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4篇“ 跨国流动“的相关文章
全球顶尖科学家跨国流动与世界科学中心的时空格局演化——基于诺贝尔自然科学类获奖者的分析
2025年
顶尖科学家跨国流动是塑造世界科学格局的关键力量。论文基于1901—2023年全球诺贝尔自然科学类获奖者的出生、教育和工作履历数据,从人才成长的全阶段,揭示全球顶尖科学家跨国流动的时空动态,并以顶尖科学家流动为表征,解构世界科学中心的时空格局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顶尖科学家跨国流动在教育阶段呈现来源的相对广泛性和流入的高度集聚性特征,工作阶段逐渐从欧洲内部流动转向跨大西洋流动,相较于教育阶段,工作阶段的流向进一步集聚,呈明显的“锥形”特征。(2)以顶尖科学家为表征的世界科学中心存在转移现象,呈现由德国转移至美国的时空规律,转移的时间发生在1930—1940年间。(3)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往往以优势学科为先导,从单一学科突破走向学科均衡,相较于科学中心的转移,优势学科的转移时间更早,衰落时间更晚。(4)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存在前置和后置现象,表现为出生地集聚中心晚于工作获奖中心,而教育中心的转移和衰落均早于工作获奖中心。
侯纯光杜德斌覃雄合李祺祥
关键词:跨国流动世界科学中心诺贝尔奖
跨国流动与族群边界:越南岱族“求花”仪式的音乐民族志考察
2025年
岱族和侬族是越南人口数量较多的两个少数民族,与中国壮族是同源跨界族群。“歌路”作为越南岱族“乜末”仪式歌唱与身体表演的时间性过程建构,是族群信仰认知观念和共享音声记忆的核心体现。在越南岱族“求花”仪式中,中越“乜末”通过仪式歌唱表述着“国家边界”与“族群边界”的认知观念,可以看出现代国家边界概念的形成对于族群成员的国家认同与内心归属有着直接影响。中越壮—岱/侬族群“乜末”仪式音乐相似的深层结构和双边共享的仪式音声,是整个族群区别于周围“他者”族群的内在文化符号,而中越“乜末”在仪式歌路、歌唱曲调与表演行为的具体差异,也是双边族群成员建构族群内部边界、判定自我国别归属和建构“我者”族群认同的重要依据。
凌晨
关键词:族群边界
全球科研人员百年跨国流动规律、格局与势差效应——基于Scopus科学文献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24年
科学研判长历史周期下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规律、流动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对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920~2020年232个国家和地区近8100万篇科学文献数据,刻画和描述科研人员百年间跨国流动规律与格局,并提出势差效应以解释其背后的演进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随着科研人员跨国流动强度周期性波动上升,小世界网络特征、“中心—外围”结构和空间动态集聚效应愈发明显,形成了向开放式流动格局演变、人才回流和环流趋势不断加强的跨国流动格局;(2)知识势差和经济势差对科研人员跨国流动规模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网络位势差对科研人员跨国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且其效应受到东道国(母国)网络位势的正向调节,3类势差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流动周期、流动类型和流动格局异质性;(3)基于中国情境的分析表明,知识势差促进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科研人员的双向流动,经济势差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回流,而网络位势差促进了国外科研人员流入和我国科研人员回流。研究结论为我国研判科研人员跨国流动规律、构筑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和强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陈凯华赵彬彬张超
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跨国流动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2024年
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的跨国流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体育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为对这一体育现象有更确切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为中国足球未来发展方略制定提供参考,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首次以近4届世界杯参赛运动员的跨国流动为研究对象,即对第18—21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参赛运动员工作属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第18—21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总计有1835名球员实现了跨国流动,其中在英格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这5个国家(地区)的球员数量最多,共计1159人,占实现跨国流动球员总数的63.16%,世界足球人才“欧洲聚集”尤其是“欧洲五大联赛聚集”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研究结论认为,影响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跨国流动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历史文化因素、政策因素、个人因素等,但本质上是经济因素在发挥主导作用。
孙健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世界杯跨国流动影响因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籍留学生跨国流动的影响与对策
2024年
