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篇“ 表皮效应“的相关文章
表皮效应对井筒内地下水流速影响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通常井内的地下水流速是由单井示踪试验或Aqua Vision流速流向仪测定得来,用以计算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速。由于表皮结构的影响,导致井筒附近的地下水流场发生变化,引起井筒内的流速与含水层中的流速存在偏差。为了探究表皮效应对井筒内地下水流速的影响,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考虑表皮效应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系统分析表皮厚度以及渗透系数对井筒中地下水流速的影响机制,根据模拟结果进一步评估利用井筒内地下水流速换算含水层地下水达西流速已有经验公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井筒附近表皮区域渗透系数越大,井筒内的地下水流速越大,且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的地下水达西流速相对误差均小于0.23%,具有较高可靠性;(2)表皮区域渗透系数小于含水层渗透系数时,随着表皮厚度增大,井筒内地下水流速越小,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呈现增大趋势;(3)表皮区域渗透系数大于含水层渗透系数时,随着表皮厚度增大,井筒内地下水流速增大,计算结果相对误差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但其误差波动性较大,表明在该条件下经验公式计算的稳定性较差。结果显示表皮结构对井筒内地下水流速影响较大,在实际应用中要关注表皮结构的影响。
汪启航李旭李旭蒯大伟
关键词:水文地质参数表皮效应数值模拟经验公式
泥浆侵入模拟中表皮效应处理方法、应用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泥浆侵入模拟中表皮效应处理方法、应用方法及装置。所述处理方法包括:S1、基于流入储层砂岩的每个单元的泥浆滤液中的颗粒物含量,获取每个单元中泥浆颗粒物占据的孔隙度;S2、基于...
高美香肖加奇王培生
混合效应表皮效应对单井注抽试验的影响机理被引量:3
2023年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SWPP)试验因为成本低、耗时短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中与径向弥散有关的参数。其中混合效应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对这两个过程的刻画过于单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合效应表皮效应的SWPP试验模型,通过与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混合效应表皮效应对SWPP试验结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SWPP试验中,混合效应表皮效应对含水层径向弥散的影响不能忽视,当井筒内的地下水体积越大,混合效应越显著,井筒内溶质的穿透曲线较低;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大于含水层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表皮区域的迁移,而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小于含水层区域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表皮区域孔隙度越大,对流速度越小,越不利于溶质迁移;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效应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不可忽视。
顾昊琛凡倩莹
关键词:表皮效应有限差分法
井筒混合效应表皮效应对注水井溶质径向弥散的影响
2023年
注水井理论模型研究一直是水文地质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充分考虑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利用两区MIM(Mobile-Immobile)对流扩散模型来描述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运移过程,同时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混合效应,建立一种描述注入井附近含水层溶质径向运移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Laplace变换、Stehfest数值逆变换得到了该动力学模型的半解析解。然后改变表皮区的有效孔隙度和径向弥散度以及井筒的半径,来分析固定观测点的溶质穿透曲线和溶质浓度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井筒混合效应表皮效应对穿透曲线、溶质径向运移过程和影响区域均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在考虑井筒混合效应时,井筒半径越大,井筒效应越明显。而表皮区域有效孔隙度越大,溶质的迁移扩展速率越小;径向弥散度越大,观测点的溶质浓度曲线越陡峭,表明该点的溶质浓度变化速率较快,且能更早达到稳定值。与前人研究相比,本研究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注水井中的溶质径向弥散过程。
马科马冲马冲刘洋
关键词:表皮效应注水井
考虑表皮效应的单井循环系统地下水流场检测方法和装置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考虑表皮效应的单井循环系统地下水流场检测方法和装置,涉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水文地质技术领域,通过建立承压含水层中考虑表皮效应的单井循环浅层地热系统中地下水流动的数学模型,对控制方程、初始条件...
