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7篇“ 超声内镜检查术“的相关文章
- 超声内镜检查术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CE-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SMT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分析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下的上消化道良性SMT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图像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US、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单独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在上消化道良性SMT和GIS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2例上消化道SMT经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结果证实,肿瘤位于食管上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的占比分别为7.32%、10.98%、10.98%、4.88%、29.27%、26.83%、6.10%和3.66%。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SMT 51例,占比62.20%;GIST 31例,占比37.80%。其中,良性SMT主要位于食管和胃部,并以平滑肌瘤最为多见;GIST主要位于胃部,并以胃底和胃体多见。良性SMT组回声均匀、表面黏膜光滑和边缘规则占比明显高于GI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组多普勒丰富血流信号和起源于固有肌层占比明显高于良性S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声性质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MT组同质性强化占比明显高于GI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组动脉期高增强、静脉期弥漫性增强和不规则血管占比明显高于良性S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US鉴别诊断GIST和良性SM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64.52%、74.51%和70.73%,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分别为90.32%、88.24%和89.02%,两者联合检查分别为100.00%、90.20%和93.90%。结论EUS与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对上消化道良性SMT和GIST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 覃家凭姚朝光陈丽芬黄理程读创
- 超声内镜检查术联合腹部CT鉴别胰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联合腹部CT鉴别胰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分为良性组(n=41)和恶性组(n=79)。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类型、EUS、腹部CT、联合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探讨EUS、腹部CT和联合检查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价值。结果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病变直径>2 cm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中,黏液性囊腺瘤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5例,浆液性囊腺瘤8例,乳头状黏液性肿瘤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6例;恶性组中,胰腺癌60例,胰腺导管腺癌11例,胆管腺癌8例。EUS、腹部CT和联合检查准确诊断恶性胰腺占位性病变分别为68、53和75例。将恶性纳入阳性,良性纳入阴性,绘制ROC curve,分析EUS、腹部CT和联合检查对胰腺占位性疾病的鉴别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653和0.913,敏感度分别为86.08%、67.09%和94.94%,特异度分别为80.49%、63.41%和87.80%,联合检查均最高。结论恶性胰腺占位性病变直径>2 cm比例更高,EUS联合腹部CT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具有较好的鉴别价值,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指导依据。
- 赵伟国冯波管迪
- 关键词:胰腺占位性病变腹部CT恶性
- 细胞角蛋白19片段、蛋白激酶B和糖类抗原19-9水平联合超声内镜检查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蛋白激酶B(PKB)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联合超声内镜检查术(EUS)对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6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78例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胃肠道平滑肌瘤25例,胃肠道神经鞘瘤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EUS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单独检测,以及联合EUS,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灰度平均值、灰度标准偏差、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更高(P<0.05)。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灰度平均值、灰度标准偏差、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直径≤5 cm、病理性核分裂象≤5个/50 HPF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比较,肿瘤直径>5 cm、病理性核分裂象>5个/50 HPF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灰度平均值、灰度标准偏差、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更高(P<0.05)。将胃肠道间质瘤纳入阳性,非胃肠道间质瘤纳入阴性,ROC curve显示,联合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高于EUS、血清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91.03%。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中,CYFRA21-1、PKB、CA19-9水平、灰度平均值和灰度标准偏差升高,CYFRA21-1、PKB和CA19-9水平联合EUS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诊断价值较高。
