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篇“ 贝氏柯克斯体“的相关文章
- 云南省三县(市)人群血清贝氏柯克斯体抗体检测及鼠形动物携带贝氏柯克斯体调查
- 目的:调查云南省三县(市)人群血清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Cb)抗体阳性情况以及鼠形动物携带病原体情况,研究鼠形动物携带Cb的Com1基因型特征,分析人群血清Cb抗体阳性率和鼠形动物携带Cb的影...
- 李进春
-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Q热鼠形动物
- 基于CRISPRi的贝氏柯克斯体dotB基因沉默
- 2024年
- 目的更简便快捷地研究贝氏柯克斯体基因功能。方法基于CRISPRi原理构建携带化脓链球菌dCas9的重组质粒,将靶向贝氏柯克斯体dotB基因的sgRNA序列插入重组质粒中并将质粒经电转化导入贝氏柯克斯体,利用脱水四环素(aTC)诱导dCas9表达以抑制贝氏柯克斯体dotB基因的转录,从而建立基于CRISPRi系统的贝氏柯克斯体基因沉默技术。结果在aTC诱导下,该CRISPRi系统中dCas9可正常表达,dotB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被抑制,dotB表达抑制后贝氏柯克斯体胞内生长繁殖水平降低。结论成功建立起基于CRISPRi的贝氏柯克斯体的基因沉默技术,为研究贝氏柯克斯体特定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 周春雨赵明亮程如熹张珊李娜娜于永慧欧阳譞焦俊熊小路张家宁
-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沉默
- 贝氏柯克斯体特征及重要宿主啮齿动物感染现状
- 2024年
- Q热是由贝氏柯克斯体引起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畜共患病,啮齿动物是重要的储存宿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人类与啮齿动物接触机会增多,Q热在人群中传播流行的风险显著增加。研究贝氏柯克斯体特征和明确重要宿主啮齿动物携带贝氏柯克斯体的情况,有助于科学评估贝氏柯克斯体通过啮齿动物传染给人的潜在风险和精准防控Q热。本研究概述了贝氏柯克斯体的病原学、致病机制、组织病理学改变、宿主动物、感染途径、感染现状等方面的现状,旨在全面认识和有效防控该疾病。
- 李进春尹家祥
- 关键词:Q热贝氏柯克斯体啮齿动物人畜共患病
- 贝氏柯克斯体耐受渗透脱水研究模型的建立
- 2024年
- 目的基于无生命培养体系,探索建立贝氏柯克斯体耐受脱水的实验室研究模型。方法梯度调整贝氏柯克斯体无生命培养体系中的渗透压条件,利用qPCR定量测定不同渗透压下贝氏柯克斯体在培养周期内基因组拷贝数变化并描记生长曲线,进一步利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真核细胞以及无细胞培养方法所得贝氏柯克斯体进行形态学分析,并感染BGMK细胞测定不同渗透压培养所得贝氏柯克斯体的感染性VFU。结果贝氏柯克斯体可在高渗透压条件的无生命培养基中适应性生存7 d以上,经高渗透压培养后的菌体脱水收缩且大小类似于小贝氏体,同时感染后24 h的VFU较对照组降低。结论成功建立了贝氏柯克斯体耐受高渗压脱水的研究模型,为下一步用蛋白质组学等方法研究贝氏柯克斯体在自然环境中耐受干燥脱水的遗传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 王涛孙静尹白露于永慧何卫平段学章
-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Q热渗透压脱水
- 贝氏柯克斯体类脂A修饰突变株的转化与鉴定
- 2024年
- 目的基于遗传克隆后的电转化技术,探索构建贝氏柯克斯体脂多糖修饰突变的实验室研究模型。方法设计并分子克隆引入衣原体KDO基因构建穿梭质粒,电转化贝氏柯克斯体后以半固体无生命培养克隆纯化并扩大培养,进一步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抑制剂LPC-011对贝氏柯克斯体的影响,利用qPCR定量对比测定转化突变与野生株在细胞或无细胞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并在Vero细胞中测得感染性集落形成单位。结果载体pCBGkdtA可稳定转化贝氏柯克斯体,LPC-011对贝氏柯克斯体最小抑菌浓度可能大于10μg/mL,类脂A修饰后的贝氏柯克斯体生长繁殖特性较野生型无显著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贝氏柯克斯体类脂A修饰株CBkdtA并对其生长繁殖与感染特性进行了鉴定,本研究为进一步在动物模型中探究脂多糖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新方法。
- 王涛王权罗声栋张爱民李文刚段学章
-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脂多糖类脂A电转化
- 一种检测贝氏柯克斯体的方法及其使用的成套试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贝氏柯克斯体的方法及其使用的成套试剂。成套试剂包括由SEQ ID NO:5所示的上游引物F5和SEQ ID NO:6所示的下游引物R1组成的RAA引物对和SEQ ID NO:17所示的crRNA10。...
- 齐永焦俊艾乐乐李越希毛颖清李文豪曹勇平王俊虎
- 山羊源贝氏柯克斯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2024年
- 为建立山羊源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贝氏柯克斯体的com1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以com1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对临床收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大小为27 ku,经Western blot鉴定com1蛋白反应原性良好;ELISA检测方法抗原包被量为4μg/mL,血清的稀释倍数为1∶100,酶标二抗稀释倍数为1∶2500,阴阳临界值为0.278。用该方法对流产衣原体、山羊支原体、牛支原体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均为阴性;当C.burnetii阳性血清稀释至2048倍时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用该方法对陕西省部分羊场收集到的307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样本阳性率为9.12%。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贝氏柯克斯体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这为C.burnetii引起的Q热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 张锐铮于皓同王凯茸张琪许信刚
-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检测
- 山羊源贝氏柯克斯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C.burnetii)所引发的Q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传播范围广泛。该病原可通过节肢动物叮咬以及接触胎盘等组织感染多种动物,引起孕畜流产及死胎等症状,严...
- 张锐铮
- 关键词:Q热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贝氏柯克斯体综合征伴重症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药学实践
- 2024年
- Q热是贝氏柯克斯体综合征,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为贝氏柯克斯体,通常由呼吸道吸入进入体内,引起急性Q热,严重急性Q热可出现肺炎、肝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1]。部分患者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Q热。慢性Q热为贝氏柯克斯体在机体局部持续感染,常需要外科手术及数年抗感染治疗,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及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Q热伴重症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药学实践,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病例的认识和合理用药.
- 邓建强叶良君
- 关键词:重症肺炎抗感染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性血管炎1例被引量:1
- 2024年
- Q热是由贝氏柯克斯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罕见,经常被误诊和漏诊,导致部分患者预后不佳。此文报告1例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辅助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性血管炎病例,提示mNGS技术在Q热快速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在此基础上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贝氏柯克斯体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验,供国内外同行参考。
- 蔡衍珊刘子凡
- 关键词:Q热贝氏柯克斯体
相关作者
- 温博海

- 作品数:161被引量:33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贝氏柯克斯体 蛋白 外膜蛋白 斑点热 免疫保护
- 陈梅玲

- 作品数:108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贝氏柯克斯体 外膜蛋白 重组蛋白 普氏立克次体 大肠杆菌
- 王锡乐

- 作品数:67被引量:247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
- 研究主题:贝氏柯克斯体 蛋白 实验动物 免疫保护 重组蛋白
- 熊小路

- 作品数:44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贝氏柯克斯体 蛋白 免疫保护 斑点热 疫苗
- 牛东升

- 作品数:56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贝氏柯克斯体 外膜蛋白 恙虫病东方体 克隆 普氏立克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