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5篇“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相关文章
血管瘤脑膜瘤
2020年
血管瘤脑膜瘤脑膜瘤的一种亚,属WHOⅠ级。组织学形态为肿组织富含大量血管,血管成分远多于间质内混杂的脑膜瘤细胞成分。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组织由大量增生的薄壁或厚壁血管组成(图1),大部分为毛细血管.
阎晓玲
关键词:光学显微镜肿瘤组织EMA
T1WI增强直方图分析鉴别血管瘤脑膜瘤和非典脑膜瘤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结构MRI特征及T1WI增强图像直方图分析在鉴别非典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tM)和血管瘤脑膜瘤(angiomatous meningioma,AnM)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的AtM(n=40)和AnM(n=30)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使用MaZda软件在轴位T1WI增强图像上对肿进行逐层勾画并获得肿强化区的直方图参数。结构MRI特征采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s精确检验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间的直方图参数进行比较,两组间的诊断效能由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估。结果 AtM组中肿坏死的发生率(75.0%)明显高于AnM组(36.7%)(P=0.001)。AnM组中T1WI增强图像的平均值(P=0.003)和第1 (P<0.001)、第10(P=0.001)、第50百分位数(P=0.009)均大于At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肿坏死+融合直方图参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效能最优,其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58(0.753~0.930)、95.00%、66.67%、82.86%、79.20%和90.90%。结论 常规MRI特征和T1WI增强直方图分析有助于术前无创鉴别AnM和AtM,其中以肿坏死+融合直方图参数的诊断效能最高。
韩涛刘显旺蒋健周凤瑜董文洁张斌周俊林
关键词:脑膜瘤血管瘤型脑膜瘤非典型脑膜瘤直方图分析
MRI检查对血管瘤脑膜瘤与颅内血管周细胞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MRI检查鉴别血管瘤脑膜瘤(AM)与颅内血管周细胞(HPC)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4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30例疑似AM患者及30例疑似HPC患者,均实施MRI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AM与HPC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分析2种疾病的MRI特征。结果: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检查对AM检出率为94.44%,MRI检查诊断AM的灵敏度为88.89%、准确率90.00%、特异度91.67%、阴性预测值84.62%、阳性预测值94.12%,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95);MRI检查对HPC检出率为95.00%,MRI检查诊断HPC的灵敏度为90.00%、准确率90.00%、特异度90.00%、阴性预测值94.74%、阳性预测值81.82%,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0)。AM患者的肿内坏死、T_(1)增强像、T_(2)加权像、T_(1)加权像、FLARI像、体最大直径检出情况与HPC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内出血、周水肿与HPC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中可结合各项影像学特征对AM、HPC进行鉴别,为临床诊疗提供高质量参考。
马玉燕
关键词:MRI检查血管瘤型脑膜瘤颅内血管周细胞瘤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血管瘤脑膜瘤与非典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血管瘤脑膜瘤(Angiomatous meningioma,AM)与非典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TM)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36例AM与54例ATM患者的基本资料、MRI常规影像学表现及ADC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ADC值鉴别二者的诊断效能。结果:AM与ATM常规MRI表现中,二者的肿体积(P=0.025)、窦侵犯(P=0.016)及病理结果脑侵犯(P=0.002)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余各征象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M组ADCmean((992.97±178.70)×10^(-6)mm^(2)/s)、ADCmin((956.39±172.24)×10^(-6)mm^(2)/s)、rADC(1.42±0.25)值均高于ATM组((814.04±178.91)×10^(-6)mm^(2)/s、(793.44±178.43)×10^(-6)mm^(2)/s、(1.14±0.2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等于0.000)。ROC结果显示ADCmean、ADCmin及rADC值鉴别AM与ATM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AUC值分别为0.808(95%CI:0.712~0.884)、0.802(95%CI:0.705~0.879)、0.827(95%CI:0.732~0.898)。结论:DWI鉴别AM与ATM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ADC值是提高二者术前诊断准确性最有价值的参数。
张学凌刘显旺魏晋艳王丹张鹏白亮彩周俊林
关键词: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基于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鉴别孤立性纤维性肿血管瘤脑膜瘤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MRI图像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鉴别孤立性纤维性肿(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与血管瘤脑膜瘤(angiomatous meningioma,A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中心经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病例68例、AM患者病例41例。运用3D Slicer软件对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T1WI增强轴位图像进行预处理、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及特征提取,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选择。联合T1WI、FLAIR及T1WI增强筛选多参数MRI序列的最佳特征。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76例)与测试集(33例),使用logistic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预测模,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之间AUC的差异。结果AM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SF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T1WI、FLAIR、T1WI增强以及多参数MRI序列分别筛选出22、12、12、65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多参数MRI序列模诊断效能优于单序列模,其中SVM模效能最好,测试集AUC为0.99。单序列模中,T1WI和FLAIR模的诊断效能优于T1WI增强模。LR模的AUC均大于0.9。结论基于MRI图像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可以鉴别SFT与AM,多参数MRI序列模的效能较好,其中SVM模的效能最高,LR模具有较好的效能及稳定性。