- 李东言沈友辉杜斌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 超声内镜检查术联合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 1型和分泌型磷蛋白1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联合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 1型(SPINK1)和分泌型磷蛋白1(SPP1)早期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手术病理诊断为食管癌92例,作为食管癌组,同期收治且经组织活检判定为食管良性病变89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同期在该院体检且身体健康的95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验证EUS诊断食管癌的准确率;比较3组患者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情况;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EUS联合血清SPINK1和SPP1水平检测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EUS结果显示,81例被诊断为食管癌,79例被诊断为良性病变,11例漏诊,10例误诊,准确率为88.40%(160/181);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比较,食管癌组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良性病变组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INK1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和组织分级为Ⅲ级有关(P<0.05),血清SPP1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有关(P<0.05);ROC curve显示,EUS、血清SPINK1、SPP1水平单独检测和三者联合检测,早期诊断食管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834,0.782和0.926,三者联合早期诊断食管癌的临床效能明显优于EUS、血清SPINK1和SPP1单独检测(Z=2.30、Z=3.70、Z=4.23,P=0.022、P=0.000、P=0.000)。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均异常上调,EUS联合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用于早期诊断食管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黄闯谢玉梅訾元云冯楠蹇明盛
- 关键词:食管癌
- 超声内镜检查术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应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对接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该院接受EVL治疗,并定期来院进行胃镜或EUS复诊的乙肝肝硬化伴EGV患者64例(男42例,女22例),年龄54.0(41.0,70.0)岁。依据患者的EVL治疗效果,分为正常组(n=25)和不良组(n=39),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EUS表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正常组年龄为51.0(37.0,60.0)岁,小于不良组的60.0(43.0,72.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血红蛋白(Hb)为107.0(91.0,122.0)g/L,低于正常组的116.0(102.0,141.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胃旁静脉、胃穿支静脉和食管穿支静脉发生率分别为56.4%(22例)、59.0%(23例)和64.1%(25例),与正常组的28.0%(7例)、20.0%(5例)和36.0%(9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胃旁静脉、胃穿支静脉及食管穿支静脉为影响接受EVL的乙肝肝硬化伴EGV患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旁静脉、胃穿支静脉和食管穿支静脉的存在,是接受EVL治疗的乙肝肝硬化伴EGV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EUS特征,早期鉴别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王薇晁霞周道颖韩曼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超声内镜检查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 超声内镜检查术诊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诊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SML)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使用EUS诊断,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SML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共有142例消化道SML患者进行了EUS检查。其中,135例为实体瘤,7例为壁外压迫。实体瘤中,EUS诊断黏膜层病变14例,黏膜肌层病变20例,黏膜下层病变62例,固有肌层病变39例,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100.0%、95.0%和89.7%。EUS诊断平滑肌瘤30例(21.1%),间质瘤29例(20.4%),神经内分泌肿瘤25例(17.6%),异位胰腺15例(10.6%),息肉14例(9.9%),脂肪瘤11例(7.7%),囊肿9例(6.3%),壁外压迫7例(4.9%),颗粒细胞瘤2例(1.4%)。107例行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后送病检,99例病理与EUS诊断相符,EUS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2.5%。结论EUS对消化道SML诊断的准确性与病变的起源有关,起源于黏膜层与黏膜肌层的诊断准确性最高,在鉴别壁内病变与壁外压迫方面,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EU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SML的性质,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治疗方式。
- 邹傲王俊萍杨莉丽郭海李曦邹兵
- 关键词:消化道
- 白光内镜联合超声内镜检查术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患者经白光内镜联合超声内镜检查术(EUS)的病情评估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4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白光内镜和EUS。分析早期胃癌不同形态病变的白光内镜特征,EUS和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评估情况,早期胃癌在EUS和白光内镜下的T分期情况,白光内镜联合EUS在早期胃癌患者中的诊断结果。结果4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白光内镜结果显示,4例为隆起性,40例为平坦性,1例为凹陷性。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EUS诊断早期胃癌T分期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白光内镜诊断早期胃癌T分期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低。白光内镜联合EUS诊断Tis期、T1a期和T1b期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论白光内镜能够较好地评估早期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EUS可较好地评估病灶T分期情况,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安敏高振军
- 关键词:早期胃癌超声内镜检查术
