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22篇“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相关文章
-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在胃肠道肿瘤中的作用与治疗被引量:3
- 2024年
- 胃肠道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死率在我国癌症中位居前列,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只有提前预防加有效治疗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降低癌症负担。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区别于细胞凋亡、坏死、自噬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近几年,肿瘤耐药性的增加引起了学者对诱导癌细胞铁死亡的兴趣,因为铁死亡固有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肿瘤抑制。铁死亡受到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平衡调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是抗氧化系统的核心因子之一,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不良生物学行为相关。在胃肠道肿瘤中,GPX4表达异常,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耐药。作为胃肠道肿瘤中许多分子的作用靶点(例如小分子化合物、miRNA和纳米反应器等),GPX4在多个水平上受到调节,并参与调控多种复杂的信号通路。以GPX4为靶点的策略有望成为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新途径。本文就GPX4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其分子调控机制和目前的药物研究进展,为胃肠道肿瘤的研究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陈雅茹高芳贾彦彬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
-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及铁蛋白重链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和铁蛋白重链1(FTH-1)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PTC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集2019年6月至2023年8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40例PTC病人的手术切除标本,分别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PX-4和FTH-1的表达情况,然后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PX-4在PT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32/40)和15.00%(6/40),GPX-4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8,P<0.001)。同样,FTH-1在P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0%(29/40)和10.00%(4/40),FTH-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P<0.001)。GPX-4和FTH-1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PTC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GPX-4和FTH-1在PTC组织中均呈阳性高表达,与PTC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其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检测可作为评估PTC临床预后的辅助指标,也为PTC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史多琦范育林张思东曹寅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免疫组化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丙二醛、8-羟基脱氧鸟苷测定价值探讨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我院收治的128例AECOPD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评分系统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0~29分,n=42)、中度组(30~39分,n=46)及重度组(≥40分,n=40),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98)和死亡组(n=30),检测外周血GSH-PX、MDA、8-OHdG水平,分析外周血GSH-PX、MDA、8-OHdG水平与AECOPD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GSH-PX、MDA、8-OHdG水平对AECOPD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MDA、8-OHd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GSH-PX水平低于中、轻度组,MDA、8-OHdG水平高于中、轻度组,中度组GSH-PX水平低于轻度组,MDA、8-OHdG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AECOPD严重程度与GSH-PX水平呈负相关,与MDA、8-OHdG水平呈正相关(P<0.05)。GSH-PX、MDA、8-OHdG联合预测AECOPD的灵敏度为95.32%%、AUC为0.943,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存活组GSH-PX水平高于死亡组,MDA、8-OHdG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GSH-PX、MDA、8-OHdG联合预测AECOPD预后的敏感度为88.50%,AUC为0.863,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AECOPD患者外周血GSH-PX降低和MDA、8-OHdG水平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三者联合预测AECOPD及预后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可进一步推广。
- 郑海茹吴熊军许文彬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丙二醛8-羟基脱氧鸟苷病情严重程度
-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激动剂Fer-1对睡眠碎片化的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防治作用观察
