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3篇“ 贡献率分析“的相关文章
不同时间尺度冶木河流域降水径流演变及贡献率分析
2025年
探究流域内水文要素变化规律及影响程度,对促进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冶木河流域1981-2022年降水、径流水文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法、重标极差(R/S)分析法和累积量斜变化比较法对流域内降水、径流趋势性、突变性和持续性等演变特征和不同尺度降水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0s为降水与径流的一致突变点;冶木河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的主要集中在汛期4-10月;R/S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径流量未来减少趋势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降水量和径流演变过程中均存在7~12 a和28~32 a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冬季降水变化是径流深减少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为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陈吉平崔亮张文睿孙栋元王启优王亦可王漪茹
关键词:径流演变贡献率分析
不同月份麋鹿食源植物δ^(13)C和δ^(15)N及其贡献率分析
2025年
食源分析是麋鹿保护中研究麋鹿栖息地需求的核心,也是了解麋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环境容量以及进行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选取保护区第一核心区和第三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19年5月、7月、10月和12月进行野外调查,收集麋鹿食源植物样本及粪便样本,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别对不同月份互花米草、碱蓬、白茅、狼尾草、狗牙根和糙叶薹草6种食源植物及麋鹿粪便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贝叶斯模型分析不同植物对麋鹿食源的贡献率,分析不同季节麋鹿食性变化。研究发现,食源植物的种类、数量及营养价值均影响麋鹿取食行为。结果显示,5月、7月、10月和12月对麋鹿食源贡献率最高的植物分别为互花米草、狗牙根、互花米草和互花米草,贡献率分别为39.0%、42.8%、47.9%和31.9%。5月、7月、10月和12月,狗牙根和互花米草对麋鹿食源的贡献存在显著变化,表明麋鹿对食源植物的选择存在季节差异。C_(3)植物和C_(4)植物在不同月份对麋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在不同季节,麋鹿粪便的δ^(13)C值与食源植物的δ^(13) C值显示出一定变化趋势,保护区内麋鹿混食C_(3)和C_(4)植物,尽管C_(4)植物占比大于C_(3)植物,但不能确定麋鹿更喜爱C_(4)植物;互花米草对第三核心区麋鹿食源的贡献率较高,狼尾草对麋鹿食源的贡献率较低,表明麋鹿在选择食物时偏好营养价值高的植物;不同月份麋鹿粪便的δ^(13) C和δ^(15) N值变化表明,不同季节麋鹿的食物组成不同,以满足其营养需求。了解麋鹿食性变化不仅为今后制定有效管理和保护策略提供科学支持,也为麋鹿保护区的管理与生境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赵璐瑶吴永波查晶晶魏逸荪安玉亭王立波
关键词:麋鹿互花米草
一种基于路径分析的整车空气声传函贡献率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路径分析的整车空气声传函贡献率分析方法,包括应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出各路径声传函对整车声传函的贡献率分析出各单元对各路径声传函的贡献率分析出各零部件对各单元的贡献率;通过数学运算分析出某一零部件对整车声...
刘晓娜潘殿龙赵伟李登山吴海川赵明昊张奥
河南省农业生产效及其社会网络、要素贡献率分析
2024年
选取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12—2021年的农业生产相关的人力、土地、能源和产出数据,构建河南省农业生产效测算体系,通过Un-Su-SBM模型测算农业生产效,采用引力模型计算地级市之间的联系度,并将其二值化处理构建连通网络、计算网络特征;运用统计学理论,对投入要素进行方差分解,计算要素贡献率。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效呈逐步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3.15%,变异系数由初期0.0872增长至中后期围绕0.1141波动,区域差异程度增加。河南省社会网络结构相对稳定,大致形成三大城市圈;网络特征表现为密度增加,但效下降,具有一定的冗余关系;通过方差分解,得出劳动力的贡献率最高,水资源利用效不足。针对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缓解劳动力、网络结构以及资源利用不足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张傲翔苗成林刘利玲李国庆王欣欣
关键词:社会网络要素贡献率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基流变化规律及贡献率分析
2024年
[目的]为探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基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黄土高原地区的4个典型流域无定河、窟野河、延河和秃尾河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65-2017年无定河、窟野河和延河及1983-2017年秃尾河逐日流量和多站点气象资料,分析9种基流分割方法的适用性和基流变化特征。基于Budyko理论,采用弹性系数法,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基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数字滤波法F4分割结果在稳定性、离散程度和误差方面表现较好,在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流域中最为适用。4个流域年基流深、年径流深和年基流指数的变化趋势有较高的一致性,无定河、窟野河、延河和秃尾河流域多年平均基流指数BFI分别为0.64,0.42,0.28和0.49,年基流深和年径流深均呈显著减小趋势(p<0.01),而年基流指数均为增加趋势。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流域基流变化贡献率范围分别是-56.72%~33.92%,-0.81%~55.16%和10.92%~104.37%。[结论]人类活动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基流演变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张纪元于坤霞李占斌李鹏刘永刚莫淑红赵宾华杨建宏贾路李雪
关键词:气候变化贡献率
河北省鸭梨种植收益构成要素敏感性与贡献率分析
2024年
基于1998—2021年河北省鸭梨种植的成本收益数据,从敏感性和贡献率2个角度,运用单位根检验法、E-G两步法协整检验及贡献率方法,对鸭梨种植收益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线性回归实证分析,研究鸭梨种植收益构成要素,旨在优化河北省梨生产资源配置,为梨生产提质增效注入新活力,做强梨产业带动持续增收。敏感性分析表明,销售价格对鸭梨种植收益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后依次为每667 m^(2)人工成本、鸭梨产量、物质与服务费用以及土地成本。贡献率分析表明,河北省鸭梨种植收益各构成要素对其贡献率大小依次为销售价格、每667 m^(2)鸭梨产量、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及土地成本。最后提出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打造梨品牌;更新梨种植模式,减少人工投入等对策建议,以提升河北省鸭梨种植收益。
胡志超刘海滨宋梅雪张亮
关键词:鸭梨敏感性贡献率
淮河上游径流变化多元影响因子敏感性及贡献率分析
2024年
解析径流变化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响应关系,对流域水资源安全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一个以多元影响因素为输入、以径流为输出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以建立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内的多元影响因子与径流的响应关系,进而分析多元影响因子与径流之间的敏感性与贡献率.以淮河上游为研究区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径流对人类影响因素敏感性高于气象因素,对水库塘坝库容具有最高敏感性;突变后各因素平均敏感性增大.气象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贡献率分别为55%、45%.其中,水库塘坝库容、降水量、净辐射的变化为径流减少的主导因素.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修复布局,对径流调节起到有益作用.研究成果为径流变化规律与成因辨识、流域下垫面保护及水安全保障提供科学参考与决策辅助.
