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篇“ 血管性因素“的相关文章
- 老年慢性脑缺血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血管性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脑缺血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血管性因素。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脑缺血患者20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结果分为VCI组(MoCA评分≤26分,n=86)和非VCI组(MoCA评分>26分,n=120)。收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分析老年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心房颤动、血清Hcy、hs-CRP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Hcy偏高、hs-CRP偏高是导致老年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VCI的风险较高,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清Hcy、hs-CRP水平偏高的患者更易出现VCI,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采取相应措施以期降低VCI发生率。
- 熊洁赵俐红李雳
- 关键词:慢性脑缺血老年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血管性因素
- 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因素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影响因素。方法 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分为病例组(91例)和对照组(43例),病例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管性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受教育年限≤9年(56例,61. 54%)、饮酒(55例,60. 44%)、糖尿病(31例,34. 07%)、心脏病(69例,75. 82%)、高脂血症(52例,57. 1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异常(35例,38. 46%)、同型半胱氨酸(Hcy)异常(33例,36. 26%)、颈动脉狭窄(65例,71. 43%)和颈动脉斑块占比(72例,79. 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受教育年限≤9年(OR=1. 876,95%CI:1. 028~3. 424)、糖尿病(OR=2. 125,95%CI:1. 015~4. 450)、hs-CRP异常(OR=1. 627,95%CI:1. 062~2. 495)、颈动脉狭窄(OR=2. 375,95%CI:1. 155~4. 886)及颈动脉斑块(OR=1. 650,95%CI:1. 060~2. 570)均显著相关(P<0. 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血管性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其中糖尿病、hs-CRP异常、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及受教育年限均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 苏健徐冰宋媛薛凌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因素
- 血管性因素和海马萎缩对痴呆风险人群三年期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
- 老年期抑郁(Late-life depression,LLD)和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人群均是发生痴呆的高危人群,两者常相互转化且合并发病,这...
- 叶青苏凡张志珺柏峰
- 关键词:痴呆认知功能减退病理机制海马萎缩
- 影响脑梗死患者从认知障碍转化为痴呆的血管性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对影响脑梗死患者从认知障碍转化为痴呆的血管性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8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6~24月的随访调查,根据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VD组(42例)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组(144例)。运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VCIND发展为VD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脑白质稀疏和丘脑、额区、基底核区的梗死灶数量均是促使VCIND患者发展为VD患者的危险因素(P=0.027,P〈0.001,P=0.046,P〈0.001,P=0.011)。脑白质稀疏评分和丘脑、额区、基底核区梗死灶的数量是相互独立的影响因素(P〈0.001,P=0.032,P=0.001,P=0.016)。结论:丘脑、额区、基底核区梗死灶数量及其部位分布特点对预测VCIND患者发展为VD患者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 沙鹏常丽英
-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性痴呆
- 非血管性因素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析非血管性因素对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CRF血液透析患者95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与同期95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对比,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认知功能的非血管性因素。结果观察组MoCA评分评分(22.5±1.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8±1.8)分,认知障碍发生率74.7%(71/95)显著低于对照组42.1%(40/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透析龄长及血红蛋白低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透析龄长及血红蛋白低是CRF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非血管性因素,临床护理时应着重对患者进行上述方面护理,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梁丽珍
- 关键词:CRF血液透析
- 非血管性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和慢性肾脏病相关因素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要求选取4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和40例肾脏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两组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水平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影响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功能的因素。[结果]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75%)高于健康人群(50%,P<0.05);除命名和语言外,血液透析病人MoCA的其他项目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5);年龄、血红蛋白水平对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功能有影响。[结论]透析状况良好、无脑卒中及痴呆病史的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无肾脏疾病的健康人群,认知功能障碍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高发病率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传统的血管性危险因素,血液透析和慢性肾脏病相关因素可能与早期的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 海润玲赵岳
- 关键词:肾脏疾病慢性血液透析认知功能障碍
-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性因素被引量:1
- 2013年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性因素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将从AD的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研究、影像学和遗传学等方面,对与AD有关的血管性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期望能通过血管性因素多视角地探讨AD的本质,为A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
- 牛君兰李月春刘国荣王宝军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疾病
- 血管性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脑变性疾病之一,它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人类寿命的延长,AD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AD以8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peptide,AB)在脑内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改变为主要特征。
- 孙永安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脑淀粉样血管病血脑屏障
- 血管性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具有与血管病相同的危险因素,血管性危险因素加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向AD转化,AD患者在早期即可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生化改变。虽然AD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血管性因素被认为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本文对血管性因素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王莉莉赵莹莹李继梅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
- 《血管性因素对认知损害和痴呆的促成作用》科学声明解读与启示被引量:2
- 2012年
- 1声明的背景和目的
虽然现有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诊断标准试图区分这两种密切相关的情况,但一系列的研究证据均表明这种二元分类方法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客观情况,
- 李焰生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因素阿尔茨海默病
相关作者
- 李焰生

- 作品数:313被引量:5,599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卒中 偏头痛 痴呆 眩晕 缺血性卒中
- 苏凡

- 作品数:29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痴呆 默认网络 抑郁症 小胶质细胞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 柏峰

- 作品数:98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研究主题: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随访研究 老年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海马
- 贾建平

- 作品数:1,317被引量:6,183H指数:3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
- 方伯言

- 作品数:94被引量:404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 康复 帕金森病患者 运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