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1篇“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章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被引量:1
2021年
报告1例以全身红斑、丘疹伴发热为首发症状的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61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和发热20d,加重2d入院。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淋巴结结构破坏,淋巴滤泡消失,高内皮血管增生,异形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肿细胞CD3、CD5、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3、CD2、CD7及CD4均阳,CD 10(少许细胞)及增殖核抗原(Ki-67)(约30%)阳,CD20及B细胞特异转录因子(PAX)5示B细胞局灶阳,CD21示不规则滤泡树突细胞网,EB病毒编码的RNA(EBER)示少量大细胞。根据患者皮损、淋巴结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张淑兰张颖鹏彭亚婷李春明刘藕根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被引量:2
2004年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具有表达CD3和CD4的单克隆增殖为特征的全身疾病。随着免疫分型和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近来对其病因、病理及治疗方面的认识有所深入,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叶海格金洁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病因病理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中位发病年龄66(22-80)岁,其中25例为男。38例Ann Arbor分期III-IV期,23例伴有B组症状,34例IPI中高危及高危。起病临床表现以无痛淋巴结肿大为主(31例),可伴多浆膜腔积液(24例)、发热(17例)、皮疹(11例)和贫血(15例)。18例病理组织活检显示EBV阳,28例Ki-67≥40%,6例伴发EBV血症。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121)个月,3年预估生存率为37.6%,无进展生存率为2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升高、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生存率更低。结论:AITL起病时临床表现多样,侵袭高,预后差,常规化疗远期预后不佳。高白介素-6水平、伴有多浆膜腔积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王洪波王秀娟郭新红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预后多浆膜腔积液白介素-6
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疗效
2025年
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治疗中西达苯胺与阿扎胞苷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20例AITL患者为研究对象,10例予以西达苯胺单药治疗用对照组表示,10例予以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用观察组表示,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经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50.00%、客观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20.00%、50.00%,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以1~2级居多。结论 西达苯胺与阿扎胞苷联合方案安全良好,适用于AITL患者,对其病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姚金融高玲周竟心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阿扎胞苷临床疗效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2025年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cytosis,HLH),是一种由免疫调节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多样、进展迅速、病死率高。HPS按有无基因异常可分为原发和继发,原发HPS存在基因突变,多见于儿童;继发HPS主要源于感染、肿和风湿疾病等,多见于成人,其中肿相关HPS者以血液肿为主,尤以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最常见[1]。本文报道老年男患者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确诊前继发HPS 1例。
王彦平丁弘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进展与展望
2024年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高度侵袭T细胞淋巴瘤亚型,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AITL显著的疾病异质和复杂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上仍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都使得该疾病备受关注,对AITL进行早期精准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在病理组织学的基础上,新兴的分子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正逐步提高AITL早期识别的准确。基于传统化疗效果有限,当前研究正聚焦于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开发。本文就AITL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述评,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徐才刚王雪梅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基因突变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75例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诊断为AITL,并用石蜡包埋组织或新鲜组织进行靶向测序检测的75例病例资料,分析AITL患者的突变基因分布和突变类型。结果:在75例AITL标本中均检测出基因突变,共检测到492个变异位点,分别位于84个基因列表中的74个基因。在≥10%的AITL病例中检测到的突变基因依次是TET2(89.3%)、RHOA(57.3%)、IDH2(37.3%)、DNMT3A(36.0%)、KMT2C(21.3%)、PLCG1(12.0%)和KDM6B(10.7%)。TET2和RHOA、TET2和IDH2、RHOA和IDH2基因突变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共现关系(P<0.05),TET2和KDM6B基因突变之间具有显著的互斥关系(P<0.05)。结论: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可揭示AITL基因突变的独特特征,为AITL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申霞易红梅李安琪欧阳斌燊董磊王朝夫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DNA突变分析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相关病理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细胞克隆。结果肿细胞浸润模式主要以结节状(20/32,62.5%)、间质或小簇状(10/32,31.3%)为主,结节成分较杂,可呈“肉芽肿样改变”;肿细胞主要为小至中等大小淋巴细胞,异型不明显,少数病例可出现明显浆细胞增生。1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CD4阳T细胞较少,平均为8.4%;滤泡辅助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相关免疫组化标记阳率分别为:CD10(7/14,50.0%)、BCL6(6/19,31.6%)、PD-1(13/19,68.4%)、CXCL13(13/19,68.4%),大部分病例肿细胞PD-1和CXCL13同时阳,且阳细胞数量较少(均<1%)。24例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22例均一致表达胞质CD3(cCD3)、CD5、CD4、CD2,均不同程度表达CD10,部分病例胞膜CD3(sCD3)表达缺失(12/22,54.5%),部分病例CD7表达缺失(8/22,36.4%);2例未发现异常T细胞。基因重排:7例行T系基因重排检测,其中3例TCR重排阳。结论AITL侵犯骨髓的肿细胞比例较低且异型小,容易漏诊及误诊,当骨髓中出现细胞成分较杂的淋巴细胞灶,提示AITL侵犯骨髓。流式细胞术发现表型异常T细胞(CD4和CD10双阳),强烈提示AITL侵犯骨髓。AITL侵犯骨髓的诊断应综合考虑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及基因重排等检查结果。
李慧兰汝昆李晓艳孙丽丹李凤丽姚静雅蔺亚妮刘恩彬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基因组学研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独特亚型,肿细胞起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背景细胞种类复杂,诊断相对困难,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AITL具有恶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发展,现已发现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T细胞受体及肿微环境相关基因突变与AITL的发病机制及预后相关,为AITL潜在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主要对AITL的分子特征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生了解AITL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左素琼周盼朱尊民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基因组学突变
PD-1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是成熟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常见亚型, 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充分阐明。因其具有较大的异质导致患者的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总体预后较差。程序死亡受体-1(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 是AITL的诊断标志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D-1与AITL的预后相关并提出针对PD-1的靶向治疗。该文就PD-1在AITL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孙书凝龚予希杨野梵张诗婷肖菁娇张智弘
关键词:细胞淋巴瘤免疫母细胞

相关作者

李甘地
作品数:335被引量:2,288H指数:2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王昭
作品数:315被引量:1,219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淋巴瘤 噬血细胞性
张明智
作品数:330被引量:1,242H指数:1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预后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夏枯草 NK/T细胞淋巴瘤
周小鸽
作品数:310被引量:1,788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EB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王旖旎
作品数:154被引量:557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成人 嗜血细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