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8篇“ 血清学监测“的相关文章
2019—2023年云南省新平县家畜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2025年
为了解云南省新平县猪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控成效,2019—2023年采集新平县1241个养殖场户的9735份猪牛羊血清样品开展了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家畜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05%,平均群体阳性率为0.24%;2019—2023年的家畜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07%、0、0.20%、0.05%,群体阳性率分别为0、0.85%、0、0.83%、0.15%,均无统计差异(P>0.05);猪、牛、羊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5%、0.12%、0,有统计差异(P<0.05),群体阳性率分别为0.38%、0.41%、0,无统计差异(P>0.05);3个阳性区域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36%、0.36%、0.48%,无统计差异(P>0.05)。结果说明;新平县家畜布病流行水平较低,但尚未彻底根除,部分区域呈零星点状散发态势,需继续加大猪群、牛群和养殖量较大区域的布病防控力度,持续开展血清学监测,严格落实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和跨区域调运监管制度,警惕外来性输入病例。
郭红佳普朝华邵勇范博屹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家畜血清学
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规模化牛场牛支原体肺炎血清学监测
2025年
为调查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以下简称“师市”)规模化牛场支原体肺炎流行情况,采用牛支原体PCR、ELISA检测方法检测牛支原体抗原、支原体抗体、牛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2(MBL2)。结果显示,1~5月龄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8.95%,MBL2含量超过正常值表达量平均为37.13%,1、3、4、5月龄犊牛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34.25%、46.67%、53.85%处于较高感染率,2、3月龄犊牛MBL2含量超过正常值表达量分别为50%、46.57%。支原体PCR检测群体阳性率平均为70%,其中3月龄犊牛死亡率最高为27.27%。研究表明,3月龄荷斯坦犊牛最为易感,师市规模化牛场牛支原体病原感染风险较高。
刘军史文军林为民叶翠芳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学监测
2020—2024年宁乡市猪口蹄疫血清学监测
2025年
为切实掌握宁乡市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发现疫病防控过程中存在不足。2020—2024年,宁乡市在25个乡镇每年采集1 000份(共计5 00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免疫效果评价,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建议要持续加强口蹄疫免疫效果评价监测和防控力度,不断完善基层防疫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口蹄疫防控水平。
侯禛徐语涵高伟郝雅蓉王文梅
关键词:口蹄疫血清学
南通市社区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特征,为预防再感染提供科依据。方法选取崇川区、如东县、启东市作为监测点,分别于2022年12月、2023年3月和5月开展3轮监测,每个监测点每次采集血清人数不少于400人。用化发光法进行S蛋白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检测。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两个及以上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首轮监测IgG阳性854人,阳性率为69.09%,近期感染292人,占23.62%;IgA阳性263人,阳性率为21.28%。第二轮监测IgM阳性41人,阳性率为3.39%;IgG阳性1108人,阳性率为91.57%。第三轮监测IgM阳性10人,阳性率为0.84%;IgG阳性1083人,阳性率为90.48%;IgA阳性698人,阳性率为58.31%。第二轮与第三轮监测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8.910,P<0.001)。3轮监测的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286.834,P<0.001)。第一轮和第三轮监测的Ig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2433.000,P<0.001)。结论2022年12月南通市有23.62%的人群近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主城区人群、幼儿和小生感染率较高。2023年3月IgG阳性率到达高峰,2023年5月略有下降,却仍维持较高水平,说明IgG的抗体应答可持续将近6个月,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免疫接种。
陆荣荣魏叶戴垚垚鲍超刘巧
关键词:IGMIGGIGA
2019—2023年湖南省浏阳市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被引量:1
2024年
