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3篇“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的相关文章
覆膜支架修复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肝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将覆膜支架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和研究组(55例,采用覆膜支架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肝肾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指标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次手或介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覆膜支架修复治疗,可对肝肾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王鹏飞陈宁马培尧孔深柯王鑫曹占伟
关键词: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肝肾功能炎症因子
覆膜支架修复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覆膜支架修复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覆膜支架修复治疗TBA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应用Stata 16.0和RevMan 5.4软件对各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RCTs进行Meta分析,包括1114例TBAD患者,其中575例接受覆膜支架修复。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覆膜支架修复的试验组在生存率(OR=6.51,95%CI:3.50~12.11,P<0.01),再次手或介入率(OR=0.33,95%CI:0.21~0.52,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D=-23.02 U/L,95%CI:-25.01~-21.03,P<0.01)、丙氨酸氨基转氨酶(MD=-14.28 U/L,95%CI:-15.58~-12.99,P<0.01)、血尿素氮(MD=-1.35 mmol/L,95%CI:-1.63~-1.06,P<0.01)和肌酐(MD=-23.43 mmol/L,95%CI:-26.30~-20.57,P<0.01)等肝肾功能指标上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试验组TBAD患者漏(OR=6.11,95%CI:0.73~51.34,P=0.10)和血管梗塞(OR=3.00,95%CI:0.31~29.16,P=0.34)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脑梗塞(OR=0.14,95%CI:0.03~0.65,P=0.01)、肝肾功能障碍(OR=0.22,95%CI:0.07~0.74,P=0.01)和总并发症发生率(OR=0.30,95%CI:0.17~0.54,P<0.01)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覆膜支架修复可有效改善TBAD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再次手或介入率,在整体并发症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具体并发症方面尚需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验证。
卫紫琼贾静静王红雷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覆膜支架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腹膜支架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8例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加用腹膜支架修复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胱抑素C(Cys C)、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后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均低于前(P<0.05),对照组手前后的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g(IN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后各指标低于前(P<0.05);但对照组手前后IL-1β、TNF-α、INF-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介入手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P选择素(CD62p)、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1(PAC-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假最大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真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支架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肾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及再次介入手发生风险,抑制后炎症反应,促进病情转归。
陈敬杰王晓玉史云霞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保守治疗生活质量评分
覆膜支架修复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对血清TLR4、MMP-9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修复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对血清TLR4、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联合组(n=64)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覆膜支架修复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再次手或介入率、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炎性指标[Toll样受体-4(TLR-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D-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再次手或介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周后,联合组血清ALT、AST、BUN、Cr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除Cr外,其余指标均无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各指标比较,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LR-4、MMP9、D-D、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后随访1年、两年再次手或介入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覆膜支架修复联合药物治疗Stanford B型AD可有效改善肝肾功能、降低血管炎症,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但支架植入可能增加动脉栓塞等并发症风险。
吴文雯邓雷
关键词: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肝肾功能血清炎症
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1β与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修复治疗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患者覆膜支架修复(EVAR)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TBA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EVAR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随访3个月时,进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前检测患者血清D-D、IL-1β水平,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清D-D、IL-1β水平与TBAD患者接受EVAR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102例TBAD患者经评估,18例预后不良,占17.65%;预后不良组前血清D-D、IL-1β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血清D-D、IL-1β过表达与TBAD患者接受EVAR治疗预后不良有关(P<0.05)。结论前血清D-D、IL-1β过表达与TBAD患者接受EVAR治疗预后不良有关。
魏玉鑫
关键词: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白细胞介素-1Β
INCRAFT覆膜支架修复腹主动脉瘤的单中心应用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INCRAFT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应用INCRAFT覆膜支架治疗的51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根据入路直径分为入路狭窄组(30例)和入路正常组(21例),比较两组漏和再干预情况。结果技成功率100%。患者后随访215~1045 d,中位时间641d,均未发生髂支支架血栓及狭窄。入路狭窄组发生漏3例(10.0%),其中Ⅱ型漏2例,Ⅲ型漏1例;入路正常组发生漏2例(9.5%),其中Ⅱ型漏1例,Ⅱ型合并Ⅲ型漏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673)。总再干预率为3.9%(2/51),两组均有1例行再干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5,P=0.635)。结论INCRAFT覆膜支架系统治疗包括入路困难在的腹主动脉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薛冠华刘宇婷杨硕菲陈佳佺郭相江倪其泓王韦仑叶猛张岚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内漏
覆膜支架修复支架锚定于Zone 2或Zone 3的并发症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覆膜支架修复(TEVAR)中支架锚定于Zones 2或Zone 3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7月11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TEVAR的治疗及随访资料(出院随访期间意外死亡除外),随访期间,患者均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了解覆膜支架位置、远端真假血栓化程度、主动脉重要分支血流灌注情况、有无瘘、是否新发主动脉夹层及其他的并发症。结果中所有覆膜支架释放成功,27例支架锚定于Zone 2,90例支架锚定于Zone 3。117例随访患者中有1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Zone 2发生8例,Zone 3发生6例。随访发现瘘发生率为6.84%,Ⅰa型瘘3例,锚定于Zone 2的2例,Zone 3的1例;Ⅰb型瘘1例,锚定于Zone 3;Ⅱ型瘘3例,锚定于Zone 2的2例,Zone 3的1例;Ⅳ型瘘1例,锚定于Zone 3。8例患者接受再次手干预治疗,包括Zone 2的5例(其中2例行修复,3例行开放手)和Zone 3的3例(其中2例行修复,1例行开放手)。结论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支架锚定于Zone 2,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支架只能锚定于Zone 2的患者需谨慎选择TEVAR治疗。
周小彪林明辉郭宏伟程刚毅单忠贵
关键词: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内瘘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修复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覆膜支架修复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将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药物组,将采用覆膜支架修复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介入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统计两组治疗后12、36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介入组APACHEⅡ评分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血清ALT、BUN水平均低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治疗后12、36个月生存率(100%、88.89%)均高于药物组(80.56%、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覆膜支架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可减轻疾病严重程度,改善肝肾功能,提高生存率。
马洺远林纲毅刘文亚
关键词: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肝肾功能生存率
覆膜支架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采用覆膜支架修复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NF-γ)、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随访1年,比较患者手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后1年病死率、再次手或介入治疗率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其中5例发生少量漏,1例后脑梗死,未出现截瘫、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手前后患者血清IL-1β,INF-γ,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3.24±0.19)ng/L比(2.02±1.16)ng/L,(2.65±0.23)ng/L比(1.14±1.27)ng/L,(1.51±0.17)ng/mL比(0.73±0.34)ng/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7,P=0.001;t=6.071,P=0.000;t=7.314,P=0.000)。随访1年,病死率为5.00%(2/40),再次手或介入治疗率为5.00%(2/40)。患者后生活质量QLQC-30不同维度评分:情感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评分递增,与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34、7.109、5.134、6.925、5.197,均P=0.000)。结论覆膜支架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并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陈军刘坤张恺欣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围手术期医护手术中并发症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本中心对于急性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治疗经验,探讨手治疗效果及适宜手方式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 2016 年 09 月至 2018年 12 月,共6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胸主动脉...
徐兴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相关作者

常宗平
作品数:8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B型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后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
李智
作品数:93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球囊扩张 经肝动脉化疗 栓塞
蒋世良
作品数:432被引量:3,510H指数:29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金泳海
作品数:133被引量:682H指数:1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栓塞治疗 栓塞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
蒋米尔
作品数:397被引量:2,08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 血管外科 腔内治疗 外科治疗 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