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48篇“ 讲史小说“的相关文章
明代讲史小说中公文书写研究
公文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十分常见的,与诗词曲赋一样构成了小说“文备众体”的文体特征。但是,在古代小说研究如火如荼之际,公文受限于其“非文学文体”的身份而很少受到关注。事实上,公文与中国古代小说有着悠久的结合历程,而且在小说...
高星峰
关键词:讲史小说
讲史小说编创与评点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6年
评点是我国古代文学进程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对明清通俗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小说作品为评点提供了对象,评点为通俗小说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在讲史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评点者与作家围绕"虚"、"实"两个观念的争论与选择,推动了通俗小说由文体独立到走向发展的进程。文章通过对讲史小说编创与评点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只有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关照讲史小说及其评点,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我国小说发展的脉络。
魏佳
关键词:讲史小说编创评点互动关系
明代讲史小说:从“讲史”向“小说”的演变
2016年
明代的讲史小说是从"讲史"向"小说"演变的一种文学形态。围绕讲史小说的种种争论,体现了文学观念的转变所带来的焦虑。从表面上看,针对具体的讲史小说作品,争论的重点是"讲史"的真实性和通俗性的问题,但考察明代讲史小说争论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争论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对于讲史小说根本性质认识上的分歧。明代初期一般认为讲史小说是通俗的历史读物,借助"讲史"才获得存在的价值;明代中叶主要是在"讲史"与"小说"之间来阐释讲史小说的特征;直到明代晚期,历史著作与历史小说有了明确区分,认为讲史小说是通俗的文学样式,具有"小说"属性,有其独特的创作原则和美学要求。
李明清
关键词:讲史小说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的戏曲叙事特征与史料价值——兼论明代讲史小说与戏曲的双向互动及文体“俗化”观念
2015年
在唐末五代题材戏曲的发展演变中,由元到清曾出现过断层现象,明代讲史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在接续戏曲本事和孕育新戏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五代正史和《五代史平话》的影响,论者往往对这部小说的戏曲史料价值有所忽略。从戏曲与小说的互动关系来考察《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的戏曲史地位及其反映出的明代小说文体变革意图,对理解明清通俗文学的整体演进和互渗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苏焘
关键词:史料价值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的戏曲叙事特征和戏曲史料价值——兼论明代讲史小说与戏曲的双向互动及文体“俗化”观念
2015年
在有关唐末五代题材戏曲的发展演变中,从元到清出现过断层现象,明代讲史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在接续戏曲本事和孕育再生新戏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五代正史和《五代史平话》的影响,论者往往对这部小说的戏曲史料情况有所忽略。从戏曲与小说的互动关系来考察,《残唐五代史演义》的戏曲史地位和其反映的明代小说的文体变革意图,对理解明清通俗文学的整体演进和互渗情况提供了难得的早期样本。
苏焘
关键词:戏曲文体
明清讲史小说中“忠孝观念”探究
忠孝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含着至今尚有现实生命力的道德智慧。理性地审视、扬弃、批判和继承传统忠孝观念,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明清讲史小说忠孝观念的爬梳、挖掘...
刘连德
关键词:明清文学讲史小说忠孝观念文体特征
文献传递
明代讲史小说叙事操作的过渡与自觉被引量:1
2009年
《三国演义》的畅销和嘉靖本序言"庶几乎史"的理论导向,以及嘉靖万历时期书商的运作,使抄袭拼凑的创作方式成为讲史小说的主流,并由此在理论和写作两方面陷入自相矛盾的两难境地。与此同时,这种对素材的人为分割和组合,以及其引发的理论纷争,又在客观上使讲史小说进入到对"虚"、"实"关系认识的自觉阶段。因而,在叙事操作层面形成了明代历史题材特殊的"过渡创作"期。而此时期功利化的创作和虚构情节的粗糙与简化,亦从反方向推动了虚构观念的理性趋向。
苏焘
关键词:讲史小说叙事操作
明清之际讲史小说艺术探微
2008年
讲史小说,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明代讲史小说创作数量之多,影响之大,皆是其他类型小说难以比拟的。而至清代,讲史小说的创作却日渐衰落,除对前人之作进行修改评点的作品外,佳作寥寥。本文拟从明清之际的讲史小说入手,通过考察这一时期讲史小说创作的艺术流变,探讨处于转型期的讲史小说的创作得失,从而为当今历史题材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莎日娜
关键词:明清之际讲史小说
革命视野中的历史——晚清讲史小说研究(1898~1912)
晚清讲史小说的繁荣,除受传统历史演义影响之外,时代需求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百日维新失败后,革命思潮日渐占据社会主流。借用“革命”的视野去探讨,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晚清讲史小说的发展与流变。   论文第一章,解读晚清讲史小说...
王玉
关键词:晚清历史小说《洪秀全演义》
文献传递
明清讲史小说中的“架子花脸”英雄形象浅析被引量:1
2007年
明清讲史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存在着类型化倾向。而草莽类英雄是特殊的一类人,他们在外部体态、性格特征、语言与行为方式上与常人有着较大不同,如同戏曲中的"架子花脸"形象,是"力"与"勇"的化身。尽管在作品中只是个陪衬角色,但是他们起着其他人物类型无法企及的功能与效用。而且他们身上保持着人民的本性,寄寓了人民的道德理想与生活情趣,因而更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樊庆彦
关键词:讲史小说草莽英雄

相关作者

苏焘
作品数:24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讲史小说 明代 小说 诗歌 戏曲
魏佳
作品数:14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普洱学院
研究主题:评点 小说评点 编创 故事 讲史小说
李明清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伦理 文论范畴 哲学 长篇小说 《圣天门口》
常鹏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杜牧 处境 辨误 虚构 讲史小说
纪德君
作品数:163被引量:34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明清时期 通俗小说 演义小说 历史演义 历史演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