金工具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有显著的负效应,其他工具作用效果有限。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汇率制度会影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现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美元上行周期对证券投资流动波动性的作用效果较差。局部投影法动态结果显示,美元上行周期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作用在中长期仍然有效。文章结论为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降低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提供了参考。
金成晓孙萌晨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跨境资本流动汇率制度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关键预警因子识别与异常流动风险监测:基于机器学习视角
2025年
准确识别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前瞻性地防范化解资本异常流动风险具有重要政策意义。本文借助XGBoost-SHAP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对2008—2023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关键预警因子进行识别,并进一步从机器学习视角出发拓展“在险资本流动”的宏观研究新范式,通过建立“深度在险资本流动”框架实现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的监测预警。本文合成的四类跨境资本流动关键预警因子分别从不同侧面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阶段性、不稳定性变动特征进行了捕捉,国际收支状况与外部风险因素是近年来影响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主导因素。此外,中国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非对称性特征显著,资本流动撤离风险相对激增风险波动更为剧烈,在预警因子震荡时期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扩张态势通常表现为资本撤离和资本涌入概率空间的双重增加。本文将机器学习方法贯穿研究始末,一定程度突破了传统计量手段在相关研究上的局限,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谢敬轩杨晨龙邓创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
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基于汇率渠道和私人信贷渠道的分析
2025年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风险共振的背景下,厘清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分别采取直接法和间接法对全球金融周期进行测度,考察其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并基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汇率制度分析异质性,进一步地,通过四段式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汇率渠道和私人信贷渠道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周期萧条显著降低了跨境资本流动规模,直接投资资本流动的结果不显著,其他投资资本流动存在顺周期性;全球金融周期下行能够降低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跨境资本流入和发达经济体的跨境资本流出;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和灵活的汇率制度强化了全球金融周期的负效应;汇率渠道在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影响中均有效,私人信贷渠道只在全球金融周期影响跨境资本流入方面有效。
金成晓孙萌晨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实际有效汇率汇率制度

相关作者

顾海峰
作品数:294被引量:2,347H指数:26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商业银行 信用担保 中小企业 金融支持 货币政策
张明
作品数:918被引量:4,813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
王有鑫
作品数:129被引量:88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银行
研究主题:跨境资本流动 人民币汇率 全球经济金融 中国银行 美联储
谭小芬
作品数:190被引量:2,33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跨境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 杠杆率 新兴经济体 资本流动
丁志杰
作品数:216被引量:585H指数:12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主题: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 汇率 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