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6 篇“ 证候演变 “的相关文章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 候 演变 规律的文献数据分析 2025年 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探析寻常型银屑病(PV)中医证 候 、证 素分布情况及其演变 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以及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从建库到2023年12月31日的PV中医证 候 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中PV中医证 候 和证 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自然年5年一组进行分期,进一步总结分析不同时期中医证 候 和证 素动态演变 规律。结果最终筛选纳入文献2853篇,证 候 出现5896次,PV常见证 候 有血热证 2167次(36.75%),血瘀证 1219次(20.68%),血燥证 1124次(19.06%),湿热证 263次(4.46%)等,常见证 候 分类有血证 类4680次(79.38%)、湿证 类347次(5.89%)等,常见病位证 素有血分4874次(94.38%)、脾99次(1.92%)等,常见病性证 素有血热2213次(25.96%)、血燥1434次(16.82%)、血瘀1330次(15.60%)等。PV的中医证 候 中,除1978-1983年外,血热证 、血瘀证 、血燥证 三者均占前三,且其占比之和呈总体上升趋势(从67.65%到81.69%),脾虚湿阻证 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从0.24%到1.46%);证 候 分类方面,血证 类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从67.65%到83.46%),各时期占比均为首位。湿证 类占比呈大致下降趋势(从17.65%到4.54%),但除1994-1998年、1999-2003年外,其在各时期占比均仅次于血证 类。脾系证 类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从0.24%到1.85%);病位证 素血分的占比在各时期均稳定在90%以上,脾的占比大致呈上升趋势(从0.68%到3.23%);病性证 素血热(从19.23%到33.27%)、血瘀(从1.92%到20.83%)占比总体呈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湿的占比总体呈先下降后小幅度上升趋势(从11.54%到5.73%)。结论在PV中医证 候 分布中,血热证 、血瘀证 、血燥证 最常见,证 候 分类以血证 类为主,病位证 素多在血分,病性证 素以血热、血瘀、血燥突出。演变 规律显示,血热证 、血瘀证 、血燥证 长期居于前位且� 官科汶 谢秀丽 卢传坚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中医证候 证素 从毛脉失和角度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膏脂-痰浊-痰结-痰瘀”证 候 演变 特征 2025年 毛脉合精是脉通行气血的关键过程,毛脉失和是脉病发生和发展的初期表现。本文基于毛脉失和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膏脂-痰浊-痰结-痰瘀”证 候 的演变 机制。通过系统分析相关文献,揭示了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在AS发展中的作用,重点探讨血管内皮炎症与PVAT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斑块形成和易损斑块的发展过程。研究表明,AS的演变 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膏脂期(脾胃正常运化,气血充盈);痰浊期(脾虚致痰浊积聚,脉道不畅);痰结期(脂痰停聚,瘀血阻滞,脉道结构改变);痰瘀期(痰瘀互结,血脉功能失调)。此外,结合影像组学技术,探讨了PVAT在AS各阶段的微观结构变化情况,提出影像组学可成为AS的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治疗的手段。 周婉宁 杨珺涵 齐雪杉 汪佳琪 朱烔依 王涵 李晓静 张哲关键词:痰瘀 动脉粥样硬化 基本证 候 视角下的证 候 演变 规律研究概述 2024年 证 候 演变 规律研究是证 候 研究的重要环节,但证 候 自身的复杂性限制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基本证 候 是临床常见复杂证 候 的基本组成单元,可反映疾病的核心病机,具有临床特异性,易于识别。文章通过梳理基本证 候 与单证 等其他证 候 研究单元的概念区别对基本证 候 概念进行辨析,基于基本证 候 演变 规律研究面临的证 候 结构复杂、未形成统一证 候 诊断标准等问题,探讨以基本证 候 为切入点研究证 候 演变 规律的优势,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伊明洋 赵正阳 王至婉关键词:基本证候 可行性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证 候 演变 规律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4年 目的: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证 候 演变 规律研究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VIP)自建库至2022年3月关于证 候 演变 规律的相关文献,应用VOSviewer 1.6.17和CiteSpace 5.3.R4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发文年代、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817篇文献,该领域自1980年起步并逐步得到重视,形成以王颖辉、傅强、黄燕、孙喜灵为代表的4个作者集群,作者间的合作较为紧密。主要研究机构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区域间的合作紧密,但缺乏跨地区合作。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形成9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标签,高频关键词有证 候 要素、冠心病、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聚类分析等,突现词以“证 候 要素”最为显著。结论:通过可视化技术直观分析证 候 演变 规律领域的研究概况,揭示了高质量临床研究、理论探索、动物实验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是未来研究方向。 张雪妍 闫海峰 李晓辉 李滟郦 孔维远 朱翠玲关键词:中医证候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脓毒症中医证 型分布及证 候 演变 规律的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 型特点,探索脓毒症中医证 型分布、证 候 演变 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入住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入院时中医证 型,入院第3天、第7天证 候 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577例脓毒症患者,毒热证 225例(39.0%)是入院时占比最高的中医证 型,其次为血瘀证 138例(23.9%)、腑气不通证 113例(19.6%)、急性期虚证 101例(17.5%)。