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6 篇“ 血虚风燥 “的相关文章
神应养真汤治疗血虚 风 燥 型脂溢性脱发 2025年 目的探讨血虚 风 燥 型脂溢性脱发(SA)患者采用神应养真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血虚 风 燥 型脂溢性脱发患者,纳入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8月,共纳入60例,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米诺地尔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应养真汤。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微量元素、性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 7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睾酮(T)、TGF-β_(2)水平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更低;2组头发中锌(Zn)、铜(Cu)、铁(Fe)、钙(Ca)及血清雌二醇(E2)、IGF-I、HGF水平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更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vs 16.67%,P>0.05)。结论神应养真汤治疗血虚 风 燥 型脂溢性脱发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调节患者头发中微量元素、性激素及相关因子水平,进而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夏丽晔 汪文翠 尚智伟关键词:血虚风燥型 脂溢性脱发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肝细胞生长因子 加用归防止痒方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加用归防止痒方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慢性湿疹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86例血虚 风 燥 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地奈德乳膏外涂联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归防止痒方口服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皮肤屏障功能指标[经皮水分流失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WCSC)及皮肤油脂含量(SC)],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ASI评分、EOS计数及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C及WCSC高于对照组,TEWL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归防止痒方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慢性湿疹患者可显著缩小湿疹面积及减轻湿疹严重程度,减轻机体变态反应,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治疗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明娟 杜晓霜 祝华关键词:慢性湿疹 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球蛋白E 刺络放血疗法结合荨麻汤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血虚 风 燥 型慢性荨麻疹选择刺络放血疗法结合荨麻汤治疗的效果。方法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荨麻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疗法结合荨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活动性评分、血清学指标[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C3、C4、白细胞介素(IL)-2、IL-4]、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EPQOL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明显(χ^(2)=4.026,P=0.045<0.05)。治疗后,观察组风 团情况评分(1.09±0.36)分、瘙痒情况评分(1.19±0.3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5±0.41)、(1.52±0.36)分,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IgE(141.18±23.26)IU/ml、嗜酸性粒细胞(0.21±0.05)×10^(9)/L、IL-4(2.73±0.14)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85.26±42.33)IU/ml、(0.35±0.08)×10^(9)/L、(3.08±0.25)ng/ml,C3(1.23±0.33)g/L、C4(0.41±0.11)g/L、IL-2(7.06±0.85)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88±0.09)g/L、(0.28±0.09)g/L、(6.35±0.99)ng/ml,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评分(17.79±3.36)分、心理评分(7.47±1.28)分、社会评分(1.83±0.56)分、总分(27.09±4.8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3.85±4.21)、(9.32±2.01)、(3.47±1.03)、(36.64±5.67)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虚 风 燥 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荨麻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降低活动性评分,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朱霄霄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血虚风燥型 刺络放血疗法 血清学指标 养血祛风 方联合止痒方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虚 风 燥 型皮肤瘙痒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 方联合止痒方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虚 风 燥 型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3—12月温岭市中医院收治的104例血液透析并发血虚 风 燥 型皮肤瘙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血祛风 方联合止痒方外洗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良Duo's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80.77%(42/52)(P<0.05)。治疗后,2组改良Duo's瘙痒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LQI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良Duo's瘙痒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LQI评分及血清各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3/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2%(5/5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复发率16.33%(8/49),低于对照组40.48%(17/42)(P<0.05)。结论:养血祛风 方联合止痒方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虚 风 燥 型皮肤瘙痒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孔林英 邬莹莹关键词:皮肤瘙痒 加味当归饮子联合揿针疗法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饮子联合揿针疗法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皮肤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68例明确诊断为血虚 风 燥 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饮子联合揿针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O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总IgE)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31/34),对照组为70.59%(24/34);组间比较(Ridit检验),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3、4周后,2组患者的U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UAS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DLQI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DLQI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总IgE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总IgE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88%(2/34),对照组为23.53%(8/34),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饮子联合揿针疗法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 倪琳雅 徐淑萍 段德鉴 赖丽艳 林巧敏 甘海芳关键词:揿针 血虚风燥型 健脾养血祛风 汤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血虚 风 燥 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祛风 汤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血虚 风 燥 型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76例血虚 风 燥 型A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养血祛风 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评分、生命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gE、IL-4、IL-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CORAD、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 汤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血虚 风 燥 型A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IgE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 丁伟芳 张宁 孟小卉关键词:血虚风燥型 “血虚 风 燥 证”皮肤疾病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血虚 风 燥 证是中医皮肤病学中的一种常见证候类型,涵盖了多种以皮肤干燥 、瘙痒、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疾病,本文通过对血虚 风 燥 证的中医理论渊源进行梳理,阐述其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并且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从遗传、皮肤屏障、代谢、免疫等方面探讨了血虚 风 燥 证的生物学基础。此外,本文阐述了当前中医药和西医治疗血虚 风 燥 证的现状,指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严格 王怡 杜欣冉 缪晓 李福伦关键词:皮肤疾病 血虚风燥 生物学基础 消银颗粒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消银颗粒联合卤米松/三氯生乳膏对血虚 风 燥 型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皮肤科门诊就诊的7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予消银颗粒,2组均联合外用卤米松/三氯生乳膏治疗。观察2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EASI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银颗粒联合卤米松/三氯生乳膏可明显改善血虚 风 燥 型慢性湿疹患者的EASI评分、VAS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李玲玉关键词:湿疮 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证 消银颗粒 养血祛风 方加减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湿疹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 方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血虚 风 燥 型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予依巴斯汀联合卤米松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祛风 方,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25/25),对照组为80.00%(2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ASI、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养血祛风 方治疗血虚 风 燥 型湿疹,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任卉 卿春 熊河辉关键词:湿疹 血虚风燥 养血祛风法 中医药疗法 线香灸改善慢性湿疹(血虚 风 燥 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线香灸对慢性湿疹(血虚 风 燥 型)患者皮损程度、临床症状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并与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对比,以期为慢性湿疹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的新型中医外治法。
方法:
本研究以慢性湿疹(血虚 风 燥 型... 于泽轩关键词: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型
相关作者
周光 作品数:91 被引量:459 H指数:1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中医 皮肤病 西北燥证 皮毛 慢性湿疹 席建元 作品数:169 被引量:492 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疗效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 银屑 中西医结合治疗 赖菁菁 作品数:33 被引量:187 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壮医 血管性痴呆 降浊方 温肺 针刺法 李婕 作品数:58 被引量:294 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壮医 变应性鼻炎 逐瘀法 疗效观察 针刺 孔志凤 作品数:42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激素依赖性皮炎 疗效观察 心火 肾阴 解毒祛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