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96篇“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相关文章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化疗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分析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对胃癌化疗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胃癌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根据治疗4个周期疗效分为预后良好组(66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分析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预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GSTT1缺失型、GSTM1缺失型占比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STT1缺失型、GSTM1缺失型与胃癌患者近期预后显著相关(P<0.05)。GSTT1、GSTM1缺失型患者与非缺失型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T1缺失型患者2年生存率54.55%高于GSTT1非缺失型患者28.81%,GSTM1缺失型患者2年生存率48.00%高于GSTM1非缺失型患者26.19%(P<0.05);GSTT1缺失型、GSTM1缺失型与胃癌患者远期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化疗预后密切相关,与化疗不良反应无关。
曹雨晴何苗崔娟娟赵中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胃癌化疗预后
一种基于GSH-DTNB显色高通量快速检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对除草剂代谢活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SH‑DTNB显色高通量快速检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对除草剂代谢活性的方法,该方法为:取纯化GST蛋白和除草剂溶液,以GSH溶液作为反应起始剂启动反应,孵育后,加入DTNB溶液作为反应终止剂终止反应得到反...
冯致科韦建国张战战班雅欣
一种棉花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hGSTU19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棉花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hGSTU19及其应用,其序列在四倍体陆地棉(G.hirsutum)TM‑1A亚组中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基因GhGSTU19在干旱胁迫下表达增加。在添加甘露醇进...
关雪莹潘佳莹汪露瑶韩进吴虹宇聂可
一种棉花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hGSTU19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棉花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hGSTU19及其应用,其序列在四倍体陆地棉(G.hirsutum)TM‑1A亚组中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基因GhGSTU19在干旱胁迫下表达增加。在添加甘露醇进...
关雪莹潘佳莹汪露瑶韩进吴虹宇聂可
一种红色荧光谷胱甘肽硫转移酶-铜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铜纳米簇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色荧光谷胱甘肽硫转移酶‑铜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其中,铜纳米簇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以谷胱甘肽硫转移酶为保护剂,在室温条件、特定的蛋白浓度、时间、pH条件下制备铜纳米簇原液...
付丁伊周梦艳余明娣司梦旭吴思锐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汉族育龄女性胚胎停育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分析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GSTT1及GSTP13种基因的多态性与汉族育龄女性胚胎停育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育龄女性3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胚胎停育组125例,对照组195例。以受试者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为样本,提取基因组DNA,检测获取GSTM1、GSTT1及GSTP1基因多态性结果。统计分析GST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胚胎停育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GSTM1基因缺失型频率(65.6%)高于对照组(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3,P<0.05)。该基因缺失型是胚胎停育易感性的危险因素(OR=2.01,95%CI=1.26~3.19)。病例组GSTT1基因缺失型频率(55.2%)高于对照组(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6,P<0.05)。该基因的缺失型是胚胎停育易感性的危险因素(OR=2.63,95%CI=1.66~4.20)。对GSTM1、GSTT1基因联合分析后发现,2个基因中有1个及以上为缺失型,与2个基因均为非缺失型相比,两组胚胎停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M1(+)/GSTT1(-)基因型的育龄女性发生胚胎停育的危险性是GSTM1(+)/GSTT1(+)基因型的2.68倍,其95%CI=1.29~5.59;GSTM1(-)/GSTT1(+)基因型的育龄女性发生胚胎停育的危险性是GSTM1(+)/GSTT1(+)基因型的2.04倍,其95%CI=1.06~3.90。当2个基因均为缺失型时,胚胎停育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GSTM1(-)/GSTT1(-)的育龄女性发生胚胎停育的危险性是GSTM1(+)/GSTT1(+)的5.37倍,其95%CI=2.70~10.67。对照组GSTP1 A313G位点AA、AG及GG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7.7%、27.7%及4.6%,病例组分别为53.6%、42.4%及4.0%,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0,P<0.05)。对照组中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81.5%,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18.5%,病例组中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74.8%,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25.2%,两组基因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0,P<0.05)�
姜玉婵刘晓玲李珍鲁衍强
关键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胚胎停育
耐药性癫癎患者T细胞亚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耐药性癫癎患者的T细胞亚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耐药性癫癎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药物敏感性癫癎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和GST、TGF-β1水平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T细胞亚群和GST、TGF-β1水平差异以及MMSE量表评分与T细胞亚群和GST、TGF-β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D3^(+)和CD4^(+)细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T细胞、GST和TGF-β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MSE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定向力、语言能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MSE量表评分<24分患者CD3^(+)和CD4^(+)细胞明显低于MMSE量表评分>24分患者(均P<0.05),而CD8^(+)T细胞、GST和TGF-β1均显著高于MMSE量表评分>24分患者(P<0.05)。CD3^(+)、CD4^(+)细胞与MMSE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51和0.535,P<0.05),而CD8^(+)T细胞、GST和TGF-β1水平与MMSE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338、-0.747和-0.766,P<0.05)。结论耐药性癫癎患者CD3^(+)和CD4^(+)细胞水平降低,而CD8^(+)T细胞、GST、TGF-β1水平升高,与患者认知损害存在相关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师云波崔莹