武强 涂坤 曾一凡 徐生恒
测试表皮效应和有约束颗粒变形对孔隙度影响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表皮效应和有约束颗粒变形对孔隙度影响的装置,其包含:模型构建模块,其用于构建骨架颗粒变形模型,并将骨架颗粒变形模型置于不发生位移和变形的刚性约束体内;上覆压力模块,其用于在骨架颗粒变形模型的孔隙填充刚性...
李冬梅李会会李晓胜周生福汪洋樊凌云金燕林胡勇谢进邹伟
基于表皮效应的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地下水渗流方程的统一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有循环单井、抽灌同井和填砾抽灌同井3种形式。由于上述3种热源井结构不同,导致地下水渗流数学模型繁多、复杂,并且缺乏统一的理论公式,难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利用表皮效应对渗透系数进行统一,获得3种热源井井壁处渗透系数转换关系式。文章以填砾抽灌同井为例,建立地下水渗流方程和边界条件,推导降深方程,并利用渗透系数转换关系式得到其它热源井的降深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填砾抽灌同井地下水渗流方程的解析解与数值解之间的平均误差为2.0%;填砾抽灌同井地下水渗流方程可以解决填砾抽灌同井影响下的稳态、无越流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流动问题,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宋伟王浩郑昌金刘远周
关键词:表皮效应解析解数值解
考虑表皮效应的径向溶质迁移模型以及半解析解被引量:6
2020年
径向示踪试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获取含水层弥散参数的试验方法,但传统径向示踪试验很少考虑抽水井附近的表皮效应(由于钻井施工工艺所导致抽水井附近一定区域水力性质发生变化).建立了考虑表皮效应的单井注入示踪试验模型,并利用Lapalce变换以及数值逆变换获得了该模型的半解析解.系统分析了表皮区域水力性质对示踪试验穿透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表皮区域的弥散度越大,穿透曲线早期的浓度越高,且峰值越高;表皮孔隙度越大,穿透曲线早期浓度越低,后期浓度越高;此外,散度差异也会导致浓度分布曲线在表皮区域与含水层界面处发生突变.总之,表皮效应对径向溶质迁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必要将表皮效应考虑到径向示踪试验中去.
文章李旭
关键词:表皮效应示踪试验
考虑表皮效应的单井循环系统地下水流场检测方法和装置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考虑表皮效应的单井循环系统地下水流场检测方法和装置,涉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水文地质技术领域,通过建立承压含水层中考虑表皮效应的单井循环浅层地热系统中地下水流动的数学模型,对控制方程、初始条件...
武强 涂坤 曾一凡 徐生恒
考虑非均匀表皮效应的承压稳态井流差分解被引量:1
2016年
鉴于现有的井流模型理论通常将竖井井周的表皮层视为各向同性、厚度竖向均匀分布,与工程实际不符合,其对承压层水头降和竖井产能的计算和分析产生较大误差,笔者考虑了井周表皮层非均匀分布、竖向越流作用和承压层各向异性,建立了相应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稳态井流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将三维渗流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矩阵微分方程,通过矩阵理论求得承压层渗流数学模型的半解析解。应用数学软件编制程序,将得到问题解应用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承压层表皮层扰动区半径、渗透系数及其竖向分布形态对承压层水头降及竖井产能都有明显的影响。
王玉林谢康和李传勋黄大中钟瑜隆
关键词:差分法表皮效应矩阵微分方程

相关作者

李顺初
作品数:120被引量:282H指数:16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
研究主题:相似结构 LAPLACE空间解 边值问题 相似核函数 构造法
郑鹏社
作品数:20被引量:91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
研究主题:相似结构 LAPLACE空间解 相似核函数 表皮效应 井筒储集
李传亮
作品数:192被引量:1,880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岩石 油藏 渗透率 应力敏感 油气藏
朱维兵
作品数:275被引量:717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研究主题:机械密封装置 机械密封 密封环 密封端面 密封
同登科
作品数:95被引量:61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主题:煤层气 分形油藏 双重介质 数值解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