为掌握浏阳市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净化效果,2019—2023年在全市开展了牛羊布病血清学监测工作。结果显示:共检出阳性场21个(其中羊场16个、牛场5个),平均场群阳性率为0.35%,阳性样品329份,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48%;除2019年外,每年均检测到布病阳性场,5—8月检出布病阳性场点数较多;有12个乡镇检出布病抗体阳性样品,4个区均有布病发生;21个阳性养殖场户中,17个为散养户,4个为商品代场,交易市场与种牛羊场均未检出阳性样品。结果表明:浏阳市牛羊群体中存在布病流行且流行范围较广,但处于低水平流行态势,发生区域性大流行的风险较小,但商品代场和散养户仍具有布病散发风险,还须继续加强布病防控并加大夏季的监测力度,同时严格落实检疫监督和调运监管,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行为干预,持续推进布病净化工作,全面提升布病综合防控能力。
张建超彭禄庭奉佳郑娇妹聂厚湘赵琴杨辉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牛羊血清学流行病学
2019-2022年东营市利津县羊小反刍兽疫血清学监测
2024年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是养羊业密集地区,而小反刍兽疫又是重要的羊传染病之一。因此,为了解和掌握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分布情况和羊群免疫状况,推进东营市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本试验对2019-2022年东营市利津县小反刍兽疫抗体阳性情况进行了监测。本次采用小反刍兽疫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共检测来自1423个养殖场点的22994份样品。结果显示,2019-2022年利津县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个体和场点平均合格率均在92.38%以上,超过了农业部规定的最低标准;病原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该县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良好,发生疫情的风险较低,但仍需要加强对羊群的免疫管理。
苏亚昕石红霞段元鹏李明杨飞王宇张彤晨王方昆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免疫监测血清学
2018-2023年西昌市某奶牛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2024年
为掌握西昌市某奶牛场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做好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2018-2023年连续六年对该奶牛场采集血清样本,累计采集2201份血样,经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进行初筛;运用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进行复核。结果显示,2018-2023年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数分别为5、6、4、8、7、0,初筛阳性率分别为1.5%、1.89%、1.25%、1.96%、1.98%、0;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初筛阳性数分别为4、4、3、8、5、0,初筛阳性率分别为1.20%、1.26%、0.93%、1.96%、1.41%、0;试管凝集(SAT)试验与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的复核结果显示,2018、2019年阳性数分别为2和1,阳性数占总群分别为0.60%和0.32%,2020-2023连续四年均为阴性。针对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制定符合该牛场布鲁氏菌病净化的相应防控措施,以期预防控制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生,能够及时发现并淘汰病畜,为奶牛健康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陈世云刘凤尾彭艳伶张涛周志华
关键词: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2024年
为掌握石河子市(以下简称师市)近五年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控效果,2018-2022年每年对师市14个农牧团场的14个免疫规模牛场、5个非免疫规模牛场、22个非免疫散养牛场(固定的养殖场)随机抽取不同数量血清样品进行了布病抗体监测。本次调查共采集919449份样品,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试验确认。结果显示:2018-2022年免疫规模牛场免疫抗体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3.17%、46.55%、51.76%、57.27%、59.12%;场群阳性率均为100%;年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非免疫规模牛场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21%、0.87%、0.70%、0.29%、0.13%;场群阳性率为20%~100%;各年份个体阳性呈逐年显著下降趋势(P<0.05)。非免疫散养户为0.87%、0.72%、0.29%、0.08%、0.03%;场群阳性率为9.09%~50.00%;各年份个体阳性呈逐年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果表明,近五年师市采取的布病防控与净化措施是积极有效的,总体流行率逐年下降,出现大规模流行的风险较小。但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有些规模牛场由于持续进行布病疫苗免疫,加之,目前临床还无有效的办法鉴别疫苗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无法正确评估布病防控效果;二是部分阳性场点仍存在布病传播的风险。因此,建议已免疫规模牛场尽快制定免疫退出时间表,所有牛场实施“监测+扑杀”措施,并加强检疫监督,严格控制动物移动,以减少扩散的风险,进一步推进布病净化工作。
