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5篇“ 越江盾构隧道“的相关文章
- SHAP解释下随机森林预测的越江盾构隧道病害发展分析
- 2025年
- 我国轨道交通建造技术愈发成熟,但也无法改变富水环境下隧道变形的现状。工程领域对隧道病害成因、影响因素、控制与治理等方面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隧道尤其是越江盾构隧道的病害分布与发展预测领域的研究却很少。为弥补越江盾构隧道病害发展预测领域的空白,本文基于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对某越江段盾构隧道全断面扫描的历史监测数据,利用SHAP解释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未来一期监测数据;预测结果精度评估合格后,分析预测数据判断隧道变形发生位置和程度,为地铁运营维护提供依据。
- 徐鹏宇王勇王红雪高翔
- 关键词:越江盾构隧道病害预测
- 越江盾构隧道建设面临的挑战、对策及思考
- 2024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江盾构隧道建设量的增加,越江隧道的盾构直径、掘进距离、隧道埋深不断增大,建设难度也逐渐上升。文章针对超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越江隧道“长、大、高、深”的主要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针对超长隧道的防火疏散问题,提出了新型疏散模式与通风排烟策略;在超大直径盾构的纵向变形控制方面,采用双液同步注浆技术控制隧道上浮;面对高水压环境下的防水难题,优化了双道密封垫的布局;面对覆土冲刷或淤积引起隧道结构变形的问题,创新提出DDCI新型连接构造,提升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承载能力;同时对装配式内部结构和绿色环保型隧道路面铺装等附属工程的新技术与新材料进行了研讨,并对未来大直径越江盾构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 王峻苏昂张忆龙葳陈稳张心源
- 关键词:越江隧道盾构法
- 复杂地层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施工重难点及关键技术——以武汉地铁12号线国-凌段越江隧道工程为例
- 2024年
- 针对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穿越高黏性土、角砾土和碎石土等复杂地层时的施工难题,依托武汉地铁12号线国博中心南站—凌吴村站区间越江隧道工程,从盾构设备选型、设备改造、掘进施工控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处置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表明,采用增大刀盘开口率、刀盘中心区域倒锥形设计和多重组合式大流量冲刷等方式,可以解决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高黏性地层时刀盘易结泥饼问题;通过刀具针对性配置、泥水舱搅拌臂加长及增设磨损检测系统等多重处理措施,使得盾构顺利通过角砾土地层,设备改造后,该地层盾构平均贯入度提高约247%;采用增设采石箱及交互式双联筛分管路系统的方式,能有效解决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碎石土地层时大块碎石堵泵严重影响掘进连续性的问题。
- 陈海勇郑晓悦施成华史渊孙影杰胡俊山王祖贤
- 关键词:泥水盾构复杂地层
- 越江盾构隧道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越江盾构隧道承受水压大,对密封垫的防水性能要求较高,对内外道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进行研究,基于材料黏弹性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越江隧道内外道密封垫的应力松弛现象。首先不考虑密封垫应力松弛系数,进行首次数值模拟,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考虑应力松弛系数进行第2次数值模拟,橡胶设置为黏弹性材料,使用Maxwell模型描述其松弛行为,并使用预先拟合得到的模型参数进行黏弹性分析。得到密封垫的压缩曲线及平均接触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通过分析,得出内外道密封垫在接缝张开量8mm、错台量6mm的情况下,使用100年后,最终应力松弛系数分别为0.75,0.61。
- 胡威东
- 关键词:隧道盾构密封垫防水性能数值模拟
- 越江盾构隧道纵缝张开与收敛变形响应关系被引量:2
- 2023年
- 隧道收敛变形能够直观地反映出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是影响地铁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依托南京扬子江大断面盾构隧道,建立了单环管片精细化数值模型,以现场接缝张开度的健康监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研究了纵缝张开与收敛变形的关系以及螺栓预紧力和管片拼装角度对收敛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纵缝张开是隧道环向发生收敛变形的关键因素,管片绕接缝处转动是收敛变形的主要形态;(2)对于大变形情况(>8‰D),不建议将提高螺栓预紧力作为控制收敛的主要手段;(3)得到的“纵缝张开收敛变形”拟合公式,可用于估算圆砾及卵石全透水地层中不同拱腰收敛变形下的拱顶纵缝张开量。
- 孙飞李文浩李长俊