中国籍留学生跨国流动主要表现为跨国流动规模持续提升且目的地较为集中。但是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中国籍留学生跨国流动意愿下降、目的地发生改变、跨国流动成本增加从而导致跨国流动规模发生动态变化。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家需要对外加强合作,对内加强监管,推动跨国流动。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以及有关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跨国流动意愿。个人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选择学术水平高并且生活成本低的国家减少跨国流动成本。
林润康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跨国流动
一部需求牵引的理论新作《智力资本跨国流动的技术进步效应:影响机理与中国经验》评介
2024年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逐渐从资源依赖向知识依赖转变,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8年7月中美贸易战(本质为科技战)的爆发,使得学术界和实务界倍加关注赢得关键核心技术主导权所需要的技术创新能力、智力资本的积累与优化配置等问题。
邹思明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智力资本资源依赖主导权
海外人才的跨国流动模式及对其回流后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上海市的实证分析
2024年
本研究立足于2021年上海市基本侨情调查数据,从人才流动的周期性视角出发,综合考虑个人家庭特征、流动动因以及流动的时空经历等多维度因素,构建海外人才跨国流动模式与其回流后职业发展关系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海外人才的跨国流动模式主要表现为“出国留学(工作)—回国就业(定居)”的一次性返迁模式和“国外定居‘落户’—回国就业(创业)”的跨国循环模式两大类;②职业驱动的跨国流动原因对人才回流后的职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应重视人才流动前后期阶段的连续性以及个体的主观流动策略;③人才回流后的职业发展与国外居住时长存在“倒U形”关系,与回国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一系列优化海外引才及促进回流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建议。
孙雨蕾吴瑞君
关键词:影响因素
跨国流动对科研人员论文产出的影响——基于大规模个体流动特征的研究
2023年
经济全球化和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正成为常态。积极探索并适应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特点和规律,理解跨国流动对科研人员个体的影响机理,对于我国面向全球化态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计划,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ICSR Lab数据科学平台和Scopus数据库,利用长周期(101年)、大规模(1700万人)的科研人员论文数据构建科研人员的学术生涯地址序列,通过挖掘地址序列中蕴含的跨国流动特征,分别从长周期和瞬时角度设计对照实证研究,探究了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特征与论文产出绩效的潜在关联与影响效应。研究有以下主要发现:(1)跨国流动经历与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间的关联是正向且显著的;(2)跨国流动的影响具有差异敏感性,当来源国和目标国在经济发展、学科发展、区域特点上差异明显时,更易引发知识溢出效应和产出绩效的提升;(3)跨国流动的影响具有易饱和性,为个体带来高于同龄人成长速度的主要为学术生涯初期和最初1~2次的跨国流动。同时,研究也给出若干基于统计推论的高影响系数跨国流动特征。
张汝昊张超陈光袁军鹏
关键词:跨国流动
逐梦留根:21世纪以来中国人跨国流动新常态被引量:7
2023年
论文梳理总结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跨国流动模式的变迁;提出“逐梦留根”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人跨国流动进程中形成的新常态;并分析了促成新常态形成的内外动因、内涵、意义和影响。同时认为,以“逐梦留根”为总体特征的新动向,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深入探讨。把握21世纪以来跨国流动新常态,对于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李明欢
关键词:跨国流动新移民人口流动
论《夜色温柔》中的跨国流动与文化互化
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多围绕美国大都市中时髦的青年男女的生活。然而,他的最后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则将视线转移到大洋彼岸的欧洲,融合其个人经历,描写了一群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旅欧美国人的故事。通过跨...
余方茹
关键词:跨国主义《夜色温柔》失根

相关作者

许晓峰
作品数:150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体育社会学 运动员 体育 跨国流动 体育发展
蒋涌才
作品数:32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跨国流动 球员 体育 欧洲足球 体育管理
刘翔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军体部
研究主题:跨国流动 球员 欧洲足球 俱乐部 职业联赛
朴今海
作品数:40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朝鲜族 跨国流动 民族地区 日本帝国主义 民族教育
郑江淮
作品数:269被引量:4,131H指数:3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商学院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企业 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