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83篇“ 课例研究“的相关文章
研究
本书介绍了日本中小学教师作研究的过程,探讨了研究在美国的实践及其遇到的问题和前景,与当前国内研究结合得很密切。
马晓梅
关键词:教育教案课程
中式研究(三):基于磨模式的过程循证
2025年
中式研究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群体合作开展的堂教学改进的系列校本教研行动,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磨研究研究中磨模式的选择关乎在实践中循证的过程和运作方式。常见的磨模式有一多磨、同异构、异同构等,也有多种模式的混合运用,并且在新型磨模式中,“”的边界不断被打破。磨背后的循证实践分别指向堂教学改进,研究主题认识的深入推进和教师工作场域中专业学习的不断推动。
杨玉东宁锐严加平
中式研究:主要特征及方法体系被引量:2
2025年
中式研究是国际比较语境下的用语,它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群体合作方式改进堂教学的系列校本教研行动。中式研究以独有的教研制度保障、磨研究为基本范式,内隐的强学科性是根本特征。中式研究在长期的经验性教研活动中逐步形成了系列方法,覆盖了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预研究)、实施阶段(磨研究)、总结阶段(成果提炼)等不同层面的具体方法。这一系列具体方法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从逻辑起点到过程运作,再到结果指向的结构关系。
杨玉东严加平宁锐
中式研究(一):确定主题和载体
2025年
中式研究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群体合作开展的堂教学改进的系列校本教研行动,研究的主题和载体是必要条件。文章在对一些已发表的典型研究成果做分析之后,归纳出确立研究主题的四个层面(教育政策、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教育主张),提出选择研究载体的三个要点(载体与主题契合度、载体自身典型性、载体实施便利性)和四个技巧(依据学期时段、教材体系、文献梳理、教研关注点而定),并提出主题和载体确立后进一步做延展性分析的要点。
宁锐杨玉东
程样:中国研究的创新实践与理论贡献
2025年
研究作为中国教研活动的主导方式,随着基础教育程改革的深化,逐步超越传统的“教学”视域,展现出“程”视域下丰富的实践形态,并亟待通过学术话语予以表达。中国研究的创新实践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从教学问题转向以程文本为载体的程问题;研究组织从传统的教研组、备组重构转变为分层联动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研究路径超越对的迭代改进,聚焦多层级程文本的设计、实施与改进;研究功能除改进教师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外,也能推动学校整体程变革。“程”视域下的研究新样态促进了研究理论的概念重建,包括建构“程样”的新概念,揭示教师专业实践作为审议性实践的本质,重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教学变革思维。
安桂清陈艳茹
关键词:课例研究课程文本
中式研究(二):主题和载体的循证研究
2025年
围绕主题和载体进行循证研究是中式研究前期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师对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避免后续重复劳动,鼓励教师实践创新,并帮助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围绕主题的循证研究,从行动逻辑上分为文献分析、面向师生开展调查以及采用多种方法多元举证等不同方式。围绕载体的循证研究可从代表性和启示性等不同的载体方向上展开。在进行主题和载体的循证研究时,教师需立足专业数据库和优质资源网站寻找适当证据,为后续实践做好开放式准备。循证分析的结果应成为研究小组的群体共识。
严加平杨玉东
关键词:循证研究研究方法
基于AI堂分析的“生本”阅读教学循证研究——以《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推进
2025年
基于AI堂分析系统,开展“生本”阅读教学循证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法,对《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推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进教学目标、设计核心问题链、重视前调查和后伴读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堂教学效能,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改进。
赵捷刘学山郑收丁冬梅程丽陈婉兰胡兰
“双新”背景下基于智能研修平台的循证研究——以《网页的数据组织》一
2025年
本文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开展了信息科技循证实践,构建了“备-磨-评-研-思”线上线下协同教研实践机制,并以《网页的数据组织》一,呈现如何利用智能研修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的协同教研,以期能够切实提升信息科技教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
冀新花胡海林沈凌娟
关键词:数据驱动
基于主题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教研机制构建
2025年
基于主题研究的区域教研机制构建和实践,是新时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建构基于主题研究的区域教研机制应确立以主题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目标与实施路径,设计与实施主题开发流程与教研活动组织方式,探索建立主题驱动的区域师资培训模式及评价体系,创新构建资源支持系统。
刘建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基于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区域实践
2025年
程、新教材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全面挑战。虽然各级各类研修活动已经解决了部分难题,但是普适性培训与个性化困难之间的差距需要教师通过自主的专业学习予以弥补。区域层面组织推进研究两学年来,由多元主体形成的异质性团队从堂教学中发现的小切口问题着手,通过测验、访谈、调查等实证性研究,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促进了教师的反思,提炼了教学经验,形成了教学智慧。实践表明,通过创设关键“环境”让教师专业学习主动发生,通过重视关键“事件”全面提升研究性实践质效,通过培育关键“他人”健全基层学校科研生态链,研究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成为强化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方式。
张美云
关键词: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学习教师专业发展

相关作者

杨玉东
作品数:124被引量:69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课例研究 中式 数学 教师 教师学习
安桂清
作品数:101被引量:1,536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课例研究 教师 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汪晓勤
作品数:427被引量:2,127H指数:2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数学史 HPM 教科书 数学教学 美英
吴增生
作品数:131被引量:761H指数:12
供职机构:仙居县教育局
研究主题:课例研究 数学 教学策略 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严加平
作品数:34被引量:1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课例研究 中式 教师 教师学习 循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