- 关键词:盾构隧道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冻结法在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作为一项特殊的土体加固技术,冻结法已广泛用于地铁隧道、联络通道、深基坑等城市地下工程中。依托某实际工程,对目前较少遇到的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冻结加固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冻结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联络通道喇叭口与中间截面处冻土发展规律大致相同,冻土厚度不断增加,平均温度逐渐降低;积极冻结43天后,冻土帷幕总厚度达3.2m以上,平均温度降至-15℃以下;冻结法能够适应江底富水软土地层施工,联络通道冻结加固效果良好,冻土帷幕特征性状指标能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达到设计要求。
- 吴元昊孙旻李忻轶
- 关键词:冻结法联络通道有限元分析
- 越江盾构隧道全寿命期碳排放特征与减排途径研究
- 2023年
- 越江隧道是城市网络中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城市交通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对越江隧道的碳排放计量、评估与减排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首先确定越江隧道全寿命期碳排放计量边界和清单,分为物化阶段和运维阶段两部分。基于清单分析,建立以碳排放因子法为基础的越江盾构隧道全寿命期碳排放计量模型,并系统分析越江隧道全寿命期与工程活动的对应关系,提出绿色技术驱动的越江隧道碳减排效应估算流程,以碳减排效应系数表征绿色技术的碳排放效果。研究表明:国内外对各类绿色技术的碳减排效应量化研究严重不足;在物化阶段,盾构隧道单位碳排放量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材料和结构设计不发生变革的情况下,物化阶段碳减排潜力有限;在运维阶段,机电设施的碳排放量与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基本相当,从全寿命期考虑,运维阶段碳减排潜力及可控性更大。
- 艾青李一轩朱俊易
- 关键词:越江盾构隧道碳排放
- 越江盾构隧道结构形变分析与预测被引量:2
- 2022年
- 首先通过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逐环获取的某越江盾构隧道汛期多期水平直径收敛变形与沉降数据,研究越江盾构隧道结构形变与水位相关性关系。然后讨论不同水位情况下盾构隧道收敛变形和道床沉降的趋势,通过汛期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水位升高状态下导致隧道水平直径收敛变形和沉降增大,水位下降后,水平直径收敛变形呈现回归趋势,并针对盾构隧道水平直径收敛与沉降提出加固措施。最后为预测隧道水平直径收敛变化情况,搜集往期隧道管片水平直径数据,通过Python运行灰色算法程序预测未来隧道管片水平直径,实现了盾构隧道水平直径收敛精度为1 mm时的精准预测。
- 李强强姜伟玲唐超徐浩
- 关键词:越江盾构隧道高水位
- 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现场实测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以南京地铁3号线越江隧道为依托,通过对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3环管片周边荷载、钢筋应力进行监测,并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越江盾构隧道施工期以及施工后一段时间,盾构隧道荷载、受力变化特征,并根据现场实测应力计算盾构管片内力,采用修正惯用法和梁-弹簧法计算隧道衬砌内力,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掘进过程会引起管片周边土体的扰动,管片壁后注浆及施工期的临时荷载会影响管片周边土压力分布及大小;管片内外侧钢筋应力变化规律与实测土压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管片实测应力开始趋于稳定时间相比实测土压力较短;梁-弹簧法计算管片内力与实测反算结果更吻合,实测反算轴力是计算轴力的2倍左右。研究成果可为大直径盾构越江隧道管片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 李雪李雪耿翱鹏耿凤娟吴九七
- 关键词:大直径盾构越江隧道土压力
- 越江盾构隧道施工工序对上浮变形的影响研究
- 2022年
- 在高水压、浅覆土的地层中,盾构隧道往往会出现管片上浮的问题。本文以沅江某越江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研究盾构隧道同步施工、异步施工、先后施工3种开挖工序对隧道上浮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盾构隧道整体上浮变形表现为在始发端变形较小,随盾构推进,隧道上浮量逐渐增大,管片结构变形均表现为下部管片的上浮变形大于上部;受先施工隧道对未施工隧道围岩应力渗流场的扰动影响,先施工隧道上浮变形小于后施工隧道,且先后施工相隔的距离越大,两者之间的上浮变形相差也越大。
- 章超朱泽奇何应道
- 关键词:盾构隧道施工工序管片FLAC3D
相关作者
- 何川

- 作品数:973被引量:7,487H指数:51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盾构隧道 隧道 隧道工程 公路隧道 模型试验
- 伍振志

- 作品数:26被引量:3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地表变形 上海长江隧道 隧道工程 越江盾构隧道 随机介质
- 刘学增

- 作品数:243被引量:1,515H指数:2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 研究主题:隧道 隧道衬砌 公路隧道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 杨林德

- 作品数:386被引量:4,106H指数:3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各向异性 公路隧道 软土 岩石力学 隧道
- 李雪

- 作品数:48被引量:4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盾构隧道 盾构 土压力 密封垫 砂卵石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