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79篇“ 衰老小鼠“的相关文章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对自然衰老小鼠的抗肥胖作用
2025年
背景: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青年脂肪干细胞移植到老年小鼠体内会有减重效果,并且能改善老年小鼠体内炎症状态,推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可能对于衰老和肥胖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对自然衰老小鼠的抗肥胖作用。方法:①生物信息学分析:对GEO数据库中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测序,并对青年小鼠脂肪干细胞和老年小鼠脂肪干细胞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表达情况。②动物实验验证: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青年小鼠)6只,20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老年小鼠)12只。采用ELISA和qRT-PCR检测青年小鼠和老年小鼠的腹部脂肪组织和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表达情况。将老年小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连续4周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蛋白(50μ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PBS。定期监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变化,实验结束时测量小鼠葡萄糖耐受,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腹部脂肪组织炎症因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肾及腹部脂肪组织病理变化,qRT-PCR检测腹部脂肪组织炎症因子、PI3K-AKT信号通路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肥胖患者脂肪组织低表达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并在接受减肥手术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表达上升;②老年脂肪干细胞低表达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③老年小鼠腹部脂肪组织和血清均低表达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④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蛋白能显著降低老年小鼠的体质量并改善胰岛素抵抗;⑤老年小鼠肝脏病理切片发现有脂肪堆积情况,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蛋白后,脂肪堆积情况显著改善,并且显著降低了脂肪组织的脂滴大小;⑥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能显著降低老年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脂肪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⑦结论:外源性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能�
朱鹏李瑛玉卢小倩吴琼
关键词:肥胖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炎症PI3K-AKT信号通路
覆盆子鞣质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抗炎作用的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覆盆子鞣质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抗炎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覆盆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MDA含量;HE染色评估肝、脑组织细胞损伤情况;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覆盆子鞣质能显著提升肝、脑组织中SOD、GSH-Px活力(P<0.05,P<0.01),增加T-AOC含量,降低MDA含量(P<0.05,P<0.01),可抑制血清中TNF-α、IL-6、IL-18及IL-1β等促炎因子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覆盆子鞣质可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肝、脑组织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改善其炎症状态。
陈鹏冯丽华杨柯肖姣刘刚周本宏
关键词:D-半乳糖衰老抗氧化抗炎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自然衰老小鼠脑组织损伤
2025年
目的: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对自然衰老小鼠脑组织损伤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月龄和18月龄小鼠分为年轻对照组、年轻+C3G组、老年模型组和老年+C3G组,以50 mg/kg剂量的C3G连续灌胃8周。分别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和抗氧化指标、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和脑损伤相关标志物的表达量、肠道内容物中微生物多样性以及代谢产物变化。结果:C3G可显著降低老年小鼠的炎症因子水平(P<0.05),增加抗氧化酶活性(P<0.05),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抑制β-淀粉样蛋白(1-42)等脑损伤标志物的产生(P<0.05)。此外,C3G增加了肠道中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肠杆菌属(Enterorhabdus)的相对丰度;同时肠道菌群的变化促使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增加,亚油酸含量减少(P<0.05)。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粪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与炎症因子和神经损伤相关指标呈负相关,与抗氧化能力和神经营养因子呈正相关。结论:C3G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组成缓解衰老相关神经损伤,改善自然衰老小鼠的脑健康。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花色苷开发具有延缓衰老功能的健康食品提供理论基础。
陈玉玉彭文婷宋歌方微綦文涛王勇
关键词:自然衰老脑损伤神经炎症肠道菌群
有氧运动对自然衰老小鼠肠道菌群和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相关因子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预防老年神经系统衰退中肠道菌群和成年海马神经发生(adulthippocampal neurogenesis,AHN)之间的联系,阐明菌群-肠-脑轴在运动增强AHN中的作用。方法:16只52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老年安静对照(old control,OC)组、老年有氧运动(oldaerobic exercise,OE)组,每组8只。OE组小鼠进行1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OC组保持安静。16周运动结束后取材。ELISA检测海马组织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紫外比色法测定海马组织谷氨酸(glutamicamino acid,Glu),海马组织和血清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量。采集粪便样本,通过16S rDNA测序,进行菌群分析。结果:(1)16周有氧运动后,与OC组相比,OE组海马组织5-HT、Glu、DA、GABA含量较高(P<0.01,P<0.05)。OE组海马组织和血清Ach含量高于OC组(P<0.01)。(2)16周有氧运动后,OE组海马组织BDNF、VEGF和IGF1表达量高于OC组(P<0.01)。(3)16周有氧运动后,与OC组相比,OE组菌群多样性较高(P<0.01);OE组肠道拟杆菌门和软壁菌门相对丰度较高,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较低(P<0.01)。结论:16周递增负荷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老年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促进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相关因子表达,增加中枢神经递质含量。菌群-肠-脑轴在运动改善老年小鼠AHN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玉倩杨雯茜王海涛
