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68篇“ 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文章
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糖尿病足患者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本研究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与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IL-6在糖尿病足上的辅助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医院病历系统和实验室系统,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9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的患者资料。本研究共收集377例患者信息,其中对照组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31~91岁、中位数年龄71岁;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不伴糖尿病足(no-diabetic foot,NDF)组63例,男性43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37~96岁、中位数年龄71岁;糖尿病伴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组283例,男性197例,女性86例,年龄范围36~96岁、中位数年龄67岁。根据感染严重性分类,将283例DF组患者分为轻度感染亚组(72例)、中度感染亚组(143例)和重度感染亚组(68例)。结果显示,本研究中3组在年龄与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95/χ^(2)=2.81,P>0.05)。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IL-6、C-反应蛋(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血糖(glucose,GL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2.480、36.277、12.432、12.838、18.334,P<0.05)。两两比较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DF组的CRP、PCT和GLU的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0.259、20.118、20.056,P<0.05);DF组的IL-6、CRP、PCT和WBC的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4.934、14.933、14.829、14.934,P<0.05)。而NDF组与DF组之间的IL-6、CRP、PCT、WBC和GLU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202、0.622、0.737、1.036、1.899,P>0.05)。在DF组内,3个感染亚组患者之间的IL-6、CRP、PCT、WBC和GL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11.789、237.066、74.683、83.203、15.328,P<0.05)。与轻度感染亚组相比,重度感染亚组的IL-6、CRP、PCT、WBC和GLU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1.174、15.136、8.657、8.348、3.698,P<0.05);中度感染亚组�
李俊毅熊亮王鹏云马清峰
关键词:糖尿病足白细胞介素-6
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与尿毒症脑病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相关性及影响UE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就诊的UE患者73例(观察组)及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78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否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红蛋(hemoglobin,Hb)、(albumin,ALB)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ormone,PTH)水平等资料,通过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6、IL-2、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U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2、TNF-α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Scr与IL-6、IL-2、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r、Hb≤90 g/L、ALB≤30 g/L、PTH、代谢性酸中毒、IL-6、IL-2、TNF-α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IL-6、IL-2和TNF-α的高表达、血Scr、Hb≤90 g/L、ALB≤30 g/L、PTH及代谢性酸中毒均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雅琦邓晓风杨卫民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微炎症状态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
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预后意义
2025年
目的 探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初诊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初治DLBCL患者66例为病例组,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病例组男39例,女27例,中位年龄59岁;对照组男10例,女25例,中位年龄39岁。比较两组血清IL-6水平。66例初治DLBCL患者中4例失访,62例纳入进一步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获取血清IL-6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截断值,按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水平组(IL-6≥15.6 ng/L)39例和低水平组(IL-6<15.6 ng/L)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及3年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35.95±33.66)ng/L比(1.66±0.7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2,P<0.001)。血清IL-6水平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为15.6 ng/L,曲线下面积为0.705,95%置信区间为0.558~0.852(P<0.05)。高水平组有B症状、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4分患者比例均高于低水平组[58.97%(23/39)比13.04%(3/23)、79.49%(31/39)比43.48%(10/23)],3年OS率、PFS率均低于低水平组[71.79%(28/39)比100.00%(23/23)、56.41%(22/39)比82.61%(1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初治DLBCL患者的血清IL-6水平异常升高,且血清IL-6高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张进萍陈玲黄震宇王颖黄晓玲黄豪博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
超声造影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9水平对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性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9水平对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28例颈动脉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印度Takayasu临床活动评分(ITAS2010)将其分为活动期组(n=56,ITAS2010评分≥5分)和非活动期组(n=72,ITAS2010评分<5分)。比较两组患者CEUS参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9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US联合血清IL-6、IL-9水平对颈动脉大动脉炎患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活动期组患者血管化分级(即颈总动脉壁新生血管化分级)≥2级比例、增强程度(EI)、峰值强度(DPI)均高于非活动期组患者,达峰时间(TTP)低于非活动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患者血清IL-6、IL-9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参数(血管化分级、EI、DPI、TTP)联合诊断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性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参数单独诊断。CEUS参数联合血清IL-6、IL-9水平诊断颈动脉大动脉炎活动性的灵敏度、AUC均高于各自单独诊断。结论 CEUS参数联合血清IL-6、IL-9水平对颈动脉大动脉炎患者活动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联合诊断效能更高。
周敏万静吕娟
关键词:超声造影白细胞介素-9颈动脉
“导气同精”针法治疗肾精不足型老年性耳聋的疗效研究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导气同精”针法治疗肾精不足型老年性耳聋(ARHL)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肾精不足型ARHL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导气同精针刺组,每组30例。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导气同精针刺组行导气同精手法,1次/d,10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其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耳鸣严重程度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以及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导气同精针刺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20/30)高于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明显提高,且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导气同精针刺组对平均听阈值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导气同精针刺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导气同精针刺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明显提高,且导气同精针刺组评分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下降,IL-10水平上升,其中导气同精针刺组对血清中IL-6、IL-10水平调节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气同精针法可以明显提高肾精不足型ARH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平均听阈,改善患者的听力水平及耳鸣症状,同时还可以调节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水平,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研究和临床推广。
