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2 篇“ 证候演变规律 “的相关文章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 候 演变 规律 的文献数据分析 2025年 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探析寻常型银屑病(PV)中医证 候 、证 素分布情况及其演变 规律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以及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从建库到2023年12月31日的PV中医证 候 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中PV中医证 候 和证 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自然年5年一组进行分期,进一步总结分析不同时期中医证 候 和证 素动态演变 规律 。结果最终筛选纳入文献2853篇,证 候 出现5896次,PV常见证 候 有血热证 2167次(36.75%),血瘀证 1219次(20.68%),血燥证 1124次(19.06%),湿热证 263次(4.46%)等,常见证 候 分类有血证 类4680次(79.38%)、湿证 类347次(5.89%)等,常见病位证 素有血分4874次(94.38%)、脾99次(1.92%)等,常见病性证 素有血热2213次(25.96%)、血燥1434次(16.82%)、血瘀1330次(15.60%)等。PV的中医证 候 中,除1978-1983年外,血热证 、血瘀证 、血燥证 三者均占前三,且其占比之和呈总体上升趋势(从67.65%到81.69%),脾虚湿阻证 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从0.24%到1.46%);证 候 分类方面,血证 类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从67.65%到83.46%),各时期占比均为首位。湿证 类占比呈大致下降趋势(从17.65%到4.54%),但除1994-1998年、1999-2003年外,其在各时期占比均仅次于血证 类。脾系证 类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从0.24%到1.85%);病位证 素血分的占比在各时期均稳定在90%以上,脾的占比大致呈上升趋势(从0.68%到3.23%);病性证 素血热(从19.23%到33.27%)、血瘀(从1.92%到20.83%)占比总体呈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湿的占比总体呈先下降后小幅度上升趋势(从11.54%到5.73%)。结论在PV中医证 候 分布中,血热证 、血瘀证 、血燥证 最常见,证 候 分类以血证 类为主,病位证 素多在血分,病性证 素以血热、血瘀、血燥突出。演变 规律 显示,血热证 、血瘀证 、血燥证 长期居于前位且� 官科汶 谢秀丽 卢传坚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中医证候 证素 基本证 候 视角下的证 候 演变 规律 研究概述 2024年 证 候 演变 规律 研究是证 候 研究的重要环节,但证 候 自身的复杂性限制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基本证 候 是临床常见复杂证 候 的基本组成单元,可反映疾病的核心病机,具有临床特异性,易于识别。文章通过梳理基本证 候 与单证 等其他证 候 研究单元的概念区别对基本证 候 概念进行辨析,基于基本证 候 演变 规律 研究面临的证 候 结构复杂、未形成统一证 候 诊断标准等问题,探讨以基本证 候 为切入点研究证 候 演变 规律 的优势,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伊明洋 赵正阳 王至婉关键词:基本证候 可行性 脓毒症中医证 型分布及证 候 演变 规律 的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 型特点,探索脓毒症中医证 型分布、证 候 演变 规律 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入住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入院时中医证 型,入院第3天、第7天证 候 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577例脓毒症患者,毒热证 225例(39.0%)是入院时占比最高的中医证 型,其次为血瘀证 138例(23.9%)、腑气不通证 113例(19.6%)、急性期虚证 101例(17.5%)。28 d病死率最高的为急性期虚证 34例(33.7%),其次为毒热证 39例(17.3%)、血瘀证 17例(12.3%)和腑气不通证 13例(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毒热证 (37.9%)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最高,其次为急性虚证 (17.8%)、腑气不通证 (8.8%)和血瘀证 (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各证 型脓毒症患者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脓毒证 第3天的证 候 演变 规律 以实证 (48.5%)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第7天,脓毒证 的证 候 演变 规律 以虚实夹杂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最常见的证 型为毒热证 ,其与不良预后相关。在脓毒症证 候 演变 过程中,第3天最易出现的变证 为血瘀证 ,第7天时以虚实夹杂证 为主。 周甜甜 殷丽萍 倪海滨 黄小菲关键词:脓毒症 中医证型 中医证候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证 候 演变 规律 及fNIRS脑血流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患者证 候 虚、痰、瘀的变化规律 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共纳入主诉记忆减退患者497例,分为主观认知下降(SCD)组198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228例和AD组71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神经心理学评价结果,进行中医证 候 调查,采集大脑前额叶fNIRS数据。描述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中医证 候 分布情况,比较各组中医证 候 积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 候 对患者的影响,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证 候 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并分析各组患者的大脑前额叶fNIRS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肾精亏虚证 是AD各阶段最主要的证 候 ,各组间患者的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气血亏虚、热毒内盛、腑滞浊留证 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组间的肾精亏虚证 候 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肾精亏虚、气血亏虚证 是SCD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痰浊阻窍证 是MCI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热毒内盛、腑滞浊留证 是AD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关联规则分析发现,SCD组以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组合支持度(33.33%)最高,MCI组和AD组均以肾精亏虚+瘀血阻络组合支持度(32.90%和52.13%)最高。