- 2023年
-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激动剂Ferrostatin-1(Fer-1)对睡眠碎片化的老年雄性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睡眠碎片化老年雄性小鼠POCD观察及GPX4、线粒体呼吸链相关指标检测:取24只老年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小鼠于多平台水环境睡眠碎片化饲养3天,对照组小鼠正常睡眠3天,第4天时两组均行胫骨骨折加髓内固定术(TFS,POCD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术后第3天分别采用逃避恐惧实验和Y-maze迷宫实验评估两组小鼠的逃避恐惧能力、短期记忆能力。随后处死两组小鼠,取小鼠海马组织检测海马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ComplexⅠ)及活性氧簇(ROS),取小鼠脑组织测算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相关指标线粒体基础呼吸率、ADP激发呼吸率及最大呼吸率。(2)加入Fer-1的睡眠碎片化老年小鼠POCD观察及海马组织ROS检测:另取12只老年雄性小鼠分为1、2组,每组各6只。两组均于多平台水环境睡眠碎片化饲养3天,1组小鼠在睡眠碎片化同时腹腔注射10 mg/kg的Fer-1,1次/天,连续3天;2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3次。第4天时两组行TFS手术,TFS术后第3天采用逃避恐惧实验测试和Y-maze实验评估小鼠的逃避恐惧能力和短期记忆能力,利用线粒体荧光探针Mito SOX测算海马组织ROS。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3天实验组小鼠僵直反应时间短、进入新颖臂百分比低、海马组织GPX4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3天实验组小鼠脑组织线粒体基础呼吸率低、ADP激发呼吸率低、最大呼吸率低,海马组织ComplexⅠ活性低、ROS含量高(P均<0.05)。与2组比较,术后第3天1组小鼠僵直反应时间长、进入新颖臂百分比高、海马组织ROS含量低(P均<0.05)。结论 腹腔注射Fer-1可改善睡眠碎片化的老年雄�
- 周银侍崇龙金文杰
- 关键词:线粒体呼吸链
- 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与胎盘附着部位及前列腺素E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探究血清前列腺素E1(PGE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PX1)与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后产后出血量及胎盘附着位置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52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前置胎盘患者纳为观察组,50例因骨盆、胎儿偏大、臀围等因素行剖宫产的无妊娠合并症产妇作为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即刻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PGE1、GPX1水平,容积法联合称重法计算产后出血量,比较两组及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产妇产后出血量、血清PGE1及GPX1水平,分析PGE1、GPX1在预测产后出血价值。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PGE1(41.15±10.17 pg/ml)、GPX1(34.15±3.36 U/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3.64±12.16 pg/ml、47.45±5.56 U/L),产后大出血发生率(50.0%)高于对照组(4.0%)(P<0.05),平均出血量(1164.59±179.58 ml)高于对照组(619.69±56.69 ml),且观察组产后大出血者血清PGE1、GPX1水平均低于非大出血者,胎盘附着位置为前壁者、合并胎盘植入者以及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水平均低于对应的阴性患者,产后平均出血量高于对应的阴性患者(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提示,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后血清PGE1、GPX1水平与产后出血量均呈负相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术后血清PGE1(AUC=0.759)、GPX1(AUC=0.749)预测胎盘前置剖宫产患者产后大出血均有一定效能,而两者联合应用(AUC=0.826)预测效能最佳。结论:检测血清PGE1及GPX1水平对评估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 游璐张英卢珍
- 关键词:前置胎盘产后出血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甲基转移酶3介导谷胱甘肽过氧化酶7的m6A修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甲基转移酶3(METTL3)介导的m6A修饰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股骨骨髓液,满足纳入标准共23例,设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坏死组共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共11例,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利用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ETTL3在两组BMSC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两组BMSC在培养24、48、72 h后的增殖活性;利用茜素红染色检测两组BMSC的成骨分化能力。利用METTL3过表达质粒上调坏死组细胞中METTL3的水平,并验证METTL3水平对坏死组BMSC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和m6A免疫共沉淀寻找METTL3调控的靶基因。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METTL3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7(GPX7)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坏死组BMSC中m6A含量低于对照组细胞[(3.56±1.66)%比(14.94±2.48)%,t=12.1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RT-PCR的结果显示METTL3在对照组BMSC表达量高于坏死组BMSC(1.13±0.04比0.44±0.06,t=5.57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K-8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BMSC培养24、48、72 h后的吸光度值高于坏死组BMSC(0.41±0.03比0.26±0.02,t=6.759,P<0.01,0.75±0.05比0.44±0.08,t=7.334,P<0.01、1.38±0.07比0.51±0.02,t=9.2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茜素红染色显示对照组BMSC阳性染色面积/总面积高于坏死组BMSC(0.68±0.06比0.18±0.03,t=7.90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调坏死组中METTL3表达水平后,CCK-8实验结果显示坏死组BMSC培养24、48、72 h后的吸光度值高于上调前坏死组细胞(0.61±0.04比0.23±0.02,t=6.433,P<0.01、1.03±0.08比0.39±0.03,t=8.090,P<0.01,1.62±0.11比0.55±0.06,t=9.387,P<0.01),差异有统计�
