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2篇“ 西北缘“的相关文章
-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沉积背景特征与演化
- 2025年
-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经历了由海相—陆相沉积环境的转变,伴随着华北与祁连海域海水的进退,其沉积体系时空配置及演化规律复杂,对不同沉积背景条件下古地理格局差异的认识也相对局限。【方法】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石炭世—中二叠世150余件样品的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数据,明确研究区沉积环境和源区特征,并结合野外露头、钻测井资料及显微薄片鉴定等探讨沉积背景对古地理重建的约束。【结果】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在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气候总体上温暖湿润。在羊虎沟组—太原组沉积时期古水深迅速变深,之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羊虎沟组、太原组沉积时期表现还原背景和咸水为主的过渡环境,山西组、石盒子组沉积时期则为氧化环境和淡水主导的过渡环境。羊虎沟组—山西组沉积时期物源体系复杂,到石盒子组沉积时期,物源供给趋于稳定。【结论】研究区古地理在各时期南北部分异明显,南部主要发育潮坪—潟湖、海湾—浅水陆棚和半深水陆棚等贫砂沉积体系,北部则主要发育河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富砂沉积体系。随着古亚洲洋闭合及物源区母岩岩性的转变,北部三角洲体系持续扩大,南部水体面积锐减并发育海湾/近海湖泊。
- 张靖芪虎建玲谢远飞史云鹤王志伟朱淑玥陈洪德王峰付斯一刘磊
- 关键词:晚古生代物源分析
-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气赋存条件与聚集模式
- 2025年
-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是中国北方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赋存条件和富气特征尚未被勘探界充分认识。依据岩心、分析测试、测井和地震等基础资料,通过对李105井、忠平1井等重点井解剖和区域地质分析,探索揭示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富集条件和聚集模式。斜坡相环境控制形成有利生储盖组合,下段发育深水斜坡相硅质页岩、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和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形成主力烃源岩和储层,上段发育浅水斜坡相黏土质页岩、钙质泥岩或泥灰岩,构成良好封盖层;地球化学指标达到中—好烃源岩标准,以自生油型裂解气为主,气源条件较好;储层段普遍具有高脆性特征,脆性指数平均为51.6%;储集空间以基质孔隙和顺层裂缝系统为主,总孔隙度平均为4.7%,裂缝孔隙度平均高达1.8%(占比超过38%);顶板封盖性总体较好,在中段和南段为黏土质页岩封盖,在北段为泥灰岩封盖;页岩气赋存以游离气为主,占比超过64%。综合分析认为,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富集受下段高脆性页岩稳定分布、气源条件、构造背景和裂缝发育程度、上段良好的封盖层等四大要素控制,裂缝发育期主体为早白垩世中期至今,与生气高峰期同步;存在两种主要页岩气聚集模式,南段主体为受构造控制的裂缝型页岩气藏,以反倾断层遮挡形成的断鼻、断背斜聚集为主,北段为混合型页岩气藏,以大面积连续性聚集为主;乌拉力克组具有良好勘探前景,南段和北段为现实勘探有利区。
- 王玉满黄正良马占荣陈如彪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系页岩气赋存条件
- 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构型对优质储层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冲积扇为例
- 2025年
- 【目的】冲积扇构型影响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发育,因此厘清冲积扇构型及其发育样式对于预测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分布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盆地内的白杨河冲积扇为例,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资料,在明确主要岩性、岩相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储层构型理论,对扇体内部不同级次储层构型进行研究。【结果】将白杨河冲积扇内部划分为6级到9级构型单元:6级构型单元为冲积扇复合体,由7级构型单元(单一冲积扇体)叠置形成;7级构型单元由冲积扇内单期沉积形成的各沉积微相(8级构型单元)组成,洪水期的8级构型单元自扇根至扇缘依次为片流微相—辫流微相—径流微相;间洪期的8级构型单元由槽流带和逐渐分岔的辫流带组成。8级构型单元内部由单一片流增生体、沟间滩和下切河道增生体等(9级构型单元)所组成。洪水期沉积被间洪期的辫状河道改造和叠置,两时期沉积物在时空上频繁叠置形成了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的构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白杨河冲积扇优质储层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将白杨河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优质储层主要分为两类:颗粒支撑砾岩和净砂岩,其分布受构型控制。其中颗粒支撑砾岩又可细分为7种,净砂岩细分为4种。【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8级构型单元与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模型,其中颗粒支撑砾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扇根外带和扇中;优质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扇中外带。