前额叶fNIRS结果表明,各组间患者的平均ΔHbO_(2)浓度在左前额叶背外侧区依次下降(P<0.05),且各组间左前额叶背外侧区平均ΔHbO_(2)浓度与MoCA分数呈负相关(r=-0.142,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组间患者肾精亏虚证 的左前额叶背外侧区平均ΔHbO_(2)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虚是AD发病的基础,关键损伤脑区为左前额叶背外侧皮层,痰、瘀等浊邪是疾病加重的病理因素,其证 候 呈现“肾虚→痰浊→血瘀→浊毒”的虚实演变 规律 ,基于fNIRS检测的前额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证 候 变化特点相一致,可用于AD患者认知损伤的程度评估� 张梦雪 曲彦洁 李倩 顾超 张立敏 丁敏芮 张彤 甄蓉蓉 安红梅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证候演变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证 候 演变 规律 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4年 目的: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证 候 演变 规律 研究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VIP)自建库至2022年3月关于证 候 演变 规律 的相关文献,应用VOSviewer 1.6.17和CiteSpace 5.3.R4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发文年代、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817篇文献,该领域自1980年起步并逐步得到重视,形成以王颖辉、傅强、黄燕、孙喜灵为代表的4个作者集群,作者间的合作较为紧密。主要研究机构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区域间的合作紧密,但缺乏跨地区合作。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形成9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标签,高频关键词有证 候 要素、冠心病、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聚类分析等,突现词以“证 候 要素”最为显著。结论:通过可视化技术直观分析证 候 演变 规律 领域的研究概况,揭示了高质量临床研究、理论探索、动物实验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是未来研究方向。 张雪妍 闫海峰 李晓辉 李滟郦 孔维远 朱翠玲关键词:中医证候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轻中度抑郁症气滞证 证 候 演变 规律 初探 罗京彪冠心病秽浊痰阻证 PCI术后中医证 候 演变 规律 研究 尼加提·买买提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 证 候 演变 规律 探究 林淑娴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 候 要素、证 候 特征及证 候 演变 规律 研究 目的:通过队列与临床研究收集并整理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中医证 候 信息,并对CKD人群开展随访工作。阐释肾阳虚证 候 特征,聚焦于CKD肾阳虚证 的舌脉、症状和证 素信息在CKD病程进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在时间序... 张新江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肾阳虚证 证候特征 证候要素 病程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证 候 演变 规律 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时间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证 候 的变化及临床结局,阐明介入前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的动态转化规律 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纵向研究设计,共纳入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共438例,其中气虚血瘀者211例,气滞血瘀者227例。所有入选患者行冠脉造影后应用Gensini评分对其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同时以介入前、介入后3、6、12个月为随访时间点,动态记录入选患者1年内的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证 候 变化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本组介入前比较,气滞血瘀组与气虚血瘀组介入治疗12个月后Genisini评分降低(P<0.01);气滞血瘀组与气虚血瘀组介入治疗后血瘀证 积分均出现逐渐下降,以术后12个月时下降最为显著(P<0.01)。PCI治疗前后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两种证 型之间可相互转化,以气滞血瘀向气虚血瘀的转化形式为主,气虚血瘀证 成为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主要证 候 ,术后6个月时这两种证 候 的转化最为频繁,且术后6、12个月时气虚血瘀患者比例较治疗前增加最为显著(术后6月χ^(2)=7.19,P=0.008;术后12月χ^(2)=6.311,P=0.013)。ACS患者1年的临床预后与介入治疗前证 型要素的分布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PCI治疗后气虚血瘀者1年内MACCE事件的发生率及累计风险明显高于术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者(分别为P=0.05;P=0.048),主要表现为非计划性再次血运重建事件的发生率及累计风险明显增高(分别为P=0.04;P=0.028)。结论ACS患者的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证 候 可伴随PCI而发生动态演变 ,整体演变 趋势为由实转虚,虚实夹杂,以气虚为主,且术后气虚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赵烨婧 彭红玉 刘建勋 柳景华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气滞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相关作者
张明雪 作品数:291 被引量:1,594 H指数:18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病机 胸痹 辨证论治 曹洪欣 作品数:267 被引量:1,789 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研究主题:冠心病 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药 温心胶囊 SARS 王至婉 作品数:195 被引量:1,840 H指数:26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证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证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证候诊断标准 李建生 作品数:1,342 被引量:7,734 H指数:41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龄大鼠 证候 脑缺血 脑缺血再灌注 常艳鹏 作品数:72 被引量:530 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市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证候要素 冠心病发病 苦碟子注射液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