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10篇“ 解毒方“的相关文章
扶正解毒调理OSF癌症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使用扶正解毒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癌症术后的调理康复效果。法选择2019年6月-10月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0例OSF癌症术后需中医药调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康艾扶正片治疗,治疗组使用扶正解毒治疗,比较两组用药疗效、口腔病症评分、血清学肿瘤标志物(CEA、CA125)水平,以及5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治疗后口腔黏膜刺激痛、僵硬感、纤维条索、开口度口腔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EA浓度、CA125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内两组均有复发病例,治疗组复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结论扶正解毒能改善OSF癌症术后口腔不适主症,促进机体康复;降低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复发率。
曾倩琪肖瑶谭劲叶瑶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扶正解毒方血清肿瘤标志物
凉血解毒治疗五步蛇咬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5年
五步蛇毒是血循环毒素,含有大量的蛋白水解酶和类凝血酶,咬伤后迅速消耗凝血因子、破坏机体凝血功能,临床表现为咬伤局部出血不止,甚至大面积溃疡、坏死,患肢肿胀、瘀斑,重则脏器出血危及患者生命[1-2]。目前治疗五步蛇咬伤常规应用抗五步蛇毒血清、糖皮质激素等。
杨敏余涛沈煜宸孟泽彬曾武城应航宇袁丞达
关键词:凉血解毒方五步蛇咬伤基质金属蛋白酶-9
健脾化浊解毒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应用
2025年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是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组织凸向肠腔的良性隆起性病变,可分为单发和多发,部分可发展成恶性肿瘤,属常见的癌前病变,是结肠癌的理想预防点。其发生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40岁以上结肠息肉检出率高达22%,男性多于女性[1]。
章琴章琴音
关键词:隆起性病变结肠息肉结肠黏膜化浊解毒方
钦丹萍运用健脾解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
2025年
钦丹萍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虚实夹杂之证,在临证时可从脾虚、毒蕴、痰瘀互结三个面辨治,以健脾、解毒、化痰、祛瘀为治疗大法,创立了治疗CAG的协定“健脾解毒”,用药上强调药性专长,重视对药及角药的使用,在健脾的同时,加强清热解毒、化痰、活血化瘀之功,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既病防变、治病求本”的治病原则。举临床验案1则,对钦丹萍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路和用药经验加以佐证。
李珍魏霞杨强杨新艳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健脾解毒方健脾解毒化痰祛瘀名医经验
活血解毒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热毒血瘀证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价活血解毒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热毒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法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3月廊坊市中医医院等5家医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热毒血瘀证患者1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6例),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并予活血解毒,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观察2组西医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10)评分、血常规、凝血功能,监测2组安全性指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脱落2、4例。观察组西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0.67%(68/75),对照组为67.57%(50/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67%(71/75),对照组为71.62%(53/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MPN-10总分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PN-10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血常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显著缩短(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凝血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解毒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热毒血瘀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学指标,降低凝血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赵玉敏张宇梁王国姿赵朋敏赵蒙军刘希赞李朝霞邸海侠(指导)
关键词:活血解毒方热毒血瘀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中心
益气解毒对HepG2小鼠模型免疫作用机制调控的实验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小鼠模型免疫作用的影响,探究益气解毒在肝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法选取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和造模组25只。造模组小鼠腋下注射HepG2细胞建立异位肝癌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解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益气解毒各剂量组小鼠分别连续4周进行0.2 mL生药浓度为0.5、1、2 g/mL的益气解毒药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每天进行0.2 mL生理盐水灌胃,给药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的肿瘤体积。给药结束后计算抑瘤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小鼠体内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及可诱导T细胞共刺激分子蛋白(inducible T-cell co-stimulator,ICOS)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益气解毒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较慢,肿瘤体积与模型组相比较小,益气解毒中、高剂量组的抑瘤效果最为显著;益气解毒中、高剂量组Treg、Foxp3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益气解毒各给药组中TGF-β、ICOS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各组结果对药物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益气解毒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发展,增强小鼠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延缓癌症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Treg、TGF-β、IFN-γ、Foxp3、ICOS的表达水平有关。
韩雅施美董莉莉刘丽丽张国梁