毕玉珍白洁白培瑞李向荣付圣莉王键任延德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瘤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血管瘤脑膜瘤与颅内孤立性纤维的MRI征象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评估MRI图像上的“光芒征”和“蛇形征”在鉴别血管瘤脑膜瘤(AM)与颅内孤立性纤维(SF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AM及21例颅内SFT患者资料。评估常规MRI图像上肿血管的走行模式。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对两组间“光芒征”和“蛇形征”存在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7例(70.8%)AM中发现“光芒征”,而在2例(8.3%)中观察到“蛇形征”。21例SFT患者中,共17例(81.0%)发现“蛇形征”,而并未观察到“光芒征”。两组肿血管形态差异显著(P<0.001)。“光芒征”诊断AM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1%、100%、100%和75%。“蛇形征”诊断SFT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81%、92%、89%和85%。结论“光芒征”为AM较为特异的MRI征象,而“蛇形征”为SFT的典影像学征象。
张宇泽杨云竣陈静勿陈忠张洪博黄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肿瘤血管瘤型脑膜瘤孤立性纤维瘤
MRI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血管瘤脑膜瘤鉴别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MRI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solitaryfibrous tumor,SFT)与血管瘤脑膜瘤(angiomatous meningioma,AM)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
魏文鑫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瘤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血管外皮细胞血管瘤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孤立性纤维/血管外皮细胞(SFT/HPC)与血管瘤脑膜瘤(A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HPC与A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征象,应用ROC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分析其对SFT/HPC及AM的独立预测因素及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表明,AM组与SFT/HPC组患者的年龄、大小、NT1WI、NT2WI、NDWI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表明AM与SFT/HPC之间血管流空、骨质破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尾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分析表明,年龄、NT1WI、NT2WI及血管流空是SFT/HPC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NT1WI、NT2WI可以用来鉴别SFT/HPC与AM,鉴别阈值分别为0.7513、1.7425。结论SFT/HPC与AM的MRI征象具有重要价值,年龄、NT1WI值、NT2WI值、血管流空是SPF/HPC的独立预测因素,NT1WI值越高、年龄及NT2WI值越低的患者诊断为SPF/HPC的风险越高。
魏文鑫魏文鑫任延德伍晓慧李向荣李向荣
关键词:血管瘤型脑膜瘤
弥散张量成像结合MRI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血管瘤脑膜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2年
研究弥散张量成像结合MRI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血管瘤脑膜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期间来我院进行检查的疑似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HPC)与血管瘤脑膜瘤(AM)患者47例,均对其采用弥散张量成像结合 MRI 检查方法,依据手术病理结果标准,分析检查后的诊出率、病灶影像学特征、ASL 及 DTI 参数。结果 两中不同疾病患者诊出率均为100.00%,其中HPC患者为14例,AM患者为10例,在对这两种疾病进行检查后发现,病灶影像学特征、DTI以及ASL参数均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 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血管瘤脑膜瘤诊断中使用弥散张量成像结合MRI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诊出率,在检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万正国贾雯
关键词: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血管瘤型脑膜瘤
MRI纹理分析技术在孤立性纤维(SFT)和血管瘤脑膜瘤(AM)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究应用2D MRI直方图纹理分析对孤立性纤维(SFT)/血管外皮细胞(HPC)与血管瘤脑膜瘤(AM)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1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7例SFT/HPC与29例AM患者的T_(1)WI增强图像,勾画病灶本身及内部出血、囊变和坏死区域,并进行直方图纹理参数分析,提取病灶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异质性、峰度、偏度以及熵等纹理参数,比较SFT/HPC与AM的直方图纹理参数并筛选出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参数。结果SFT/HPC和AM的平均值、中位数及标准差三个参数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标准差的鉴别诊断价值意义最大,其ROC曲线的AUC值为0.816,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581和1。对平均值、中位数及峰度进行多参数联合分析,平均值结合标准差的鉴别诊断效能高于单个直方图纹理分析参数鉴别效能。结论使用增强扫描的T_(1)WI序列提取的磁共振直方图纹理参数,对鉴别SFT/HPC与AM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王宝龙赵伟丁爽罕迦尔别克·库锟张浩天王云玲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血管瘤型脑膜瘤纹理分析

相关作者

周俊林
作品数:345被引量:1,216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能谱CT MRI 脑膜瘤 表观扩散系数
苗延巍
作品数:250被引量:1,236H指数:1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压缩感知 脑肿瘤 MRI
尚劲
作品数:13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周围间隙 MRI 血管瘤型脑膜瘤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任延德
作品数:57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淋巴管瘤 影像 耳罩
赵建洪
作品数:45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吗啡 磁共振成像 MRI 病理对照 血管瘤型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