林为民刘强孙新文黄新
关键词:规模牛场散养户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石河子市规模牛场三个品系牛BVD-MD血清学监测
2024年
针对石河子市部分规模牛场临床出现的早产、流产、弱胎、犊牛腹泻等症状,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血清学调查,旨在掌握该病感染状况和品系间牛发生犊牛腹泻和成母牛早产等疾病之间差异,为防控净化BVD-MD提供参考。选择石河子市范围内3个未免疫BVD-MD疫苗牛场,分别饲养中国荷斯坦牛(以下简称荷牛),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荷斯坦牛杂交代乳肉兼用牛(以下简称弗荷牛),挪威红牛×荷斯坦牛杂交代乳肉兼用牛(以下简称挪荷牛);共计采集血清样品2 981份,分别使用牛病毒性腹泻(BVD)实时荧光RT-PCR监测和牛病毒性腹泻ELISA方法监测抗原和抗体。并通过临床观察记录三个品系牛发病情况,分析品系间发病的差异。实时荧光RT-PCR监测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1.85%(55/2981),荷牛阳性检出率为2.17%,弗荷牛阳性检出率为1.35%,挪荷牛阳性检出率为2.05%;品系之间抗原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三个品系的犊牛、青年牛、后备牛、成母牛均监测到BVDV,说明BVDV感染不因品系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同品系牛之间不影响BVDV的流行。牛病毒性腹泻ELISA方法监测阳性总检出率为28.75%,荷牛阳性检出率为32.85%,弗荷牛阳性检出率为28.06%,挪荷牛阳性检出率为25.41%;三个品系牛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三个品系牛临床发病(犊牛腹泻与成母牛早产、流产、弱胎等)数据显示:弗荷犊牛与挪荷犊牛腹泻发病率较荷犊牛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弗荷成母牛与挪荷成母牛发生早产、流产、弱胎等发病率较荷成母牛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调查显示:一是石河子市规模牛场三个品系牛均存在BVDV感染,且品系间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二是弗荷牛和挪荷牛较荷牛有更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监测结果为石河子市规模牛场BVD-MD的防控和净化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林为民石国旺史文军王丹黄新
关键词:规模牛场BVDV血清学
2021—2023年云南省麻栗坡县口蹄疫血清学监测及分析
2024年
为了解云南省中越边境麻栗坡县家畜口蹄疫(FMD)免疫情况,2021—2023年采集麻栗坡县猪、牛、羊血清样品4846份,分别采用口蹄疫病毒(FMDV)O型/A型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非结构蛋白3ABC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麻栗坡县猪、牛和羊O型FMD免疫合格率为74.08%,牛和羊A型FMD免疫合格率为73.95%;不同畜种间O型FMD免疫合格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牛、羊的A型FMD免疫合格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份间,O型/A型FMD免疫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不同饲养规模间,规模场O型FMD免疫合格率显著高于散养户,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牛规模场A型FMD免疫合格率明显高于散养户(P<0.05)。FMDV非结构蛋白抗体结果显示:猪、牛、羊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0%、16.29%、16.99%,牛和羊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猪,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果表明:麻栗坡县猪、牛、羊FMD整体免疫合格,但存在不同程度的FMDV感染。建议持续加强FMD疫苗免疫和免疫效果评估,强化血清学和病原监测,及时掌握FMDV畜间感染情况,防控边境地区FMD流行,降低向内地散播风险。
周曦元正菊李玉凤苗海生谢家卫张科方信爱国
关键词:口蹄疫免疫抗体血清学监测

相关作者

唐浏英
作品数:53被引量:46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腺病毒 病毒学监测 血清学监测 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病
姬奕昕
作品数:45被引量:49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麻疹病毒 基因型 麻疹 H1基因型 麻疹野病毒
王慧玲
作品数:63被引量:59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麻疹病毒 麻疹 病毒学监测 基因型 基因特征分析
张燕
作品数:182被引量:1,732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麻疹病毒 基因型 基因特征 麻疹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许文波
作品数:601被引量:4,268H指数:36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特征分析 麻疹病毒 手足口病 基因特征 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