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51篇“ 诊疗研究“的相关文章
肝肺综合征的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2025年
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常导致循环系统的变化,导致血流量增加和血管扩张/血管收缩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并出现肺血管疾病的发生^([1])。肝肺综合征是一种肝脏疾病的肺血管并发症,其特征是肺内血管扩张,导致通气-灌注不匹配、扩散受限和动静脉分流,气体交换受损^([2])。该病的特点是肺内血管扩张和分流,导致气体交换受损。
李锋黄帅文黄加权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中医药诊疗进展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精准诊疗研究治疗进展
2025年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velopmental and epilepsy encephalopathies, DEEs)是指起病于发育期,以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或倒退为特征的一组癫痫性脑病综合征。DEEs病因及致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当前,病因驱动治疗已成为制定DEEs管理方案的核心,个别综合征亦有特定的药物适应症。本文综述了目前DEEs的遗传学病因及新型抗癫痫药物在DEEs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优化治疗方案,强调个体化精准诊疗,为提高对这一罕见癫痫疾病的理解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Developmental and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DEEs) refers to a group of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syndromes that begin in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development delay or regression.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DEEs are complex, with genetic factors dominating. Currently, etiology-driven treat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of DEEs management, and certain syndromes also have specific drug indication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genetic etiology of DEEs and the prospects for applying novel antiepileptic drugs in DEEs. It aims to optimize treatment plans, emphasize individualized and preci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this rare epilepsy disease.
杨涵蒋莉
关键词:遗传学病因药物治疗
牛场养殖中肉牛消化系统疾病病因调查与诊疗研究
2025年
牛场养殖中,肉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本研究通过病因调查分析发现,饲料问题、饮水问题以及环境因素是引起肉牛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为此,应从饲料管理、饮水管理和环境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预防。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则应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环境调整的综合措施。本研究系统地阐述了肉牛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指导牛场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杨爱霞
关键词:肉牛消化系统疾病
常见蘑菇中毒的诊疗研究进展
2025年
本文综述了常见蘑菇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毒素分类与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诊疗进展与治疗方案、防治策略与公众教育、研究热点与未来方向。蘑菇中毒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我国云南、湖南等蘑菇资源丰富的地区,中毒事件尤为突出。本文旨在为蘑菇中毒的诊疗和预防提供参考,通过加强流行病学监测、提高公众识别能力、完善救治体系以及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等措施,有效降低蘑菇中毒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秦祺舒高瑞
关键词:蘑菇中毒流行病学公众教育
人工智能辅助耳科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2025年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领域,正在推动医疗模式的深刻变革[1]。AI通过复杂数据的自动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基于统计数据的精准预测,已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案优化和患者管理等方面,显著提升了医疗效率和质量。医学与AI的深度融合,为实现个性化医疗、减少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推动科研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耳科疾病种类繁多,涵盖听力障碍、平衡功能异常和形态畸形等,诊断往往依赖高精度的影像分析和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然而,医疗资源短缺和基层医疗水平不足限制了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AI通过精确的影像分析、智能信号处理和辅助诊断,有望弥补这些不足,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尤其在中耳炎、耳郭畸形和眩晕疾病的识别与干预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2-4]。
任柳杰郭天翔傅窈窈傅窈窈
关键词:耳科疾病影像分析疾病诊断资源短缺
肩关节后脱位的诊疗研究进展
2025年
肩关节后脱位是一种罕见的肩关节脱位类型,由于其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常规影像检查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初诊时漏诊和误诊率较高,从而造成病情的加重及继发性的损害。因此,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肩关节后脱位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规范治疗手段。本文中,就肩关节后脱位的诊疗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肩关节后脱位的诊疗提供参考。
张轩诚皇甫小桥赵金忠
关键词:肩关节后脱位
食管癌转移的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
2025年
食管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消化道肿瘤,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20%,防控形势严峻。由于食管缺乏浆膜层,肿瘤细胞易在食管壁内扩散并侵犯邻近器官。此外,食管黏膜下丰富血管网和淋巴管网为食管癌细胞向远处播散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食管癌转移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案。全面认识并理解食管癌转移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文综述了食管癌的转移特点,包括主要转移途径和转移器官偏好性等;探讨了促进食管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包括以肿瘤细胞自身基因突变、表观修饰、翻译后修饰等的内在因素,以及以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脉管细胞、神经细胞、细胞外基质等为主的环境因素;综述了当前食管癌转移的预测及防控新策略,包括经典和新型标志物、检测手段及新药的临床前研究等。
李悦施东妮陈柏羽潘怡冰王瑞温燕玲邓频伟林辰赵小涵陈旭伟宋立兵
关键词:食管癌肿瘤转移翻译后修饰肿瘤微环境
AI赋能脑胶质瘤诊疗研究进展
2025年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肿瘤类型,也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其诊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为脑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综述了AI在脑胶质瘤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AI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叶躬燕季敏李颖婕黄容琴
关键词:人工智能脑胶质瘤影像诊断手术导航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及其诊疗研究进展
2025年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以其显著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急需深入探讨其有效应对策略,以促进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的进展。目前,临床上对SA-AKI诊断及相关治疗认识仍显不足,这使得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急性肾损伤(AKI),从而导致预后不佳。因此,早期识别SA-AKI对于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和改善患者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重点对SA-AKI的病理生理机制、早期新型生物标志物及相应治疗方案进行综述,期望能为临床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冰倩库尔班江·吐尔逊
关键词:病理生理机制
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2025年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副神经节瘤,多为良性肿瘤,但均具恶性潜能,良、恶性肿瘤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需活检,因此在早期诊断中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颈动脉体瘤在早期进行手术切除能够完全治愈,术中出血,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率低;但随着时间推移,瘤体会逐渐生长压迫周围组织产生局部症状,ShamblinⅢ型患者瘤体包绕颈部血管,侵袭周围淋巴结,更有甚者可发生恶变,手术难度增大,极易出现永久神经、血管损伤,影响患者预后及术后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对疾病进行早期的识别及治疗,防止在诊断中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本文就颈动脉体瘤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颈动脉体瘤的诊疗提供借鉴。
谢文宇(综述)李侠(审校)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相关作者

王茂强
作品数:405被引量:1,85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 血管造影术 肝肿瘤 前列腺动脉
胡赛静
作品数:41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OCT 开角型青光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石守中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肠炎 诊疗研究 畜禽疾病 畜禽 疾病
王志军
作品数:302被引量:1,59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高血压 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 卵巢动脉
朱宝
作品数:29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分子探针 放射性核素标记 多肽 SPECT 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