- 王东辉宋振宇冯家威曹前前王庆凯金毅代志鹏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牦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基因(GPX1)的克隆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本研究克隆了牦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PX1基因的CDS区序列,分析了其核苷酸序列,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牦牛GPX1基因CDS区全长618 bp,编码205个氨基酸;经与GenBank中其他物种GPX1基因CDS区比对,牦牛GPX1基因CDS区与普通牛和瘤牛完全一致,与水牛、绵羊和猪的序列一致性较高,与其他哺乳动物序列一致性较低。本研究为深入研究牦牛GPX1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参考资料。
- 李瑞哲徐惊涛马志杰孙永刚韩银仓陈生梅
- 关键词:牦牛基因克隆系统发育
-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及NF-κB表达水平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PX1)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4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48例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进行分析测定,对两组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出血量、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测定发现,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对照组大于观察组(P<0.001),观察组收缩频率及活动力均较对照组低(均P<0.001);对照组出血量为(286.71±56.38)ml,观察组为(597.84±87.62)ml,观察组出血量更大(P<0.001);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平滑肌组织中GPX1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NF-κB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对子宫平滑肌中GPX1水平及NF-κB水平进行有效调节,能够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进而抑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刘颖刘彤彤高永彬
- 关键词:NF-ΚB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 基质硒含量对棘托竹荪菌丝生长及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通过菌袋培养棘托竹荪试验,对比了不同基质硒含量对菌丝体生长速度及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基质配方比用传统生产常规的木糠加麦麸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可增加15.9%,在传统配方基质培养下,菌丝体长至满袋的时间为85 d,而改良配方基质菌丝体满袋时间只需要70 d;用改良配方基质添加外源硒的含量在0.5~4.0 mg/kg时,可促进菌丝体的生长,最佳配方在1.5个月内菌丝体长至满袋;基质硒含量为1.0~2.0 mg/kg时,菌丝体生长最快,质量约1.8 kg的菌袋在培养时间为50 d时各个配方均能完全长满。在培养基质中添加适量的外源硒肥对提高棘托竹荪菌丝体先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作用。
- 王裕霞陈新宇徐斌廖焕琴潘文张卫华杨晓慧杨会肖朱报著徐放
- 关键词:棘托竹荪富硒栽培菌丝生长抗氧化活性
- 黄芪发酵液对自然衰老大鼠模型的丙二醛、脂褐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黄芪发酵液对大鼠衰老模型的丙二醛(MDA)、脂褐素(LPF)、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自然衰老SD大鼠20~22月龄40只,随机的方法分为4组,即为老年空白对照组10只,发酵黄芪低剂量组10只,发酵黄芪中剂量组10只,发酵黄芪高剂量组10只;另选取2~3月龄10只作为青年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芪发酵液400、200、100 mg/kg·d,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进行8周。测定大鼠MDA、LPF、GSH-Px水平以及p16基因。结果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体重均较青年空白对照组和老年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且老年空白对照组较青年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空白对照组比较,老年空白对照组的脑、心中的MDA、LPF的指标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的MDA、LPF指标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空白对照组比较,老年空白对照组的GSH-Px的指标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高、中、低剂量进行组间比较,MDA、LPF指标水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GSH-Px的指标水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空白对照组大鼠脾p16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青年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结果显示细胞质呈现红棕或棕褐染色为阳性表达。结论黄芪发酵液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衰老模型中MDA、LPF的生成,增高GSH-Px水平,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与其剂量无关。
- 吴爽李学峰王秋桐陈俊荣于永军王国明
- 关键词:丙二醛脂褐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