关键词:肠道菌群有氧运动神经递质海马
淫羊藿苷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影响自然衰老小鼠Treg细胞的表达
2025年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延缓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老化的作用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月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衰老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5 mg/kg)和淫羊藿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1月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饲养3个月后处死所有小鼠。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厚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皮肤组织Ki67和p16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淋巴结中CD4^(+)FoxP3^(+)Treg百分比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皮肤组织Foxp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皮肤组织PI3K、AKT、m-TOR、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衰老小鼠皮肤的厚度变薄(P<0.01);胶原纤维含量减少(P<0.01);表皮Ki67的表达减少(P<0.01);皮肤组织p16的表达增加(P<0.01);脾脏和淋巴结组织内CD4^(+)Foxp3^(+)Treg百分比增加(P<0.01);皮肤组织Foxp3的表达增加(P<0.01);皮肤组织PI3K、AKT和mTOR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PI3K、p-AKT、p-mTOR和P70S6K的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衰老小鼠比较,淫羊藿苷给药组小鼠皮肤变厚(P<0.01);胶原纤维含量增加(P<0.01);表皮Ki67表达增加(P<0.01);皮肤组织p16的表达减少(P<0.01);脾脏和淋巴结组织内CD4^(+)Foxp3^(+)Treg百分比减少(P<0.05,P<0.01);皮肤组织Foxp3表达减少(P<0.01)。皮肤组织PI3K、AKT和mTOR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PI3K、p-AKT、p-mTOR和P70S6K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结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自然衰老小鼠Treg的表达进而延缓皮肤的衰老
邓锋侯利王怡罗亚男曾巧煌温涛刘翠华
关键词:自然衰老淫羊藿苷调节性T细胞PI3K/AKT/MTOR
关元穴麦粒灸对自然衰老小鼠睾酮低下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作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关元穴麦粒灸对自然衰老小鼠睾酮合成及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12月龄清洁级(SPF)雄性C57BL/6J小鼠正常饲养至15月龄,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麦粒灸组和衰老组,每组20只;选择4月龄SPF雄性C57BL/6J小鼠7只作为对照组。麦粒灸组采用关元穴麦粒灸,每次每穴灸5壮,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干预12周。衰老小鼠正常饲养12周。完成干预后测定小鼠睾丸指数,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小鼠睾丸组织内睾酮(T)、下丘脑组织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血清中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睾丸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P5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蛋白表达。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衰老小鼠毛发明显脱落且无光泽,精力减少;生精小管组织结构松散,伴随不同程度的细胞缺失和破裂,睾丸指数显著下降,呈现明显的衰老表型。与衰老组相比,麦粒灸组小鼠精力尚可,生精小管组织结构较清晰,各级细胞排列相对整齐且分化程度高。睾丸组织中T水平、SIRT1、GPX4和CYP11A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5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HPG轴中GnRH、FSH、LH、tT、fT水平均显著上调。结论:关元穴麦粒灸可能通过保护自然衰老小鼠睾丸组织T合成功能,促进HPG轴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改善T低下。
崔梦凡马秉哲殷智洋钱雨彤焦丹丽刘世敏
关键词:关元穴麦粒灸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睾酮小鼠
Nurr1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衰老小鼠中脑黑质区慢性炎症的调控
2025年
目的探讨核蛋白相关受体1(nuclear receptor related 1,Nurr1)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oll-like receptor 4,TLR4/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调控衰老相关慢性炎症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关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分为幼年组(Y组,1月龄)、成年组(A组,3月龄)、衰老模型组(A-M组,3月龄)以及阿莫地喹盐酸盐(camodiaquine,AQ)处理衰老模型组(AQ组,3月龄);A-M组及AQ组小鼠均为模型小鼠(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构建衰老模型),AQ组造模第3周开始注射AQ;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和体质量变化;采用HE染色观测中脑黑质区神经元形态学特征;ELISA检测小鼠中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6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与p-TLR4、TH与p-NF-κB p65的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中脑黑质区Nurr1、TH、p-NF-κB p65、p-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嗜睡且喜蜷缩,体质量增长缓慢,提示衰老模型构建成功;与Y组和A组比较,A-M组黑质区神经元数量减少(P<0.01),Nurr1、TH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中脑IL-1β、IL-6及TNF-α增高(P<0.05),p-NF-κB p65及TH和p-TLR4的共定位阳性细胞数以及p-NF-κB p65、p-TLR4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A-M组比较,AQ组小鼠黑质区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Nurr1、TH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中脑IL-1β、IL-6和TNF-α降低(P<0.05),TH和p-NF-κB p65及TH和p-TLR4的共定位阳性细胞数以及p-NF-κB p65、p-TLR4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Nurr1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少衰老相关慢性炎症产生,增加多巴胺神经元的数量。
