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40篇“ 血清透明质酸“的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超声联合血清透明质合成酶2(HAS2)及三叶因子1(TFF1)诊断早期乳腺癌
2025年
目的观察人工智能超声联合血清透明质合成酶2(HAS2)及三叶因子1(TFF1)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76例疑诊乳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n=50)与良性组(n=126);以人工智能超声及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自动标注乳腺可疑病灶,由医师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病灶进行分级,以0~3级为良性、4~5级为恶性。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及病灶人工智能超声表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HAS2、TFF1、人工智能超声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效能。结果恶性组HAS2、TFF1、腺体厚度异常、病灶低回声及血流形态异常者占比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均<0.001)。单一根据血清HAS2、TFF1及人工智能超声表现诊断乳腺癌的AUC分别为0.772、0.754及0.859;三者联合的AUC为0.925,其诊断效能高于各单一项(P均<0.05)。结论人工智能超声联合血清HAS2及TFF1诊断乳腺癌效能良好。
贾坤李伟裴月颖牛帅
关键词:人工智能透明质酸合成酶三叶因子1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透明质水平与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透明质水平与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hild的分级标准Child A级组23例、Child B级组52例、Child C级组35例。比较三组性别、年龄、体指数、血清透明质水平。结果Child A级组、Child B级组和Child C级组的性别、年龄、体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C级组血清透明质水平(91.39±24.67)高于Child B级组(38.26±9.36)和Child A级组(29.55±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ild B级组(38.26±9.36)和Child A级组(29.55±6.97)血清透明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透明质水平高。
杨娜范芸迟洁王丹丹
关键词:透明质酸非酒精性脂肪肝生存期
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血清透明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宣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12例作为肝病组,另取同期该院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病历/体检资料,行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及血清透明质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均以肝组织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组杨氏模量值及血清透明质水平;评估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血清透明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病组透明质、丙氨转氨酶(ALT)、天冬氨转氨酶(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杨氏模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OR=4.627(95%CI:1.627,13.159)]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因素;透明质[OR=4.116(95%CI:1.924,8.807)]、ALT[OR=3.691(95%CI:1.725,7.898)]和AST[OR=3.846(95%CI:1.798,8.229)]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透明质及其联合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8.9%(95%CI:0.591,0.752)、76.2%(95%CI:0.695,0.843)、84.3%(95%CI:0.726,0.935),特异性分别为83.1%(95%CI:0.723,0.921)、68.4%(95%CI:0.571,0.794)、83.5%(95%CI:0.719,0.926)。结论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血清透明质可辅助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效能良好。
郑伟伟俞慧郑慧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透明质酸
血清透明质、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和Ⅳ型胶原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血清透明质(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CⅣ)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3例肝硬化患者及127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HA、LN、PⅢNP、CⅣ水平;分析血清HA、LN、PⅢNP、C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HA、LN、PⅢNP和CⅣ的诊断界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HA 80.32(42.18, 165.50)ng/ml、LN 42.91(31.47, 74.91)ng/ml、PⅢNP 16.15(10.93, 31.33)ng/ml和CⅣ126.00(73.16, 236.60)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6.83(17.25, 40.02)、30.46(25.02, 40.95)、6.38(4.93, 7.86)、48.49(40.24, 57.57)ng/ml(P<0.05);原发性肝癌组血清HA、LN、PⅢNP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血清CⅣ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组血清HA、LN、PⅢNP和C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OC曲线及AUC分析血清HA、LN、PⅢNP和CⅣ的诊断效能显示:血清HA、LN、PⅢNP和C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分别为0.8453、0.7195、0.9310和0.8842;血清HA、LN和PⅢNP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7749、0.6208和0.6384。根据ROC曲线计算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诊断界值,血清HA+LN+PⅢNP+C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92.7%。结论 血清HA、LN、PⅢNP和CⅣ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晓晨罗玲罗晓红王英许柏睿吴秋菊张静禤雪靖韦婕段朝晖林向华
关键词: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原发性肝癌
CAP与血清透明质血清 IV 胶原、III型前胶原肽的相关性及其联合诊断NAFLD的临床价值
2023年
分析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下血清透明质(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指标与受控衰减参数(CAP)的相关性及其联合诊断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NAFLD患者为观察组,另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选例时间及选例数分别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200例。将所有受检者HA、PCⅢ、Ⅳ-C指标进行检测。对不同组别的肝纤维化指数(HA、PCⅢ及IV- C)与CAP值的关系进行统计、比较。可按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CAP与HA、PCⅢ、Ⅳ-C指标联合诊断NAFLD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中CAP及、HA、PCⅢ、Ⅳ-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三组NAFLD患者(轻度、中度、重度)CAP及HA、PCⅢ、Ⅳ-C呈逐渐升高趋势;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HA、PCⅢ、Ⅳ-C与CAP值均为正相关;CAP联合HA、PCⅢ、Ⅳ-C诊断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与单项其他方式诊断相比,更高,纳入统计学中分析,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NAFLD患者的各项指标中,HA、PCⅢ、Ⅳ-C与CAP值均为正相关,且HA、PCⅢ、Ⅳ-C指标联合CAP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在临床中,可根据以上各项指标变化,对病情轻重进行判断,并对患者的治疗后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进而为临床上治疗NAFLD提供一定的参考。