28 d病死率最高的为急性期虚证 34例(33.7%),其次为毒热证 39例(17.3%)、血瘀证 17例(12.3%)和腑气不通证 13例(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毒热证 (37.9%)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最高,其次为急性虚证 (17.8%)、腑气不通证 (8.8%)和血瘀证 (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各证 型脓毒症患者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脓毒证 第3天的证 候 演变 规律以实证 (48.5%)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第7天,脓毒证 的证 候 演变 规律以虚实夹杂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最常见的证 型为毒热证 ,其与不良预后相关。在脓毒症证 候 演变 过程中,第3天最易出现的变证 为血瘀证 ,第7天时以虚实夹杂证 为主。 周甜甜 殷丽萍 倪海滨 黄小菲关键词:脓毒症 中医证型 中医证候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证 候 演变 规律及fNIRS脑血流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患者证 候 虚、痰、瘀的变化规律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共纳入主诉记忆减退患者497例,分为主观认知下降(SCD)组198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228例和AD组71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神经心理学评价结果,进行中医证 候 调查,采集大脑前额叶fNIRS数据。描述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中医证 候 分布情况,比较各组中医证 候 积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 候 对患者的影响,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证 候 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并分析各组患者的大脑前额叶fNIRS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肾精亏虚证 是AD各阶段最主要的证 候 ,各组间患者的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气血亏虚、热毒内盛、腑滞浊留证 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组间的肾精亏虚证 候 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肾精亏虚、气血亏虚证 是SCD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痰浊阻窍证 是MCI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热毒内盛、腑滞浊留证 是AD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关联规则分析发现,SCD组以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组合支持度(33.33%)最高,MCI组和AD组均以肾精亏虚+瘀血阻络组合支持度(32.90%和52.13%)最高。前额叶fNIRS结果表明,各组间患者的平均ΔHbO_(2)浓度在左前额叶背外侧区依次下降(P<0.05),且各组间左前额叶背外侧区平均ΔHbO_(2)浓度与MoCA分数呈负相关(r=-0.142,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组间患者肾精亏虚证 的左前额叶背外侧区平均ΔHbO_(2)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虚是AD发病的基础,关键损伤脑区为左前额叶背外侧皮层,痰、瘀等浊邪是疾病加重的病理因素,其证 候 呈现“肾虚→痰浊→血瘀→浊毒”的虚实演变 规律,基于fNIRS检测的前额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证 候 变化特点相一致,可用于AD患者认知损伤的程度评估� 张梦雪 曲彦洁 李倩 顾超 张立敏 丁敏芮 张彤 甄蓉蓉 安红梅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证候演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到早期胃癌的“炎-癌”中医证 候 演变 特点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到萎缩背景下的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中医证 候 演变 规律。方法前瞻性横断面分析300例CAG和100例萎缩背景下的EGC患者的资料,根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分为HP(+)CAG组、HP(-)CAG组、HP(+)EGC组、HP(-)EGC组,采用χ^(2)检验得出CAG到EGC的中医证 候 演变 规律。结果涉及CAG和EGC有3个病位要素:肝、脾、胃;7个病性要素:气虚、气滞、痰湿、热、阴虚、阳虚、瘀血;5个基本证 型:脾胃虚弱证 、脾胃湿热证 、胃阴不足证 、胃络瘀阻证 、肝胃不和证 。经χ^(2)检验,气虚、阴虚、瘀血与EGC的相关性较高,气滞、痰湿、热、阳虚与CAG的相关性较高,对CAG而言,其病性要素相关性大小为:痰湿>热>气滞>气虚,阴虚>阳虚,气滞>瘀血>阳虚;EGC则刚好相反。在HP(+)条件下,CAG的病性要素相关性则为痰湿>热>气虚,气滞>阴虚>阳虚,痰湿>热>瘀血>阳虚;EGC则刚好相反。经χ^(2)检验,脾胃虚弱证 、胃阴不足证 、胃络瘀阻证 与EGC的相关性较高,肝胃不和证 、脾胃湿热证 与CAG的相关性较高;对于CAG而言,其证 型相关性大小为:肝胃不和证 >脾胃湿热证 >脾胃虚弱证 ,脾胃湿热证 >胃络瘀阻证 >胃阴不足证 ;EGC则刚好相反。在HP(+)条件下则为脾胃湿热证 >脾胃虚弱证 ,肝胃不和证 >胃阴不足证 ,脾胃湿热证 >胃络瘀阻证 >胃阴不足证 ;EGC则正好相反;HP(-)条件下为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弱证 ,肝胃不和证 >胃络瘀阻证 >胃阴不足证 ;EGC则刚好相反。结论CAG阶段偏向于邪实,EGC阶段偏向于正虚;CAG阶段的邪实主要是痰湿、热、气滞,而EGC阶段的邪实主要是瘀血;CAG阶段的正虚是以阴虚为主,而EGC阶段的正虚以阳虚为主。随着疾病进展,EGC的瘀血程度比CAG更高,热毒不断侵扰,阴虚程度逐渐加重;在两个不同阶段,HP感染对证 素、证 型的影响有所差别。 黄亚芳 贺舜 姚玉璞 刘福生 陈润花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早期胃癌 幽门螺杆菌 证候演变 轻中度抑郁症气滞证 证 候 演变 规律初探 罗京彪冠心病秽浊痰阻证 PCI术后中医证 候 演变 规律研究 尼加提·买买提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 证 候 演变 规律探究 林淑娴
相关作者
刘恩顺 作品数:213 被引量:1,139 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补肺颗粒 稳定期 ALI/ARDS COPD 孙增涛 作品数:343 被引量:2,103 H指数:22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肺颗粒 COPD 稳定期 王强 作品数:394 被引量:1,970 H指数:20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心力衰竭 生脉注射液 中医药 冠心病 高颖 作品数:549 被引量:4,635 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风病 证候 缺血性中风 多发性硬化 证候要素 张弦 作品数:23 被引量:133 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北辰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哮喘 证素 中医证候 支气管哮喘 证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