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62篇“ 血管再狭窄“的相关文章
纤维蛋白原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LE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管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n=51)和非狭窄组(n=6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探讨FIB、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狭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FIB、ET-1高于非狭窄组,白蛋白、NO低于非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CRP、白蛋白、CAR、FIB、ET-1、NO是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ET-1、NO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风险均具有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614,P_(非线性)=0.012;P=0.285,P_(非线性)=0.003;P=0.417,P_(非线性)=0.005),随着FIB、ET-1的升高、NO的降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风险呈非比例的增加。结论FIB、ET-1升高是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NO升高是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的保护因素;FIB、ET-1、NO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风险均具有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赵峰邓默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纤维蛋白原内皮素1血管再狭窄
血清Lipocalin-2、Ficolin-2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纤维胶凝蛋白-2(Ficolin-2)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治疗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血管外科行介入治疗的LEASO患者130例为LEASO组,根据随访1年是否发生血管狭窄将LEASO患者分为狭窄亚组40例和非狭窄亚组90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ipocalin-2、Ficolin-2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LEASO患者血清Lipocalin-2、Ficolin-2水平与管腔直径缩小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E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ipocalin-2、Ficolin-2水平对LE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的预测效能。结果LEASO组血清Lipocalin-2、Ficolin-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P=23.943/<0.001、29.774/<0.001);LEASO患者血清Lipocalin-2、Ficolin-2水平与管腔直径缩小率呈正相关(r/P=0.719/<0.001、0.730/<0.001);介入治疗1年后,130例LEASO患者血管狭窄发生率为30.77%(40/130)。狭窄亚组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和血清Lipocalin-2、Ficolin-2水平高于非狭窄亚组(χ^(2)/t/P=6.945/0.008、6.644/0.010、6.295/<0.001、5.657/<0.001);糖尿病、Lipocalin-2高、Ficolin-2高为LEASO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383(1.187~9.647)、1.264(1.120~1.427)、1.272(1.113~1.454)];血清Lipocalin-2、Ficolin-2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LEASO患者介入治疗后血管狭窄的AUC分别为0.789、0.786、0.875,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独预测的AUC(Z/P=2.502/0.012,2.339/0.019)。结论LEASO患者血清Lipocalin-2、Ficolin-2水平升高,与介入治疗后血管狭窄密切相关,血清Lipocalin-2、Ficolin-2水平联合对LEASO介入治疗后血管狭窄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单绍银赵刘兵童垣皓刘超张蔚然沈镜孚韩志锋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血管再狭窄
基于数据挖掘的血管狭窄动物模型分析
2025年
目的对近十年血管狭窄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评价手段等进行分析统计,为完善血管狭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3年~2023年中英文主流数据库中的血管狭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中的实验动物品系、造模方式、造模周期以及检测方式等数据,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122篇文献中,实验动物品系以大鼠、兔和猪为主,性别以雄性为主,最常用的造模方式为球囊拉伤术,造模周期主要在4~8周之内,检测指标以组织病理学为主,占37.18%,包括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EVG染色等。结论目前猪的血管狭窄模型翻译转化性较符合预期,但成本较高,难以推广,使用大鼠和兔仍占主流,造模方式以球囊拉伤术为主,不同血管狭窄动物模型和造模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实验目的进行选择。血管狭窄动物模型仍有一定局限性,未来寻求更理想的动物模型势在必然。
谢蓓莉刘明旺温伟闫宇新郜梦洁蒋璐莲金之蝶赵福海
关键词:血管再狭窄动物模型数据挖掘
一种无创血管狭窄防治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创血管狭窄防治系统,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采集单元、变频射频信号发生器、聚焦射频天线阵列和无线治疗单元。所述的系统控制采集单元控制变频射频信号发生器发出的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传输到聚焦射...
