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4篇“ 跨国比较“的相关文章
- 重新理解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模式的驱动因素——基于跨国比较的组态分析
- 2025年
- 数据是全球数字时代的核心资源,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运用c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对理解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模式差异提出了新的解释。研究发现:导致“严格限制跨境数据流动”存在2类组态。在集体主义文化倾向、较高贸易限制路径依赖和较大国家规模的前提下,较低的数字经济、国家能力和网络安全水平导向了“被动防御型”组态,而较高的数字经济、国家能力水平产生了“稳健发展型”组态。导致“宽松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的有2类组态。在较低贸易限制路径依赖的前提下,个体主义文化倾向加之较高的数字经济、国家能力、网络安全、国家规模水平,产生了“主动进取型”组态;较低的数字经济、网络安全、国家规模水平等,则导致了“主动跟随型”组态。上述发现有助于我国在全球数字竞争中找好生态位,对标国际经验,对治理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
- 孔文豪陈玲
- 关键词:跨境流动数字经济
- 能力增值视角下的博士生教育全球竞争力:基于Nature调查的跨国比较
- 2025年
- 博士生教育全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博士生教育在资源条件、培养过程、服务贡献、质量声誉等方面相较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能力增值是博士生教育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采用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对中、美、英等八国博士生教育全球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从2017—2022年,中国博士生教育对博士生学术能力的提升作用相较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距,但近年来其作用不断增强,对博士生通用能力的提升作用较对比的7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
- 王传毅杨莉
-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学术能力
- 全球视野下的教育不平等:跨国比较与政策启示
- 2024年
- 本文从全球视野出发,深入分析了教育不平等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不平等的比较,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平等现象,并探讨了教育不平等与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指出,教育不平等不仅限制了个体的社会流动性,还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文中进一步分析了国际成功案例,如芬兰的教育体系,并讨论了教育政策在减少不平等中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实践路径,强调了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平等方面的潜力,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 王凯连
-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社会流动性社会稳定教育政策教育技术
- 儿童议事会的参与机制:一项多案例的跨国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程中,儿童议事会是儿童表达诉求和参与决策的关键途径。在内涵价值上,儿童议事会具有促进代际公平与儿童正义的伦理厚度,发扬公民权利与民主治理的政治高度,超越象征性参与并推动深层赋权的参与深度。我国儿童议事会建设亟须开展国际视野下的比较借鉴,为构建有效、包容的儿童参与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各国儿童议事会参与机制在参与者年龄范围、实施尺度、参与领域、主要流程、突出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不仅体现了各自的独特优势,也伴随着相应的制度性风险。
- 毛家楠吴金群
- 关键词:儿童参与儿童权利
- 中国制造与“远见文化”的同步变迁:一项跨国比较研究
- 2024年
-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兴衰与大国地位变迁紧密相连。近几十年来,除中国等亚洲国家外,世界经历了一轮去工业化潮流。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的“远见文化”也在同步发展。一国发展制造业需要付出长期努力。本文对中国、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制造业兴衰进行国际比较,聚焦国际关系中的“短视”与“远见”。本文展示了具备“稳定的秩序”与“稳定的参与者”的国家更可能制定长远计划,实施长期政策,发展“远见文化”。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成长以及“远见文化”的同步发展均受益于此。英国、美国、印度与巴西等国制造业遭遇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难以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凭借制造业发展与升级,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向世界分享技术成果与发展机遇,推动构建着眼长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黄琪轩
- 关键词:世界制造中心
- 亚洲高等教育枢纽建设 基于一带一路视阈的跨国比较研究
- 本书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从高等教育枢纽建设的内外部治理角度出发,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阿联酋建设高等教育枢纽的宏观路径和微观路径做比较分析,同时也对印度、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态势...
- 王焕芝作
- 服务业进口对效率影响的跨国比较研究——基于数字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对比
- 2024年
- 近年来,数字化进程加快,服务贸易、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快速发展,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加快高端服务进口,对提高产业效率、构建现代化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非竞争型I-O,将服务业效率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率和进口效率,并立足于服务业进口效率,分析中国、英国、德国、墨西哥传统服务业和数字服务业进口对效率的影响,并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传统服务业看,中国、德国、墨西哥批发零售及汽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进口增加,促进本行业效率提高,英国批发零售及汽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和保险业进口增加促进本行业效率提高;从数字服务业看,中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数字服务业进口不能提高本行业效率,为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华广敏
- 关键词:传统服务业
- 国有企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特点的跨国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23年
- 通过整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案例和长时期历史数据,总结各国国有企业建立、发展和改革的规律,得到如下发现:(1)国有企业在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在不同类型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国有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各国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可总结为三种模式,即西方发达国家模式、新生民族国家模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模式,不同模式的国有企业存在的原因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存在差异;(3)各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之处,相同点表现为行业布局的趋同,不同点表现为国企发展目标不同所带来的改革手段的差异。一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参考其他国家成功经验和遵循一般性规律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本国的特征。
- 冯俊新郎昆
- 关键词:国有企业跨国比较历史沿革国企改革
-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制度理论视角下的跨国比较被引量:15
- 2023年
- 创业意向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和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从个体因素和单一国别探究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关于创业制度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跨国别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制度理论,利用“全球创业观察”“全球大学生创业精神调查”数据,研究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认知性制度对各国大学生毕业时和毕业五年后创业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性制度和规范性制度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尤其以高等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的影响最为显著;规制性制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较为复杂。建议大力推动不同阶段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校内外营造创业友好型文化环境,并重新考量一些习以为常但未经验证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有效性。
- 梅伟惠张玮逸
- 关键词:创业意向跨国比较
- 学校各类课后服务效果如何?--基于育人与公平价值的跨国比较被引量:4
- 2023年
- 学校和行政机构有效地选择和组织课后服务,需基于对各类课后服务项目效果的判断和分析。本文基于国际比较视角,选取PISA2018测试的16个主要参测国家(地区)样本,分别从学校、学生视角研究不同类型课后服务项目对教育质量、公平的效用。研究发现,学校组织的学业类课后服务项目对于学校平均成绩以及学生个体成绩的提升作用均非常有限,而充实类课外活动尤其是与音乐或美术相关的创造性课外活动,在不同国家(地区)样本中对学生成绩提升具有普遍的正向显著影响。但是,在大多数国家(地区)样本中,这两类课后服务项目会进一步扩大学生间固有成绩差距,并且会导致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在课后服务获益上的不平等。另外,超过半数国家(地区)样本数据表明,开展多元课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行为、提高学生教育期望和职业期望,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学生逃学、逃课和迟到频率。研究结果启示我们:一是回归课后服务本质,加强充实类课后服务活动,重视自习;二是政府购买服务,提高课后服务参与度,助力薄弱学校;三是重视本国国情,聚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建立质量评估制度。
- 赵茜钱阿剑
- 关键词:学业成绩
相关作者
- 冯俊新

- 作品数:36被引量:8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金融危机 跨国比较 经济发展 信贷供给 汇率
- 沈文钦

- 作品数:187被引量:1,580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博士生 博士毕业生 博士生教育 学术 博雅教育
- 施炳展

- 作品数:91被引量:3,939H指数:3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 企业 出口产品质量 中国出口增长
- 魏楚

- 作品数:29被引量:1,24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DEA 能源效率 实证分析 能源
- 成卓

-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国际贸易结构 跨国比较 非竞争性 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经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