代世嗣戈果杨丹
关键词:衰老慢性炎症
富硒植物乳植杆菌SAL干预衰老小鼠氧化应激损伤及肠道菌群失调
2025年
目的探讨富硒植物乳植杆菌SAL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模型氧化应激损伤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F级KM雄性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亚硒酸钠干预组(SE组)和富硒植物乳植杆菌SAL干预组(SE-SAL组)。除CON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模型。SE组和SE-SAL组小鼠每日分别给予亚硒酸钠和富硒SAL株菌悬液灌胃,MOD组和CON组小鼠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0周。收集各组小鼠新鲜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同时收集血清与肝脏组织进行硒水平、衰老指标β-半乳糖苷酶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取结肠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基于属水平的差异菌群与血清和肝脏氧化应激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CON组和MOD组比较,SE组和SE-SAL组小鼠血清与肝脏的硒水平均升高(t=15.485、19.426,均P<0.05;t=24.452、22.804,均P<0.05;t=19.864、21.495,均P<0.05;t=28.457、23.445,均P<0.05);与MOD组比较,SE组和SE-SAL组小鼠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均下降(t=9.704、12.965,均P<0.05),SE-SAL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MDA水平均降低(t=11.472、7.021,均P<0.05),SOD、GSH-Px、CAT和T-AOC活性均升高(t=12.520、23.047、8.317、8.425,均P<0.05;t=30.524、19.486、18.452、7.395,均P<0.05);与SE组比较,SE-SAL组小鼠的血清CAT和T-AOC活性均升高(t=6.157、6.846,均P<0.05);SE组和SE-SAL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有所改善,其中,SE-SAL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明显改善,隐窝数量增多且结构恢复,黏膜下层间隙变小且规则;SE-SAL组小鼠肠道Firmicutes和Verrucomicrobia丰度增加,Bacteroidetes丰度降低,F/B值升高(Z=3.964,P<0.05),显著差异的菌属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和Turicibacter与MD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82、−0.695、−0.805,均P<0.05),与SOD、GSH-Px、T-AOC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738、0.751、0.790,均P<0.05;r=0.745、0.687、0.913,均P<0.05;r=0.816、0.686、0.789,均P<0.05)。结论富硒
董雯孙杰刘奔伦永志
关键词:富硒氧化应激肠道菌群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朝鲜淫羊藿中性多糖对衰老小鼠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朝鲜淫羊藿中性多糖(EFPN)改善衰老小鼠氧化应激状态的肝脏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D-半乳糖诱导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空白组除外),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并观察其一般活动情况,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小鼠肝组织进行mRNA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切片观察,EFPN可缓解衰老模型小鼠氧化应激状态下肝脏的损伤,10mg/kg剂量效果最好。高通量测序共筛选出差异基因160个,其中显著上调基因88个,显著下调基因72个。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在药物应答、细胞质、ATP结合中分布。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上,包括3个上调差异基因CREB、BRCA1、ECM,1个下调差异基因SGK。结论EFPN对衰老小鼠的氧化应激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氧化应激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并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李波马玥高越周烁任京焦丽丽齐伟辰
关键词:朝鲜淫羊藿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PI3K-AKT信号通路
电针对衰老小鼠肾脏老化及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衰老小鼠老化肾脏病理形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延缓肾脏老化的可能机制。方法:7月龄雄性快速老化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10只同月龄雄性抗快速老化SAMR1小鼠为正常组。电针组针刺“百会”、电针双侧“肾俞”,每次15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 d,共4个疗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改变,Masson染色评估肾脏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肌成纤维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白细胞介素(IL)-1β、IL-4和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毛发光泽度明显下降,日常活动、进食饮水量及对外界刺激反应均欠佳;肾小球萎缩、硬化,肾小管肥大、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肾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肾组织α-SMA、IL-1β、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P<0.05, P<0.01),IL-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皮毛尚有光泽,日常活动、进食饮水量及对外界刺激反应均尚可;肾小球和肾小管病理形态均明显改善,肾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肾组织α-SMA、IL-1β、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IL-4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抑制IL-1β、α-SMA在肾脏的过度表达和增加IL-4表达改善SAMP8小鼠肾脏纤维化,进而延缓肾老化,抑制PI3K/Akt炎性通路可能是电针抗肾脏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陈江敏杜艳军田青王丽刘欣媛李蔚娴许淑鱼
关键词:电针衰老肾纤维化

相关作者

张洪泉
作品数:201被引量:1,638H指数:2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医药研究所
研究主题:哮喘 药理作用 衰老小鼠 肉苁蓉多糖 小鼠
张涛
作品数:195被引量:956H指数:15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川芎嗪 山药多糖 致衰小鼠 小鼠 结肠靶向
赵利华
作品数:112被引量:553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D-半乳糖 针灸治疗 针灸 艾炷灸 针灸疗法
张兰
作品数:488被引量:1,732H指数:2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阿尔茨海默病 二苯乙烯苷 参乌胶囊 老年性痴呆
魏晓东
作品数:100被引量:804H指数:16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D-半乳糖 衰老模型小鼠 衰老模型 肝线粒体 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