向文耀李仕雄陆彦盟吕日英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关节镜辅助下髌骨针内固定对髌骨骨折患者骨代谢和血清透明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髌骨针内固定对髌骨骨折患者骨代谢和血清透明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开复位髌骨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关节镜辅助下髌骨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与膝关节功能,手术前后患者骨代谢和血清透明质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外旋度数、内旋度数以及屈伸度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外旋度数、内旋度数以及屈伸度数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膝关节主观(IKDC)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抗酒石性磷酶5b(TRAP-5b)、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端肽(CTx)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血清透明质(HA)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H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髌骨针内固定手术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提升患者术后远期膝关节活动度与关节功能,进而提升患者机体内血清透明质表达水平,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涂名实黄孝斌何宇
关键词:关节镜骨代谢血清透明质酸
吖啶酯标记建立血清透明质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2022年
目的建立以吖啶酯为标记物检测透明质(HA)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吖啶酰肼标记的HA作为示踪物,通过抗体将透明质结合蛋白固定在磁微粒上,建立了基于竞争法原理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空白限、检出限、线性范围、重复性、批间差、回收率、和抗干扰能力,建立了正常人参考区间,并与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空白限为6.95ng/mL,检出限为16.97ng/mL,线性范围为25-1000ng/mL,重复性CV小于4%,批间差CV小于5%,平均回收率95.9%,血红蛋白浓度<2.5mg/mL、胆红素浓度<0.3mg/mL、中长链脂肪乳<10mg/mL时对血清样本测量无干扰,正常人参考区间为<106.6ng/mL。检测84例临床血清标本,与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的相关性为0.972。结论成功建立了H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吕东川贺敏李竹青赵燕丽
关键词:透明质酸
术前血清透明质水平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究术前血清透明质水平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接受扩大根治术,检测患者术前血清透明质水平,根据中位数将患者分为偏高组和偏低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周和术后1周的炎症水平、无进展生存期和1年后生存率。结果偏高组术后1周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高于偏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高组无进展生存期和1年后生存率低于偏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血清透明质水平偏低的乳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较轻,有助于预测无进展生存期和1年后生存率。
宋厚侠
关键词:血清透明质酸乳腺癌
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病毒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透明质Ⅳ型胶原层黏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慢性病毒性乙肝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功能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等,若不及时治疗则会逐渐进展为肝硬化,甚至导致肝脏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1]。恩替卡韦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具有起效快、抗病毒作用强、低耐药的特点,但单独使用恩替卡韦对慢性病毒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有限,且停药后易复发。胸腺法新为高纯度多肽,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药物,对脓毒症及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理想[2]。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病毒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透明质(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王菊芳
关键词:胸腺法新免疫调节药物肝区疼痛血清透明质酸恩替卡韦
术前血清透明质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透明质(HA)含量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从历史性队列中选择2004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年龄为(52.5±9.4)岁。检测患者术前血清HA含量,根据其中位数53.7μg/L,将患者分成高低两组,各49例。并采用χ²检验分析血清HA含量高低与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进行检验以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HA含量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高HA水平的患者在绝经和未绝经患者中比例分别为55.7%和40.5%;在孕激素受体(PR)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分别为54.1%和43.2%;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分别为45.7%和60.7%;在Ki‑67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分别为55.6%和43.2%;在肿瘤大小TⅠ,TⅡ,TⅢ和TⅣ期患者中分别为50.0%,41.7%,72.7%和1/1;在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患者中分别为45.7%和53.8%。HA水平高低与乳腺癌患者的绝经状态、PR、ER、Ki‑67表达、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χ²值分别为2.128,1.086,1.800,1.485,4.273,0.656,P>0.05)。高HA水平的患者在年龄小于等于52岁患者中占30.9%,大于52岁中占74.4%(χ²=18.274,P=0.000);在TNM早期患者中占43.4%,晚期中占72.7%(χ²=5.861,P=0.015);在未远端转移患者中占45.2%,远端转移中占78.6%(χ²=5.333,P=0.023);在Her‑2阴性患者中占38.1%,阳性中占58.9%(χ²=4.167,P=0.041);而且高HA水平的患者生存期中位数70个月要小于低HA水平组的83个月(χ²=6.799,P=0.007)。因此,高HA含量与患者年龄大,较晚的肿瘤分期,较高的远端转移风险,Her‑2的阳性表达和较短的生存期相关。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血清HA高水平可能是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HR(95%CI)值为9.98(1.16~85.88),P值0.036。结论术前血清HA的高水平与较差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燕忠吴伟平吴伟平黄珺金晶黄珺
关键词:乳腺癌透明质酸生存期预后

相关作者

孔宪涛
作品数:603被引量:2,921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细胞 血清 透明质酸
姚集鲁
作品数:389被引量:3,162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谢映华
作品数:31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ELISA 透明质酸 血清透明质酸 血清 肝纤维化
张占卿
作品数:247被引量:1,06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无创诊断 肝硬化 慢性乙型
张鲁榕
作品数:31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佛罗里达大学
研究主题:透明质酸 组合物 DCR3 血清透明质酸 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