- 超声内镜检查术在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术(EUS)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1年该院收治的8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因胆管总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EUS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3),观察组采用EUS+ERCP,对照组采用ERCP,分析观察组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对比两组患者ERCP成功率、插管次数、操作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透视时间和总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入组患者ERCP手术成功率的因素。结果EUS诊断准确率(90.00%)高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79.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P=0.203);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插管次数和辐射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取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4、t=-3.64、t=-4.33、t=-8.64和χ^(2)=4.60,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EUS、腹腔镜手术和多发结石是影响ERCP取石成功率的因素(χ^(2)=16.32、χ^(2)=12.22和χ^(2)=7.47,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EUS和腹腔镜手术是影响ERCP取石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0.573~1.215,95%CI:0.958~1.969)。结论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前行EUS,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提高取石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董俊马明陈玲张华玉张鸣青
- 关键词:超声内镜检查术胃大部切除术胃肠吻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结石
- 超声内镜检查术检查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侧支静脉曲张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在评估食管侧支循环状况中的作用及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中的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7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EUS检查。记录患者食管旁侧支静脉(para-ECV)和食管周围侧支静脉(peri-ECV)直径和数量。根据是否伴发EV将76例患者分为ECV(肝硬化伴EV)和无ECV(肝硬化未伴EV)。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影响肝硬化伴发EV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对判断EV风险的价值,并验证其价值。结果76例患者中伴发EV者32例,肝硬化并发EV发生率为42.1%。其中轻度18例,中度10例,重度4例。轻中度肝硬化并发EV占87.5%。ECV患者para-ECV和peri-ECV直径(重度19例、21例),显著多于无ECV(15例、14例,P<0.05),ECV病变支数≥5支者23例,显著高于无ECV(19例,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β=-0.393,95%CI=0.479~0.951,OR=0.675,P=0.025)、para-ECV直径(β=1.664,95%CI=3.412~8.174,OR=5.281,P=0.000)、peri-ECV直径(β=0.658,95%CI=1.454~2.562,OR=1.930,P=0.000)及病变支数(β=2.082,95%CI=1.167~55.034,OR=8.014,P=0.034)是影响EV的独立因素。ROC分析结果显示无抗病毒治疗(AUC=0.655,95%CI=0.530~0.780,P=0.022)、peri-ECV(AUC=0.693,95%CI=0.572~0.814,P=0.004)、para-ECV(AUC=0.651,95%CI=0.525~0.776,P=0.026)及病变支数(AUC=0.678,95%CI=0.555~0.801,P=0.009)对判断肝硬化并发EV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Y=0.465-0.393X_(1)+0.658X_(2)+1.664X_(3)+2.082X_(4)。ROC分析结果显示其判断EV的AUC值为0.802(SE=0.050,95%CI=0.704~0.900,P=0.000),敏感度0.938,特异度0.54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EV实际观察结果和预期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695)。结论EUS检查有助于评估肝硬化患者食管侧支循环状态,基于EUS检查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EV风险�
- 杜居洁郑红李金
-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 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的护理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CE-EUS)的护理要点,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服务。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自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行CE-EUS的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51例患者诊治过程顺利,未出现感染、出血、过敏休克等并发症。结论整体护理在CE-EUS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的宣教及有效的评估,术中严密的监护和熟练的配合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加强细节护理,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做好CE-EUS的整体护理能够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 杜宏伟赵东强徐晓云
- 关键词:超声内镜造影护理
相关作者
- 许国强

- 作品数:158被引量:5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内镜 十二指肠 内镜超声检查术 胆囊胆固醇结石 文献复习
- 陈洪潭

- 作品数:85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十二指肠 超声内镜 诊治 内镜超声检查术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
- 熊弦

- 作品数:45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护理 胃镜 静脉麻醉 胃镜检查
- 季峰

- 作品数:328被引量:1,314H指数:1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胃镜 幽门螺杆菌 内镜 胃癌患者
- 厉有名

- 作品数:673被引量:3,417H指数:2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 NAFLD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