关键词:益气解毒方调节性T淋巴细胞Γ-干扰素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浊解毒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语言康复训练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浊解毒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波士顿诊断性失语评级(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语言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同时比较血清内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γ-氨基丁酸(g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DAE分级中0级、Ⅰ级、Ⅱ级例数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1β、TNF-α低于本组治疗前,BDN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FAs、GLU、GABA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高于对照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解毒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可通过改善患者�
陶录岭周先炎牛耕
关键词:脑卒中后失语语言康复训练
健脾泄浊解毒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健脾泄浊解毒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因子、血糖、肾功能、肠道菌群等指标的影响。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DN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泄浊解毒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CRP、TNF-α、IL-6)、血糖(PBG、FBG、HbA1c)、肾功能(UALB、BUN、eGFR)、氧化因子(SOD、MDA、TAOC)、免疫因子(CD3^(+)、CD4^(+)、CD4^(+)/CD8^(+))及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TNF-α、IL-6、MDA、CD8^(+)、PBG、FBG、HbA1c水平及肠球菌数目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SOD、TAOC、CD3^(+)、CD4^(+)、CD4^(+)/CD8^(+)比值、eGFR及有益菌群的数量均升高,且观察组的SOD、TAOC、CD3^(+)、CD4^(+)、CD4^(+)/CD8^(+)比值、eGFR及有益菌群的数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脾泄浊解毒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提升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氧化因子水平和肾功能指标,且利于机体肠道有益菌群的增加,疗效显著。
王秀莹赵长松张文龙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肠道菌群免疫因子肾功能
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本研究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法:随机将60只SPF级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N)、模型组(M)、美沙拉嗪组(MS)及化浊解毒高(HZJD-H)、中(HZJD-M)、低(HZJD-L)剂量组,除N组外均采用2.5%DSS溶液复制U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N组正常饲养,MS组予美沙拉嗪混悬液0.52g·kg^(-1)·d^(-1)灌胃,HZJD-L、HZJD-M、HZJD-H组剂量分别予化浊解毒混悬液12.5、25、50g·kg^(-1)·d^(-1)灌胃,M组予0.9%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治疗14d。处死小鼠后,进行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组织病理学(histopathology score,HS)评分,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组织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的MKK6、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p38MAPK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2、IL-2的含量。结果:HE染色可见各治疗组UC小鼠结肠黏膜病理表现均有改善。透射电镜结果可见各治疗组小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与N组比较,M组小鼠结肠组织中HS评分、MKK6、p38、p-p38/p38蛋白表达增高,血清IL-12含量增高,血清IL-2含量降低(P<0.05);与M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中HS评分、MKK6、p38、p-p38/p38蛋白表达均降低,血清IL-12含量降低,血清IL-2含量增高(P<0.05)。结论:化浊解毒能够改善UC小鼠一般情况、组织病理状态及细胞超微结构,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缓解炎症状态有关。
程祎睿王艺灿刘墨熙萱张浩锋刘紫薇郭榆西贾雪梅杜姚杨倩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P38MAPK化浊解毒方
基于NKG2D及其配体探讨清热解毒改善肝癌小鼠免疫微环境及抗肿瘤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对小鼠肝癌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和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NKG2D)及其配体MULT1的影响。法: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观察清热解毒的抗肿瘤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组织、瘤旁NKG2D及其配体MULT1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清热解毒有一定抗肿瘤作用,且能改善荷瘤小鼠的体重降低;清热解毒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影响,中药组较对照组B细胞、CD8^(+)T细胞比例降低,CD3^(+)T细胞比例、CD4^(+)T/CD8^(+)T增加(P<0.05);小鼠肝癌模型中,癌旁组织中NKG2D和MULT1阳性率均高于肿瘤组织,中药干预后,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NKG2D和MULT1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增强NKG2D及其配体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改善免疫微环境有关,而NKG2D及其配体系统可作为肿瘤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潜在靶点。
陈舲韩慧王立玉李鑫
关键词:清热解毒方免疫微环境

相关作者

刘建平
作品数:227被引量:1,092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泄浊解毒方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 慢性萎缩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李琦
作品数:452被引量:2,478H指数:2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大肠癌 健脾解毒方 血管新生 肿瘤 结肠癌
郎晓猛
作品数:85被引量:479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泄浊解毒方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结肠组织
程海波
作品数:308被引量:3,066H指数:3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癌毒 病机理论 解毒方 病机 肿瘤
吴勉华
作品数:388被引量:3,973H指数:3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解毒方 癌毒 病机 恶性肿瘤 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