- 高晨曦张月纪友亮周勇计璐璐刘大卫段小兵桓芝俊高崇龙郭瑞婧庞传猛孙佳杨栋吉任红燕郭姗姗刘笑语马铮涛
- 关键词:储层构型优质储层
- 宋神宗朝西北缘边的土地政策与经略体系
- 2025年
- 北宋神宗朝西北土地政策,是其缘边战略体系的核心部分。对古渭地理与河湟地区土地预判,直接影响了宋神宗初期西北战略转向,并在变法与党争背景下引发复杂的政治博弈。朝廷招纳西北蕃部,形成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包括蕃部纳土、政府赐地和多边土地交易政策。其形势利害错综复杂,是当时西北缘边政策的难点。在此期间,北宋逐步确立了以土地、蕃部、市易为中心的拓进方案,三者互为表里、形成共力。在开放土地交易的同时,政府也进行土地根括、整顿与集中管理,为弓箭手营田铺路。这些措施共同构成西北缘边战略经制体系,使宋夏之间的态势逐渐向有利于北宋的方向发展。
- 俞菁慧
-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蕃部营田
- 扬子西北缘二叠纪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识别及意义
- 2025年
- 【目的】中—晚二叠世的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PLB界线)是地学界长期以来研究的难点。一方面,中—晚二叠之交的抬升运动造成了沉积间断和差异剥蚀,给界线的厘定和与全球剖面的对比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多个剖面记录有PLB界线相关的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但发生时间具有差异,其成因尚不清楚。【方法】选取扬子板块西北缘三堆镇、王家沟、大两乡等7个剖面Guadalupian统晚期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性特征和牙形石刺确定地层时限,结合主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手段,补充了区域碳同位素漂移事件的环境证据,同时对其与地质事件的联系进行了梳理。【结果】(1)自Jinogondolella.postserrata到Clarkina.dukouensis带,可识别出生屑灰岩(含云灰岩)、硅质岩(泥质灰岩)、煤层和含泥灰岩4个岩性段,代表了海平面平稳—下降—上升三个阶段;(2)以古暴露面、岩性突变面和其上C.dukouensis牙形石的首现面为依据,识别出PLB界线所处的位置;(3)三堆镇剖面J.postserra-J.shannoni带和J.altudaensis-J.xuanhanensis带记录了两次海退事件,造成Sr/Ba及Y/Ho比值同步负偏,轻稀土相对富集。【结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在J.altudaensis带开始活动,热液的输入造成区域稀土元素总量骤增。生物种群在J.postserrata带开始受到灭绝事件波及,事件持续直至PLB界线处。该研究为扬子西北缘剖面与全球记录到的碳同位素负偏事件在时间和期次上的差异补充了剖面证据并进行了解释。
- 刘宣威田亚铭姜福杰王鹏威张慧柳昊李飞
- 关键词:扬子板块生物地层牙形石生物灭绝
- 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西北缘伟晶岩中石榴子石成因及对Nb-Ta成矿的制约:成矿和未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对比
- 2025年
-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资源基地之一。断峰山地区伟晶岩型铌钽矿床是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西北缘唯一的大型矿床,其成因及物理化学条件不明确。新发现的微斜长石伟晶岩型铌钽矿化脉体中铌钽铁矿、石榴子石和电气石共生,其中石榴子石的成因研究可为该类型Nb-Ta成矿作用研究提供良好的制约。以断峰山地区成矿与未成矿2种微斜长石伟晶岩脉中石榴子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背散射电子(BSE)和阴极发光(CL)微观结构观察、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分析,探讨石榴子石成因及其对微斜长石伟晶岩成矿作用的指示。断峰山地区伟晶岩中的石榴子石均为岩浆成因,形成于中高温、中低压力环境,属于铁铝榴石-锰铝榴石(Alm_(48.61)-Sps_(48.21))固溶体系列。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脉中石榴子石以铁铝榴石为主(Sps_(42.56)-Alm_(54.63)),而未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脉中石榴子石以锰铝榴石为主(Sps_(58.93)-Alm_(37.18))。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中石榴子石多与铌钽铁矿等共生,具有低的Mn、Nb和Ta元素含量,且由核部到边部Mn含量降低Fe含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铌钽矿物的结晶导致,表明石榴子石中Nb、Ta、Fe、Mn等元素的演化关系可以指示幕阜山地区Nb-Ta成矿。
- 杨紫文李艳军周豹陈静冷双梁陕亮卢亚鑫
- 关键词:石榴子石岩浆成因
- 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层析成像研究