童艳刘赟王磊顾丹妮陈伟伦吴生兵
关键词:老年性耳聋肾精不足SF-36
血清白细胞介素-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SIRT)-1与急诊科老年患者衰弱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治疗的60岁及以上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常规、生化、IL-6水平;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后血清放置-80℃储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IRT-1水平。72 h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测量握力。根据Fried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FP)评分,将患者分为衰弱与无衰弱组。比较衰弱与无衰弱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L-6、SIRT-1与衰弱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IL-6、SIRT-1对衰弱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316例,依据Fried FP标准,分为衰弱组(n=156)和无衰弱组(n=160)。单因素分析示,衰弱组血清IL-6[33.3(13.0,69.2)ng/L vs.20.0(9.2,41.3)ng/L,P=0.001]、SIRT-1[(9.98±1.23)μg/L vs.(8.98±1.65)μg/L,P<0.001]均高于无衰弱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arthel指数、握力后,血清IL-6(OR=1.006,95%CI:1.001~1.011,P=0.036)和SIRT-1(OR=1.838,95%CI:1.475~2.290,P<0.001)与衰弱独立相关。IL-6预测衰弱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671(95%CI:0.604~0.738,P<0.001),截点值为33.8 ng/L;SIRT-1预测衰弱的AUC为0.736(95%CI:0.674~0.799,P<0.001),截点值为9.13μg/L;二者联合模型的AUC为0.765(95%CI:0.707~0.823,P<0.001),敏感度为0.776,特异度为0.726,其预测效能优于单独应用IL-6(Z=2.119,P=0.034)。结论血清IL-6和SIRT-1可作为急诊科老年患者衰弱的独立预测因子。
刘慧珍王娜商娜李俊玉刘小蒙郭树彬腾飞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衰弱
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胃癌化疗患者预后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2、IL-17水平与胃癌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9例接受化疗干预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68)与预后不良组(n=41)。记录并统计患者临床资料,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6、IL-12、IL-17水平与胃癌患者化疗预后的关系;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胃癌化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IL-12、IL-17水平对胃癌患者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及血清IL-6、IL-17水平均较预后良好组高,而IL-12水平较预后良好组低(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IL-17水平均与胃癌化疗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血清IL-12水平与胃癌化疗患者不良预后呈负相关(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6、IL-17水平异常升高均为影响胃癌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IL-12水平升高为影响胃癌化疗预后的保护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IL-12、IL-17水平均对胃癌化疗预后具有较好预测价值,其中以血清IL-17的预测价值相对最好(均P<0.05)。结论:胃癌化疗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越高,IL-12水平越低,其不良预后发生风险也相对越高,通过监测上述指标水平有利于早期辅助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徐红梅高立明
关键词:胃癌化疗预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7
血清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 降钙素原与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CRP)、降钙素原(PCT)与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老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100名(观察组),另选取100名体检科健康志愿者(健康组),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IL-6、CRP、PCT,并进行肺部超声检查。结果相较健康组,观察组血清IL-6、CRP、PCT水平均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IL-6、CRP、PCT水平明显升高,且各指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IL-6、CRP、PCT水平与肺部超声评分均呈正相关(r=0.85、0.43、0.76,P<0.01);结论血清IL-6、CRP、PCT与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且三者水平升高可作为患者肺损伤程度评估的潜在指标。
吴丽春郑文玲吴丽珍李智杰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血清白细胞介素-6、尿肾损伤分子-1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尿肾损伤分子-1(Kim-1)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分析患者术后AKI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后7 d是否发生AKI分为发生组(70例)和未发生组(13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IL-6、尿Kim-1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IL-6水平与尿Kim-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IL-6、尿Kim-1对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发生组比,发生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与术前比,术后2、6 h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尿Kim-1水平均升高,且术后6 h发生组血清IL-6水平、尿Kim-1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程、术前心功能分级、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及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前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动脉阻断时间长及术后6 h血清IL-6、尿Kim-1水平高均是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经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发现,术后6 h血清IL-6水平与术后6 h尿Kim-1水平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6 h血清IL-6、尿Kim-1诊断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7、0.996,且术后6 h尿Kim-1水平对其的诊断价值较高(均P<0.05)。结论血清IL-6及尿Kim-1水平在发生AKI的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明显升高,且均为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两者呈正相关,同时均对检测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
尹志强李方俊严明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肾损伤分子-1急性肾损伤
血清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 降钙素原水平在评估大面积烧伤患者难治性创面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在评估大面积烧伤患者难治性创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9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难治性创面感染将其分为2组,30例难治性创面感染者设为观察组,60例非难治性创面感染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1 d、3 d、5 d血清IL-6、CRP、PCT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难治性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IL-6、CRP、PCT对难治性创面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IL-6、CRP、PCT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血清IL-6、CRP、PCT、烧伤面积、术后负压引流是难治性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L-6、CRP、PCT联合预测难治性创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68(0.861,0.942),血清IL-6、CRP、PCT联合预测难治性创面感染的灵敏度(93.82%)较各指标单一检测(76.82%、68.86%、71.56%)更高(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80.48%)与各指标单一检测(81.34%、78.16%、8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难治性创面感染会引起血清IL-6、CRP、PCT水平增高,联合检测血清IL-6、CRP、PCT可提高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难治性创面感染的预测价值。
齐新丽王莉何永强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质降钙素原烧伤难治性创面

相关作者

汤斌
作品数:110被引量:44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
研究主题:IL-8 SIL-2R 血清 IL-6 白细胞介素
李晨
作品数:116被引量:467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 HBV相关 肝功能衰竭 病毒相关
王慧芬
作品数:274被引量:1,437H指数:1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HBV
胡瑾华
作品数:140被引量:83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 FASL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段学章
作品数:126被引量:59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射波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癌 射波刀治疗 慢加急性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