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篇“ 血管通畅率“的相关文章
- 血管旁路移植术对四肢严重创伤伴主干血管缺损患者术后血管通畅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管旁路移植术对四肢严重创伤伴主干血管缺损患者术后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20例四肢严重创伤伴主干血管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移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一般临床指标、血管通畅率及生命质量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移植血管长度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对照组血管通畅5例,成功保肢7例,吻合口破裂1例,血栓形成3例,研究组均血管通畅、成功保肢,且均未发生吻合口破裂与血栓形成;但两组患者的成功保肢率、吻合口破裂率、血栓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物理职能、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等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旁路移植术应用于四肢严重创伤伴主干血管缺损患者效果较好,可提高术后血管通畅率,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于晋辉田宇张士伟
- 关键词:血管旁路移植术四肢严重创伤血管通畅率
- 臂丛神经阻滞对动静脉造瘘术后血管通畅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比较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BPB)与其他麻醉方法对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病人动静脉造瘘术后通畅率等结果的影响,以优化ESRD病人造瘘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1日~2022年8月30日行动静脉造瘘术的ESRD病人,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BPB组180例和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LA)组332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造瘘管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和其他随访数据并进行比较。第二部分Meta分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Scopus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4月所有相关文献,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回顾性研究显示,BPB组与LA组术后原始通畅率在1、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6%vs 91.7%,P<0.05;68.3%vs 59.0%,P<0.05),BPB组与LA组干预后通畅率在1、3、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vs 95.5%,P<0.05;96.5%vs 86.3%,P<0.05;85.0%vs 70.8%,P<0.05),两组术后感染、血栓和血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BPB较其他麻醉方法造瘘术后原始通畅率明显升高(SMD=1.51,95%CI 1.17~1.96,P<0.05),术后感染和血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B对维持动静脉造瘘术后的长期通畅率较其他麻醉方法具有明显优势,且具有与其他麻醉方式相当的安全性。
- 杨昆鑫陆迪涵刘艺冯霞
-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动静脉瘘区域麻醉通畅率
- 高端CT对微创小切口搭桥与传统搭桥术后血管通畅率的分析及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端CT检查,对比分析微创小切口搭桥术与传统搭桥术后的血管通畅率。方法 自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60例微创小切口搭桥术及传统搭桥术后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高端CT检查,评估血管通畅性及狭窄程度,并统计动脉桥、静脉桥、序贯桥以及吻合口的通畅、狭窄及闭塞情况。结果 微创小切口搭桥术后,动脉桥通畅率在术后1个月为95%,随后逐渐下降至术后1年的93%。而传统搭桥术后动脉桥通畅率在术后1个月为93%,术后1年下降至90%。静脉桥和序贯桥通畅率的变化趋势与动脉桥类似。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具有显著疗效,术后血管通畅率较传统搭桥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赵磊赵诚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微创
- 灯盏乙素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
- 【目的】冠心病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对存在复杂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往往是血...
- 彭安睿
- 关键词:灯盏乙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通畅率
- 无缝隙护理对重症监护室CRRT治疗患者血管通畅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2022年
- 研究无缝隙护理对重症监护室CRRT治疗患者血管通畅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本院重症监护室进行CRRT治疗的13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无缝隙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血管通畅率更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更低,护理后股、腘静脉血流速度更快(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CRRT治疗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提升血管通畅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利于稳定病情,为患者更快康复出院奠定基础。
- 陆露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CRRT无缝隙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通畅率
- 危重症患者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提升血管通畅率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提升血管通畅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进行CRRT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经治疗24 h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统计血管畅通率与24 h内抗凝效果,观察滤器使用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CRRT治疗和干预24 h后,实验组体温差值、呼吸差值及心率差值低于对照组,尿素氮差值和肌酐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836、82.700、69.710、11.627、7.098,P<0.05)。两组患者血管畅通率与24 h内抗凝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2、30.426,P<0.05)。两组患者滤器使用情况比较,实验组单个滤器使用时间与滤器总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24 h滤器使用个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57、6.275、7.729,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31,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在CRRT治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各项体征,促进血管畅通,增强凝血功能,优化滤器使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徐萌萌吴巍雯黄琳
- 关键词:危重症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针对性护理
- 不同抗血小板策略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脉搭桥术后1年桥血管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2020年8月我院行冠脉搭桥术病人7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氯吡格雷治疗,B组37例,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术后1年行CTA检查评估桥血管情况,并随访不良事件。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总桥血管及动脉桥血管通畅率、心绞痛、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显著高于A组(89.2%vs.76.8%,P=0.0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替格瑞洛可降低桥血管狭窄风险(OR=2.488,95%CI:1.016~6.091,P=0.046)。结论冠脉搭桥术后1年,替格瑞洛可更好地维持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桥血管通畅。
- 高洋王文君高峰石磊刘巍何学志庄熙晶
-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高血压病氯吡格雷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1年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较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而言的最大优势在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对术前手术规划、术中操作、术后用药及健康管理要求较高。本文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述,以保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管理提供参考。
- 孟凡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通畅率影响因素
-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期临床结果与桥血管通畅率的对比研究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缺血性心脏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与带来的挑战日趋明显,我国CABG手术量在不断激增年...
- 杨立猛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通畅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管腔梗阻或狭窄引起,造成患者心肌供养不足,进而诱发心脏病变[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术方式,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状态,并缓解临床症状[2]。而CABG在临床分为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2种,其中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有较好的手术视野及吻合条件,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创伤较少,且两种术式在临床应用均较为广泛[3-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通畅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张振忠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管通畅率冠状动脉移植术心脏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作者
- 苏丕雄

- 作品数:165被引量:432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外科治疗
- 李志友

- 作品数:315被引量:75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惰性阳极 金属陶瓷 铝电解 NIFE 热电池
- 施超

- 作品数:67被引量:173H指数:6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治疗 心脏瓣膜病 心房颤动 心内直视手术
- 王嵘

- 作品数:107被引量:35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左心功能不全 机器人 冠状动脉分流术
- 周科朝

- 作品数:847被引量:2,04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惰性阳极 金属陶瓷 粉末冶金 显微组织 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