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7篇“ 语言康复训练“的相关文章
-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5年
- 分析在脑卒中后失语症病人中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以及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随机取60例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病人,均存在失语症,按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分析两组的失语症病情程度、语言功能、满意度、治疗有效性、不良心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语言功能优于对照组,满意度和治疗有效性比对照组高,患病后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心态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语言康复训练联合使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如期优化脑卒中病人的语言功能,还能够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保证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 库尔班乃木·卡合曼阿依古再丽·阿卜力米提冯瑶瑶严会荣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语言康复训练脑卒中语言功能障碍
- 奥尔夫音乐干预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对听障儿童智力发育、听觉言语能力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奥尔夫音乐干预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对听障儿童智力发育、听觉言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8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听障儿童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33例,常规组39例。对比两组儿童干预前后智力发育、听觉言语能力、情绪行为、心理弹性、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应激反应、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儿童生活质量、智力发育、心理弹性、情绪行为(亲社会行为)、听觉言语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显著升高(P<0.05),心理应激反应、情绪行为(多动/注意缺陷、情绪症状、品行问题评分、困难总分、同伴关系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心理弹性、听觉言语能力、生活质量、情绪行为(亲社会行为)、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显著升高,情绪行为(情绪症状、多动/注意缺陷、品行问题、同伴关系评分、困难总分)、心理应激反应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奥尔夫音乐干预及语言康复训练可提高听障儿童智力发育及听觉言语能力,改善其社会适应性、情绪行为,提高家属满意度、心理弹性、儿童生活质量。
- 徐菲黄庆艳沈洪萍
- 关键词:语言康复训练听障儿童智力发育
-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观察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溴隐停治疗,观察组实施语言康复训练治疗,采用医院自制脑功能评价调查表对比脑功能评分,采用医院语言功能评分对比语言功能评分。结果 对患者进行完整的治疗后,观察组脑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相比于溴隐停治疗,可以提高脑功能评分,提升语言功能评分。
- 朱春华
-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
- 语言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外侧裂周失语症的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外侧裂周失语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12月张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外侧裂周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语言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rTMS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汉语失语成套测验、失语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动能力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联合低频rTMS治疗脑卒中后外侧裂周失语症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张成舜
- 关键词:脑卒中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语言康复训练
- 一种基于语音和口型识别的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涉及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语音和口型识别的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系统,包括:模拟口型框架,内置带有可动骨架的嘴唇和部分脸部的模型,利用外接的摄像头以模型动画的方式对训练对象的嘴唇和脸部进行跟踪模仿;跟踪捕...
- 欧阳卓群李曼
- 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观察语言康复训练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30例自闭症儿童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与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闭症儿童治疗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语言康复训练作为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一种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功能障碍。
- 李晓慧冯欢
- 关键词:自闭症语言功能障碍语言康复训练
- 一种适用于脑血管病语言康复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脑血管病语言康复训练装置,属于康复训练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脑血管病语言康复训练装置,本方案通过设置收纳环配合穿戴绳,由螺纹块可对收纳环进行安装与拆除,方便更换,再由穿戴绳实现训练装置的穿戴工作,...
- 赵伟东张万辉闫佳佳
- 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策略
- 2024年
- 由于听力受损,听力障碍儿童会面临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挑战,而语言康复训练是帮助他们克服这些挑战的重要途径。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及时、有效的语言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难点,提出了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 崔浩宾
- 关键词: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听力受损
- 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语言发育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在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语言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行为和大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和参加集体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育能力,提高患儿社会生活能力。
- 鲁旭文何莉丽
- 关键词:运动疗法语言康复训练语言发育迟缓社会生活能力
- 阶段性语言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阶段性语言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语言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语言功能[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BDA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生命质量[脑卒中失语症生活质量量表(SAQOL-39)]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复述、阅读理解、书写和语言流利性等BDA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QOL-39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性语言康复训练护理可提高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 黄春水
- 关键词: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
相关作者
- 霍春暖

- 作品数:114被引量:1,04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护理 偏瘫
- 朱春燕

- 作品数:13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康复护理 脑卒中 语言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 脑外伤
- 张赛春

- 作品数:31被引量:16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甲亢 糖尿病 脑卒中 疗效观察 语言康复训练
- 郭晓鹏

- 作品数:7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语言康复训练 脑卒中 康复训练 安全性 耐受性研究
- 于增志

- 作品数:102被引量:1,30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偏瘫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偏瘫患者 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