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9篇“ 诊法“的相关文章
- 中医诊法理论研究进展报告(2014-2024)
- 2025年
- 中医诊法理论研究正处于一个多方面、多层次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系统梳理分析2014—2024年有关中医诊法理论研究的文献,发现这一时期以对望诊、脉诊方面的研究为主,对古籍中诊法思想及临床意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古籍中的一些诊法内容仍存在争议。进一步的研究应充分挖掘经典中的诊法理论内涵,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使得中医诊法在诊疗实践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更好地为中医诊断的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与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 林雨晗宫鸣余秋慧王婉冰于峥杜松
- 关键词:诊法望诊闻诊脉诊按诊
- 人工智能在中医诊法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 2025年
- 人工智能发展到如今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大模型时代,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而且作为新一代先进信息技术的代表,逐渐成为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因此,文章通过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四诊客观化、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中医诊法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大模型背景下的中医诊法的信息化及现代化提供参考,推动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多力量。
- 颉浩田应佳蒙吴秀艳韩鹏鹏王天芳
- 关键词:中医人工智能中医诊法
- 中医诊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4年
- 诊法作为中医辨证的组成内容,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大量临床观察证明,当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时,其舌色、脉象等征象也会随之变化,这提示中医诊法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中医常用诊法及中医特色诊法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中医诊法现存问题与发展方向,以便进一步推动诊法在临床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 雷超芳陈志刚陈剑北刘玥芸薛哲陈家旭
- 关键词:诊法舌诊面诊腹诊耳诊
- 儿科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中优化中医诊法流程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儿科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中优化中医诊法流程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门诊2021—2022年就诊的4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门诊预检分诊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诊法流程再造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分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预检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及病情确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预检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在分诊评估、预检分诊效率、救治效率、急诊急救效果、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分诊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检分诊及候诊意外、医疗纠纷、抢救失败等意外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预检分诊操作技巧、预检分诊服务态度、疾病询问技巧、医院分诊环境等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诊法流程再造在儿科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中的实践,可显著提升预检分诊质量,缩短患儿就诊时间,减少意外事件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提升患儿家属到院就诊的满意度。
- 刘聃张诚姜俐苹
- 关键词:儿科门诊预检分诊
-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之脉诊快速诊法在临床教学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师带徒模式的脉诊快速诊法与教科书脉诊教学效果之间的差异,以探索更为有效的脉诊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月来滕州市中医医院实习的中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学习脉诊快速诊法并跟从张义明主任医师临床实习4周,每周不少于2 d,其余时间按实习要求在病房正常轮转;对照组复习课本脉诊内容在病房正常轮转4周。统计分析学习前后两组学生脉诊理论考核成绩、临床个案考核情况、自评表得分结果及考核用时,并比较两组自评表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学生各考核成绩、自评表得分及考核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实验组各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理论和个案考核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持续学习意愿各方面明显提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诊快速诊法配合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带徒提高了脉诊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是脉诊教学的有效途径。
- 李慧慧赵芸张义明
- 伤寒腹诊法辨治急性胰腺炎被引量:3
- 2024年
-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腹诊法以《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为基础,结合腹诊技术评估和治疗胰腺炎。腹诊通过细致的望闻问切,尤其是腹部切诊来辨识患者体质、诊断内脏病变及其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伤寒腹诊提供了急性胰腺炎早期阳明腑实证的治疗指导,强调活血化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此外,腹诊法还能帮助了解腹水和痰饮的积聚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总体而言,伤寒腹诊强调四诊合参、整体观察,可清楚反映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变化,为急性胰腺炎提供了一种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方法。
- 苏杭唐文富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 民国时期中医诊法理论研究
- 2024年
- 民国时期(1912—1949)中医诊法理论在中医诊法学术传承发展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发展无可避免带着中西医汇通的时代烙印,启发了中医诊法现代研究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医诊法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调研,发现西医知识的引入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中医诊法理论传承与应用实践,民国时期诊法的研究以舌诊和脉诊为重点,在诊法原理、临床意义和运用经验等方面均有特色发明;该时期新出现的中医学分科构建思想、随之形成以诊法理论为核心的诊断学教材,也促进了中医诊法学术的创新整理与现代化传承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提高对民国时期中医诊断学教材的关注,加强对有关医家诊法思想的整体研究与对同时期医家的综合对比研究,或开展更多专题式理论探讨。
- 余秋慧宫鸣于峥杜松
- 关键词:民国时期中医诊法中西汇通
- 民国时期中医诊法理论及发展嬗变研究
- 中医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中医诊法理论的发展与中医思维和医学理念息息相关。肇始于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中医诊断学”是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
- 余秋慧
- 关键词:中医诊法民国时期发展嬗变
- “SOAP”分诊法在缩短牙体牙髓病科患者候诊时间中的应用实践
- 2024年
- 分析基于口腔科分诊叫号系统下的主观感受—客观现象—估计—计划 (SOAP) 分诊法在在牙体牙髓病科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云南省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ABC三位医生初诊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诊方法结合口腔专科叫号系统进行预检分诊,试验组使用口腔专科叫号系统的同时采用“SOAP”分诊法进行预检分诊,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候诊时长、分诊转诊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应的平均候诊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诊转诊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SOAP”分诊法有效缩短了牙体牙髓病患者候诊时间、维护了正常的就诊秩序、提高了牙体牙髓病科患者满意度和就医验感、优化了分诊流程。
- 冯瑞王荣龙艳华
-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科预检分诊
- 基于经脉理论讨论《黄帝内经》两种脉诊法被引量:1
- 2024年
- 脉诊法是中医诊法中极为特色的一种,《黄帝内经》主要应用的脉诊法为遍诊法和寸口脉法,而脉诊的形成深受经脉理论的影响。在经脉理论发展中形成气血经脉和脏腑经脉两种经脉模式,并分别成为遍诊法和寸口脉法的基础。历代医家多着重于论述寸口脉法,而忽略了曾与寸口脉法并存的遍诊法,这使得脉诊的含义受限。脉与经脉的概念来自水,“经脉”一词正来源于诊脉,在经脉理论发展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经脉模式,即气血经脉和脏腑经脉。基于气血经脉的遍诊法诊察对象为十二经脉经脉的病候,基于脏腑经脉的寸口脉法诊察对象为脏腑病候。
- 钟胜禹王泓午袁卫玲
- 关键词:经脉《黄帝内经》
相关作者
- 杜松

- 作品数:134被引量:84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研究主题:学术思想 诊法 源流考 《黄帝内经》 养生
- 于峥

- 作品数:264被引量:1,49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五运六气 学术思想 中医 中医学 骨质疏松症
- 陈群

- 作品数:223被引量:1,151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瘀血舌象 舌诊 血瘀证 瘀血舌 舌象
- 黄岑汉

- 作品数:168被引量:6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中医诊断学 壮医 《中医诊断学》 治未病 血瘀证
- 常克

- 作品数:226被引量:773H指数:14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小儿 治疗小儿 中医药疗法 儿童 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