- 2024年
- 基于内蒙古测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观测报告,使用3398个M≥1.0地震的Pg波和Sg波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37°~43°N,104°~110°E)地下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地震进行重定位,同时对该区上地壳速度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从Pg波速度结构来看,5~10 km深度从东北到西南对角线存在不规则的连续高速体,15~20 km深度高速体不再连续,而呈散状分布;从Sg波速度结构来看,5 km和15 km处基本与Pg波速度结构一致,10 km和20 km处低速区分布较多且地震多发生在高低速体交界处和断裂周围,表明该区地壳的脆弱性。
- 王禄军高磊郝美仙尹战军韩晓明
- 关键词:重定位
- 扬子地块西北缘侏罗纪重磁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2024年
- 造山过程通常伴随着重磁化的广泛发生,因而造山带的重磁化研究有助于厘定其构造定型的时间.为了确定扬子地块西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的定型时间,本文对大巴山弧形逆冲带西北端的西乡地区和龙门山逆冲带北段的宁强至广元地区成冰纪—寒武纪多个岩石单元开展了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和岩相学研究,揭示出广泛的侏罗纪重磁化作用.样品的退磁特征、岩石磁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重磁化分量为化学剩磁,载磁矿物为自生磁铁矿和赤铁矿,其形成与造山作用引发的流体迁移有关.结合研究区已发表的侏罗纪重磁化数据,大巴山弧形逆冲带和西乡—宁强地区记录了一致的侏罗纪重磁化方向,表明这一带逆冲构造格架的形成不晚于侏罗纪,而广元地区青林乡和陈家坝剖面的重磁化方向相对发生了~60°的逆时针旋转,表明该地区逆冲构造格架的形成晚于侏罗纪,但该区灌县—安县断层以东的近四川盆地区域未受影响,没有发生旋转.
- 李海燕谷志东张世红颜丹平杨昆昆钟涛杨天水吴怀春
- 关键词:扬子地块西北缘侏罗纪重磁化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稠油成藏特征研究
- 哈山地区油气地质条件特殊,处在板块缝合带边缘和盆山转换部位,历经多期运动改造,油气成藏规律多样。该地区侏罗-白垩系油气地质条件良好,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对于成藏特征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哈山地区开展稠油成藏特征研究,运用...
- 杨蕴泽
- 关键词:稠油成藏特征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地区寒武系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发现和突破,研究寒武系烃源岩特征对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普遍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主要集中在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为研究塔西北地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新层系烃源岩特征,对4口钻井(BY1井、KTJ1井、KPN1井和XSC1井)和3条野外露头剖面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塔西北地区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主要为泥质灰岩和泥岩,测试结果显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下段总有机碳含量(TOC)平均值分别为1.55%,2.39%,0.45%,0.89%(钻井样品)和1.10%(露头样品),表明该组为好-较好烃源岩,有机质母质类型为腐泥型,沥青镜质体反射率(Rb)分布在2.23%~2.57%,有机质已经处于过成熟热演化阶段,为一套天然气气源岩。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厚度约20~90 m,中-下段烃源岩优于上段。根据钻井及地震剖面发育特征,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以BY1井和KTJ1井为中心的台内洼地,该区为烃源岩最有利发育区。
- 高永进尹成明刘丽红徐大融杨有星张远银宋泽章甄曼彤
- 关键词:地球化学分析生烃潜力烃源岩柯坪断隆塔里木盆地
相关作者
- 史基安

- 作品数:184被引量:2,516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成岩作用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三叠系
- 张顺存

- 作品数:88被引量:990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三叠系 石炭系
- 何登发

- 作品数:433被引量:6,539H指数:5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地质结构 几何学
- 朱筱敏

- 作品数:552被引量:6,981H指数:5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古近系 成岩作用 层序地层 地震沉积学
- 吴胜和

- 作品数:348被引量:3,984H指数:4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储层构型 冲积扇 点坝 储层 沉积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