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4篇“ 赛艇运动员“的相关文章
- 赛艇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 2025年
- 赛艇是一项对运动员力量、耐力、速度、技巧都有较高要求的运动项目,运动员要想在赛艇运动中取得好成绩,提高核心力量是关键,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力量,以核心力量为基础完成赛艇运动其他维度的能力提升。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赛艇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赛艇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具体训练方法,最后分析了赛艇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评价及训练安排,为赛艇运动深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李洋
- 关键词:赛艇运动员
- 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研究
- 2025年
- 有氧耐力训练是增强运动员体能和提高其竞技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赛艇运动中占据着关键地位。赛艇比赛要求运动员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赛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划桨节奏,并实现高效的能量输出,这对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展有氧耐力训练,对提高赛艇运动员的竞技成绩、延长其运动生涯意义重大。本文深入探讨了赛艇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原则与策略,旨在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有益参考。
- 刘要传刘深兰
- 关键词:赛艇运动员有氧耐力
- 赛艇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策略研究
- 2025年
- 本文旨在研究赛艇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策略,探讨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和周期安排。首先,分析了赛艇运动的特点及其对核心力量的需求,明确了核心力量对运动员在划桨过程中保持身体稳定性、爆发力和耐力的重要性。其次,基于文献综述与实践经验,提出了适用于赛艇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包括静态与动态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以及与上肢、下肢力量相结合的全身性训练。最后,指出了训练计划应根据赛季安排,循序渐进地调整强度与训练内容,确保运动员在比赛季能够保持最佳体能状态。
- 刘要传
- 关键词:赛艇运动员
- 赛艇运动员运动损伤分析、预防及康复研究
- 2025年
- 运动损伤是所有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竞技成绩。该文对赛艇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得出赛艇运动中出现腰部损伤、膝关节损伤、背部损伤和低位肋骨疲劳性骨折等属于常见损伤,同时根据赛艇运动的技术特点、训练量、训练科学性以及其他因素探讨了引发赛艇运动员运动损伤问题的原因,根据损伤原因以及运动员状态提出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方法,希望能为赛艇训练活动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龙杰
- 关键词:赛艇运动员康复
- 筋膜刀干预对赛艇运动员赛前大负荷训练后免疫、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筋膜刀干预对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疼痛、主观疲劳、免疫机能、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26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筋膜刀干预组(以下简称“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运动员于赛前训练阶段实施每周3次、每次30~40 min、共2周的筋膜刀干预治疗;对照组安静休息。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填写疼痛量表和疲劳量表,并空腹肘静脉采血测量免疫机能、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干预后疼痛量表评分有下降趋势,疲劳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疼痛量表和简易疲劳量表评分无显著变化;两组间疲劳量表评分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20.00%vs 5.61%,P=0.02)。2)干预后,两组别循环血肌酐水平无显著变化,肌酸激酶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肌酐、肌酸激酶水平的变化无显著差异。3)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别循环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在干预后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显著升高的趋势;两组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单核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有显著差异的趋势。4)干预后,两组别B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仅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对照组NK淋巴细胞百分比有下降的趋势;两组组间T淋巴细胞百分比、B淋巴细胞百分比、NK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5)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循环血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C反应蛋白、丙二醛未发生显著改变,上述指标的变化两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持续2周的筋膜刀干预有助于缓解赛前大负荷训�
- 高欢吴晴李洪晨
- 关键词:大负荷训练炎症
- 赛艇运动员技术框架自我认知分析研究
- 2024年
- 赛艇项目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赛艇技术的稳定性对提高赛艇运动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跟踪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江苏省赛艇运动员对赛艇技术的认知情况,包括赛艇运动的技术框架、发力模式和不同技术阶段的动力链认知,探讨赛艇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训练差异对赛艇技术框架稳定性的影响,以期找出赛艇技术动力链的关联性,针对性地优化不同赛艇运动员的技术特征,提高赛艇训练比赛的科学化程度,进而助力提高赛艇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这对丰富我国赛艇项目训练方法、创新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应用价值。
- 陈丽滕津汝吴畏朱海明
- 关键词:赛艇运动员自我认知
- 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个体化训练探究
- 2024年
- 在赛艇运动的发展过程中,青少年运动员是主要的后备力量。尤其是在国际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竞技体育项目之间的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传统训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竞技比赛的需求,过于看重运动员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忽视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而赛艇运动具有训练周期长、训练负荷较大等特征,十分考验运动员的身体耐力与速度。文章分析了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和时间安排,结合个体化训练项目的内容与基本原则,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 李菊菊于水见
- 青少年赛艇运动员技术的优化提升探讨
- 赛艇是体能类竞技项目,项目十分考验操作者的耐力、技术、有氧能力。文章分析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的技术现状,结合现状阐述在当前的运动员技术提升中应该关注的要点。这一项运动并不是我国十分常见的运动项目,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优化策略可...
- 李春燕周亚敏
- 关键词:赛艇运动员
- 男子赛艇运动员血浆代谢组学特征研究
- 2024年
- 为探究男子赛艇运动员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采用高效化学同位素标记LC-MS技术对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测功仪2000m全力划前后的血浆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应用三层级代谢物鉴定方法对代谢物进行结构鉴定,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火山图分析等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并将差异代谢物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KEGG注释与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男子赛艇运动员测功仪2000m运动后检测到423种可信度较高的代谢物,与运动前相比共筛选出26种差异代谢物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17种显著升高(VIP>1,FC>1.5,P<0.05),9种显著降低(VIP>1,FC<0.67,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泛酸盐和辅酶A生物合成、嘌呤代谢、嘧啶代谢和柠檬酸循环等生物代谢通路,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结论:男子赛艇运动员测功仪2000m运动前后血浆代谢组学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抗坏血酸、半胱氨和3-亚砜-L-丙氨酸等多种氧化应激产物显著影响着赛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研究建议可将抗坏血酸作为赛艇运动员比赛或训练前后的重要营养补给,以提高运动能力和延缓疲劳造成的应激反应。
- 姚安刘勇强林家仕
- 关键词:赛艇运动测功仪血浆代谢组学
- 提高青少年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
- 2024年
- 赛艇运动是一项极具锻炼价值的水上运动,它能显著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对于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而言,有氧训练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有氧训练对于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文献分析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氧训练策略。运用这些策略对13名青少年男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进行了训练。在训练结束后,对他们进行了最大摄氧量测试和力竭运动后的血乳酸恢复能力测试,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 焦玉庆焦点
- 关键词:赛艇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
相关作者
- 高炳宏

- 作品数:258被引量:1,36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赛艇运动员 低氧训练 优秀赛艇运动员 女子赛艇运动员 男子赛艇运动员
- 高欢

- 作品数:57被引量:16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赛艇运动员 低氧训练 有氧运动能力 男子赛艇运动员 优秀赛艇运动员
- 朱欢

- 作品数:52被引量:24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赛艇运动员 乒乓球 技战术 运动员 考量
- 郑伟涛

- 作品数:371被引量:64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赛艇 帆船 帆板 数值模拟 测试分析
- 曹景伟

- 作品数:58被引量:84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
- 研究主题:奥运会 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 赛艇 田径 皮划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