孟钰徐文静管新建严登华
关键词:径流变化贡献率敏感性突变检验淮河上游
芝麻蒴果光合作用对粒重形成相关性状的贡献率分析
2024年
通过遮阴和环割处理分析了不同粒重芝麻材料的蒴果光合作用对每蒴鲜重、每蒴果皮鲜重和干重、每蒴籽粒鲜重和干重5个粒重形成相关性状的影响及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遮阴处理下,除每蒴果皮鲜重外,其他4个性状与对照基本无显著差异,表明蒴果光合作用被抑制后能迅速被叶茎光合作用补偿;授粉后40 d(40 DAP)时大粒材料(L1)和小粒材料(S1)蒴果光合作用对每蒴果皮干重、每蒴籽粒干重的贡献率均较为接近,意味着不同粒重芝麻材料的叶茎光合作用对这些性状的贡献基本接近,且粒重差异的形成可能与蒴果的光合贡献有关。环割处理下,5个性状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表明环割处理后叶茎光合作用不能完全被蒴果所补偿,且对蒴果发育和粒重形成有显著影响;而蒴果光合作用对每蒴鲜重、每蒴果皮干重、每蒴籽粒干重的贡献率都随着蒴果发育而呈增加趋势,意味着蒴果光合作用可能具有补偿增强效应;尤其在40 DAP时期,L1蒴果光合作用对每蒴果皮干重、每蒴籽粒干重的贡献率极显著高于S1,揭示大粒材料的粒重形成与其蒴果的较高光合贡献率有关。
赵俊段先琴陈艳妮汪文倩曾袁琳珺危文亮孙建
关键词:芝麻蒴果粒重形成
农业生产总值结构变化及其贡献率分析——基于AS市农业面板数据
2024年
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结构贡献率理论,分析AS市农业生产总值中各部分的变化路径和对各个结构部分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市农业生产总值保持较高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全市农业生产总值较期初提升至原来的3.75倍,年平均增长达到18.61%。在2012年~2020年,AS市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的产业的主体地位越发明显,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林业和副业则涨幅巨大,但仍然占比较少,牧业产业的占比逐年递减,在2013年~2020年,种植业的贡献率最高,依次为种植业的66.42%,牧业的15.61%,林业的8.57%,副业的5.8%,渔业的3.59%。渔业的增长贡献率变化不大,并且在2020年受到禁渔割船的影响全市范围呈负贡献
张政涵
关键词:农业生产总值描述性统计农业产业结构相关系数
烤烟成熟度与香型互作的质量效应及因子贡献率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贵州烤烟主要分为清甜香和蜜甜香2种香型风格,为探究香型与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及因子贡献率,以云烟105为试验材料,设置香型与成熟度2个因素,研究其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及互作效应,并分析其对烟叶质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种香型区烟叶成熟过程的特征变化有相似的规律性,但烟叶成熟速度E1(大方:蜜甜香型烟区)略快于E2(威宁:清甜香型烟区);对烤后烟叶质量影响的效果指数进行分析,香型区仅对烟叶等级质量影响显著(E2>E1);成熟度对等级质量的影响表现为T3>T2>T1,而评吸质量、化学成分则表现为T2>T3>T1;互作显著影响烤后烟叶质量,等级质量和评吸质量以E1T3、E2T2较好,化学成分以E1T2、E1T3、E2T2较好。香型区对总氮、烟碱含量及劲头贡献率最大,成熟度对等级质量各指标、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钾含量及香气质、吃味、刺激性贡献率最大,互作对总糖含量及香气量、杂气贡献率最大。总体来看,不同香型区烟叶成熟速度略有差异,大方烟区烟叶综合变黄约70%、SPAD值约20,威宁烟区烟叶综合变黄约60%、SPAD值约24时采收较为适宜;就同一香型区而言,烤后烟叶等级质量和评吸质量主要受成熟度的影响;化学成分除受成熟度影响外还受香型区即生态的影响。
袁锦锋李豪郜军艺罗贞宝艾复清
关键词:烤烟成熟度贡献率

相关作者

张宏其
作品数:464被引量:1,48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后路 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 后凸畸形
刘少华
作品数:177被引量:75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脊柱结核 后路 后路病灶清除 儿童
刘金洋
作品数:155被引量:53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后路 后路病灶清除 脊柱侧凸 后凸畸形
崔宁博
作品数:195被引量:1,021H指数:1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参考作物蒸散量 ET0 滴灌 柑橘 水分利用效率
彭先文
作品数:416被引量:656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分子标记 引物 肌内脂肪 基因 肉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