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3篇“ 视野计“的相关文章
- 基于视线跟踪技术的全自动反馈视野计在大学生检测中的初步报告
- 2025年
- 目的:观察基于视线跟踪技术的全自动反馈视野计在大学生的初步应用并验证其测试效能。方法:利用眼动仪与家用计算机、显示器搭建完成新型全自动反馈视野计平台后,基于注视和跳动两种特征眼动,通过分析参与者是否感知到刺激视标,视线扫描路径及向刺激视标注视点,从而判断参与者该部分视野是否存在异常。结果:共采集63名119眼有效眼动数据,所有参与者完成测试平均时间为82.46±14.68 s,右眼平均测试时间为88.21±15.30 s,左眼平均测试时间为76.42±11.29 s,左、右眼测试时长有差异(P<0.05)。结论:基于视线跟踪技术的全自动反馈视野计能够实现人机自动交互,使视野检查过程简单易行,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参与者体验。
- 周凌霄赵丽丽郑秀娟
- 关键词:视线跟踪技术眼动仪大学生
- Humphery视野计青光眼诊治新程序24-2C与30-2的应用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2C与30-2程序视野检测结果,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黄斑部节细胞分析(GCA),评估并证明24-2C程序对检测青光眼中央视野损害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22年7月—2023年2月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50例(50眼)。所有受检眼进行24-2C和30-2程序视野检查。记录并比较受检眼视野检查的检测时间、视野参数(平均偏差、模式标准差、视野指数)、青光眼半视野检测结果以及局限性视野缺损检出率。所有受检眼进行黄斑OCT GCA检查。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以及Kappa一致性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4-2C与30-2这2种程序的视野检测各参数(VFI视野指数、MD平均偏差、PSD模式标准偏差)的绝对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二者的以上参数存在明显相关性(r=0.92、0.86、0.93,均P<0.001),并且一致性良好。24-2C程序视野检测有64.0%(32/50)的眼在中央10°范围内存在局限性视野缺损,明显高于30-2程序的30%(15/50)(P<0.001)。24-2C程序检测时间明显短于30-2程序[(168±37)s vs.(255±57)s],但二者点数与检测部位均不相同,故检测时间无可比性。24-2C与30-2这2种检测程序与OCT GCA的一致性方面(视野P<5%暗点、视野P<1%暗点)比较显示,24-2C程序均好于30-2程序(P<5%暗点,24-2C、30-2程序的Kappa值分别是0.28和0.14;P<1%暗点,24-2C、30-2程序的Kappa值分别是0.13和0.09)。与2种视野检测程序相比,OCT的GCA程序在中央区域结构上发现更多异常(86%)(P<0.001)。结论:与30-2程序相比,24-2C程序在中央10°视野范围内检测视野缺损的能力更强、与OCT GCA的一致性更好,并且检测时间较短,在青光眼中央视野缺损检测方面,24-2C程序更优于30-2程序。
- 贾雪芳郭雨欣吴玲玲
- 关键词:青光眼视野缺损视野计
- 一种视野计
- 一种视野计,分为两型:一型为强制固视式视野计,另一型为强制固视下与电生理相结合的客观视野计;它们均包括有强制固视装置、显示传导装置、视野检查显示装置、用于记录反馈信息的反馈装置和用于控制视野检查显示装置和收集反馈信息的控...
- 林臣
- 一种视野计的投影成像装置及视野计系统
- 本发明提出一种视野计的投影成像装置及视野计系统,视野计的投影成像装置包括:投影仪,电性连接计算机。准直透镜,用于准直投影仪投射的光线。以及半球面散射屏,位于准直透镜的出光侧,半球面散射屏对准直透镜出射的光线进行散射成像,...
- 王梓吕国强冯奇斌
- 一种多功能动态视野计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动态视野计及使用方法,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顶部安装有用于检测多种条件下人眼及夜视镜视野的视野计主体,所述支架组件上连接有箱体,且箱体与视野计主体的穹顶下方平行,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调...
- 苏玉婷陈涛张作明邱新毓李少衡危冬昱张欣怡
- OCTA/OCT联合微视野计对wAMD视功能的评估
-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微视...
- 程琪
- 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厚度视网膜光敏感度
- 微视野计在偏心注视性弱视诊治中的应用
- 2024年
-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根据注视性质可分为中心注视性弱视及偏心注视性弱视。偏心注视性弱视治疗效果差,且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如何及时诊断并规范系统地治疗偏心注视性弱视是十分必要的,微视野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针对偏心注视性弱视近年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对偏心注视性弱视的诊疗提供帮助。
- 王韶奕王佳薇席瑞洁柴松
- 关键词:弱视偏心注视
- MP-3微视野计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观察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微视野特征,初步探讨其在LHON诊断及治疗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5月至2022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LHON患者13例25只眼(患病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18只眼,女性4例7只眼;初诊时年龄15.0(10.0,57.0)岁。选取健康志愿者10例19只眼作为正常组,其中男性7例13只眼,女性3例6只眼;初诊时年龄22.0(6.0,46.0)岁。根据初诊时病程,将患病组患眼再分为无症状组(携带者)、亚急性组(<6个月)、动态组(6~12个月)、慢性组(>12个月),分别为7、6、5、7只眼。所有受检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微视野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MP-3微视野计行微视野检查,记录受检眼中心、上方、颞侧、下方、鼻侧5个区域的平均光敏感度(MS)值。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病组患眼中心、上方、颞侧、下方、鼻侧MS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629、-4.906、-5.630、-5.631、-5.227,P<0.05)。不同病程组患眼不同区域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2.296、11.583、10.110、12.994、8.663,P<0.05)。组间两两比较,无症状组与亚急性组,logMAR BCVA、中心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07);亚急性组与动态组,颞侧、下方、上方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17、0.018);动态组与慢性组,上方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23只眼中,4只眼接受艾地苯醌治疗后视野缺损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LHON患者早期中心视野缺损,逐渐向颞侧、下方、上方进展,以颞侧、下方为重;病程6~12个月时视野缺损达到稳定水平。MP-3微视野计可以协助早期诊断LHON,并为疗效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 何欣耘关海东李自杨黄小勇
- 关键词: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微视野
- OCTA联合微视野计观察SLT治疗OHT及POAG前后的改变
-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第三代微视野计(Microperimetry-3,MP-3),观察经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 李雨欣
- 关键词: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高眼压症视敏度
- 基于微视野计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功能改变
- 目的:采用微视野计对不同分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进行视功能评估,探讨其视功能改变趋势。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健康人群及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共72例(92眼)进行微视野检测,患者根据...
- 徐雪玲
-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功能
相关作者
- 贺忠江

- 作品数:83被引量:15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视野计 小梁切除术 全泪道 视野缺损
- 吴玲玲

- 作品数:100被引量:26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 青光眼患者 视盘
- 魏佳

-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视野计 青光眼 串行通信接口 发光二极管 计算机连接
- 林丁

- 作品数:125被引量:274H指数:9
-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虹膜 力学特性 虹膜组织 白内障
- 余敏斌

- 作品数:185被引量:1,35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