邹金成张爱丽赵诗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运重建术后血管狭窄的预测进展
2024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由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和血管狭窄导致下肢血流受限引起,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也是造成成年人截肢的主要原因[1],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0%[2,3]。随着国内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趋势加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中国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4]。
张雨璠钟林堃缪健航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运重建血管狭窄斑块形成动脉内膜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在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接受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的疗效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出现血管狭窄的94例冠心病患者,并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两组,对照组(n=47)采取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观察组(n=47)采取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靶病变最小直径与管腔狭窄率;术后随访半年,记录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即刻、术后半年两组靶病变管腔直径均比手术前升高,管腔狭窄率均比手术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其MACE总发生率有更明显下降(P<0.05)。结论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接受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有理想的手术即刻获益,并且可以术后短期维持,降低MACE风险。
林燕燕郭慧芳陆文婷苏婷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再狭窄
秋水仙碱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血管狭窄模型大鼠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秋水仙碱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血管狭窄模型大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中选取35只并建立PTCA后血管狭窄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培哚普利组、秋水仙碱组,各10只;将剩余10只未建模的大鼠设为正常组。正常组与模型组不进行干预,培哚普利组接受培哚普利0.4 mg·kg^(-1)·d^(-1)灌胃干预,秋水仙碱组接受秋水仙碱0.1 mg·kg^(-1)·d^(-1)灌胃干预,均干预30 d。干预结束后每组取3只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颈动脉病理改变情况并计算血管狭窄面积和血管狭窄率;干预结束后每组取3只大鼠,采用TUNEL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干预结束后每组取2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颈动脉组织中IL-6、IL-1β、TNF-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干预结束后每组取2只大鼠,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颈动脉组织中IL-6、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管内膜增厚且管腔狭窄明显,血管新生内膜排列严重紊乱;培哚普利组与秋水仙碱组大鼠管腔狭窄程度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其中秋水仙碱组减轻更为明显。培哚普利组、秋水仙碱组血管狭窄面积小于模型组、血管狭窄率低于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血管狭窄面积小于培哚普利组、血管狭窄率低于培哚普利组(P<0.05)。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低于正常组,培哚普利组、秋水仙碱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于培哚普利组(P<0.05)。模型组、培哚普利组、秋水仙碱组颈动脉组织中IL-6、IL-1β、TNF-α蛋白及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培哚普利组、秋水仙碱组颈动脉组织中IL-6、IL-1β、TNF-α蛋白及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颈动脉组织
赖春进黄石安王尧李浅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再狭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秋水仙碱
恩替司他在制备抑制介入术后血管狭窄方面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研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恩替司他及其衍生物或修饰物在制备用于抑制血管介入术后血管狭窄方面药物的应用。本发明发现恩替司他可以有效的抑制血管介入术后内膜新生程度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经机械牵张后的增殖迁移,从而...
孙晓磊 林倩 马亚蓉
血清CXCR4、RBP4与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DCB治疗后靶血管狭窄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CXC族趋化因子受体(CXCR)4、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与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后靶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6例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且接受DCB治疗患者。治疗6个月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靶血管病变处最小管腔直径,评估管腔狭窄程度,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血管狭窄分为血管狭窄组(24例)和无血管狭窄组(8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CXCR4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RBP4水平。比较两组病变血管和支架特征及血清CXCR4 mRNA表达、RBP4水平,分析血清CXCR4、RBP4与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DCB治疗后靶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 血管狭窄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组(P<0.05)。血管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CXCR4 mRNA表达、RBP4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狭窄组(P<0.05)。血管狭窄组支架长度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组,参照血管直径、支架直径、治疗后最小管腔直径明显低于无血管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hs-CRP、参照血管直径、支架直径、血清CXCR4,血清RBP4水平是影响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DCB治疗后靶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XCR4截断值为2.25时预测靶血管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825~0.91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28%和71.45%;血清RBP4截断值为32.14 mg/L时预测靶血管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46~0.92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46%和72.39%;联合检测预测靶血管狭窄的ROC曲线为0.910(95%CI:0.862~0.94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5%和71.43%。结论 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DCB治疗后,靶血管狭窄
冯立芝李伟谢雨佩
一种抗血管狭窄的活性氧响应性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抗血管狭窄的活性氧响应性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活性氧响应性水凝胶涂层为活性氧响应‑清除性聚合物前药和多巴胺修饰的氧化葡聚糖交联得到的水凝胶涂层;该水凝胶涂层随球囊高压...
赵静傅国胜贾凡李健

相关作者

宋存先
作品数:183被引量:46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紫杉醇 聚己内酯 基因治疗 血管再狭窄 再狭窄
杨菁
作品数:102被引量:29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基因治疗 血管再狭窄 紫杉醇 纳米胶束 基因载体
温进坤
作品数:306被引量:1,782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血管平滑肌细胞 骨桥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表达 血管平滑肌
韩梅
作品数:260被引量:1,404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平滑肌细胞 骨桥蛋白 SM22 基因表达 动脉粥样硬化
邱志兵
作品数:132被引量:35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二尖瓣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