关键词:T细胞亚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转化生长因子-Β1
三角帆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类胡萝卜素转运功能分析
2024年
为了阐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类基因(HcGSTP1)在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转运中的作用,并探讨该基因表达与三角帆蚌壳色的相关性。本实验克隆并鉴定了三角帆蚌HcGSTP1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特征和进化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了HcGSTP1基因在三角帆蚌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利用RNAi技术对其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31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区为618 bp,编码205个氨基酸,包含一个GST-N-pi结构域和GST-C-Pi结构域。qRT-PCR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在紫蚌肝胰腺和斧足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蚌,且在紫蚌边缘膜和中央膜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在外套膜的外褶、背膜区、腹膜区、部分中褶以及外褶与中褶连接处出现明显的阳性信号。RNAi技术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在边缘膜中表达的干扰率达83.74%,同时发现边缘膜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降低了30.12%。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证实HcGSTP1基因参与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的转运,进而可能会影响贝壳及珍珠呈色,为深入理解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转运及贝壳和珍珠颜色形成机制补充了分子依据。
颜玲钟婧妍袁永斌张瑶胡宏辉陆婷婷白志毅
关键词:三角帆蚌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CC1)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行雄激素剥夺治疗+双药化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CR-PFLP方法对患者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GSTP1-rs1695位点和XRCC1-rs25487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并探究GSTP1和XRCC1基因多态性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103例前列腺癌化疗患者GSTP1-rs1695位点和XRCC1-rs25487位点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9.794,P>0.05)。GSTP1-rs1695位点中AA基因型占比为65.05%(67/103),AG基因型占比为23.30%(24/103),GG基因型占比为11.65%(12/103);XRCC1-rs25487位点中AA基因型占比为29.13%(30/103),AG基因型占比为50.49%(52/103),GG基因型占比为20.39%(21/103)。GSTP1-rs1695 AA型化疗敏感性为35.82%,低于AG/GG型58.33%(P<0.05)。XRCC1-rs25487 AA型化疗敏感性为40.00%,AG/GG型45.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P1-rs1695、XRCC1-rs25487不同表型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GSTP1-rs1695 AA型3年总生存率低于AG/GG型;XRCC1-rs25487 AA型低于AG/GG型(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STP1-rs1695 AA型、XRCC1-rs25487 AA型均为前列腺癌患者化疗后3年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GSTP1-rs1695、XRCC1-rs25487基因多态性对前列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预后均有一定影响,GSTP1-rs1695和XRCC1-rs25487 A等位基因突变均可导致更短的3年生存率,G等位基因突变可带来更好的化疗敏感性和生存期。
薛松张祥潘鑫易晓明商学军
关键词:前列腺癌基因多态性化疗敏感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安全性评价
2023年
为了评价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安全性,文章通过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和免疫毒性试验对GST的毒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的方法,分别准备雌雄ICR小鼠各10只,采用最大给药量法,尾静脉注射GST,单次给药最大给药剂量为2.75 mg/kg,观察ICR小鼠的中毒症状及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表现程度、发展过程、动物死亡前的特征及死亡时间等。采用免疫毒性试验的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方法,观察GST对迟发超敏反应的影响;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通过溶血空斑试验方法,评价其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影响。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一般状况良好,体重逐渐增加,给药组动物各个脏器均未发现异常表现情况。免疫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体重未见明显降低,实验组动物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剂量为1500 ng/只的GST给药组,无论是否含有佐剂,其肿胀度和溶剂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GST给药各组动物溶血空斑计数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GST的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75 mg/kg,对动物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无抑制作用,但1500 ng/只剂量下可增强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动物迟发超敏反应强度。
刘玉莹伍树明姜绪林银飞陈丹张贵锋张红彩张海江刘永江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最大耐受剂量迟发型超敏反应

相关作者

杨杏芬
作品数:427被引量:1,745H指数:20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肾上腺皮质 流式细胞术 镉 氯化镉 细胞凋亡
邓卓霖
作品数:91被引量:414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黄曲霉毒素B1 马尔尼菲青霉 动脉粥样硬化 马尔尼菲青霉病
潘尚霞
作品数:44被引量:20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镉 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研究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客家人
罗全
作品数:31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光响应 蛋白质 超分子 偶氮苯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黄俊明
作品数:277被引量:912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小鼠 流式细胞术 遗传毒性 微核 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