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30篇“ 血液肿瘤化疗“的相关文章
- 预防性护理对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并发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 2025年
- 分析血液肿瘤化疗预防并发口腔黏膜炎时使用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血液肿瘤化疗病人,对照组25例、研究1组25例、研究2组50例,3组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1组加个体化护理,研究2组加个体化护理、预防性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病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研究2组病人的SF-36分值均明显更高,研究2组病人的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中Ⅱ级以及以上病人的例数明显更少,P<0.05;对比研究1组病人,研究2组病人的SF-36分值略高,P>0.05,研究2组病人的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中Ⅱ级以及以上病人的例数明显更少,P<0.05。结论 血液肿瘤化疗病人并发口腔黏膜炎预防期间使用预防性护理的效果理想。
- 陆凤妮李灿炎张丽凤王石娟方坚
-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血液肿瘤化疗口腔黏膜炎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自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的住院病人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比组予以白细胞介素-11,探讨组予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探讨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对于化疗后的血液肿瘤患者,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及安全性较高,推荐应用。
- 华雯雯
-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血液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
- 碘伏稀释液肛周坐浴对恶性血液肿瘤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的防控效果分析
- 2025年
- 分析碘伏稀释液肛周坐浴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恶性血液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组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肛周感染发生率、疼痛评分、肛周感染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满意度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碘伏稀释液肛周坐浴对恶性血液肿瘤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的防控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应用。
- 胡慧芳
- 关键词:肛周感染防控效果
- 童趣性干预模块方案在血液肿瘤化疗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索童趣性干预模块方案在血液肿瘤化疗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2023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166例血液肿瘤化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童趣性干预模块方案,干预周期为2个月。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抑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童趣性干预模块方案应用于血液肿瘤化疗患儿,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疾病治疗依从性,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
- 胡培培李静
- 关键词:血液肿瘤化疗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毒副反应
- 血液肿瘤化疗患儿的营养低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 2025年
-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化疗患儿的营养低下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肿瘤化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营养状况的差异分作营养低下组(n=35)与非营养低下组(n=65)。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导致血液肿瘤化疗患儿营养低下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肿瘤化疗患儿营养低下可能与化疗次数、胃肠道反应、家庭功能以及应用激素类化疗药物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父母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及缴费方式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肿瘤化疗患儿营养低下的危险因素为化疗次数≥5次、发生胃肠道反应、家庭功能障碍、应用激素类化疗药物(OR>1,P<0.05)。结论:导致血液肿瘤化疗患儿营养低下的危险因素涵盖化疗次数≥5次、发生胃肠道反应、家庭功能障碍及应用激素类化疗药物,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因素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进而达到改善患儿营养状态的目的。
- 吴璐璐
- 关键词:化疗血液肿瘤患儿
- “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江苏省盐城市某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血液肿瘤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对患者实施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维护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导管维护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导管维护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能有效提升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能有效降低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导管维护的满意度。
- 孙丽丽仇杰成玉露
- 关键词:血液肿瘤PICC导管护理
- 人文关怀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4年
- 分析对血液肿瘤化疗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增加人文关怀的价值。方法 选取血液肿瘤化疗患者100例(人文组和常规组均50例,分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人文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P<0.05),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更好(P<0.05),生活质量的评分更高(P<0.05),护理总满意度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血液肿瘤化疗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增加人文关怀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睡眠的质量和满意度,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张美君
- 关键词:人文关怀血液肿瘤化疗护理
- 留置PICC在小儿血液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
- 2024年
- 研究小儿血液肿瘤化疗留置PICC患儿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9年3月~2023年4月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40例小儿血液肿瘤化疗留置PICC患儿参与,通过双盲法分为比较组(20例,普通护理干预)与研观组(20例,普通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焦虑与抑郁心理、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护理后研观组更低,患儿依从情况、家属满意情况对比显示护理后研观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血液肿瘤化疗留置PICC患儿在心理护理干预下能够具有更好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依从度,并让家属对于护理干预方法更满意。
- 张远茜
- 关键词:护理干预留置PICC心理护理
- 不同固定方法在血液肿瘤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固定方法在血液肿瘤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1、2、3组,各30例。研究1组采用贴膜固定,研究2组采用“C”形固定,研究3组采用“Ω”结合“C”形改良固定法。比较三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舒适度评分、置管护理满意度、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3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研究1、2组,研究2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3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研究1、2组,研究2组VAS评分低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3组护理态度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整体满意度评分高于研究1、2组,研究2组护理态度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整体满意度评分高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3组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Ω”结合“C”形改良固定法进行PICC置管固定,可延长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置管舒适度和置管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
- 陈瑶翟英俊谢小菊张碧霞黄继贤
-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液肿瘤化疗满意度
- 艾盐包联合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对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艾盐包联合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对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化疗治疗的150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2组均给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人血白蛋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艾盐包联合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2组治疗前后Herth希望量表(HHI)、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ICP-LE)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6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0%,对照组为7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髓抑制、黏膜毒性反应、肝肾损害、过敏及其他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46.67%,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HI、QLICP-L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HHI、QLICP-L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艾盐包、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可提高血液肿瘤患者的化疗态度及生存信念,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 李红方文娟周丽丽叶文燕
- 关键词:血液肿瘤化疗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 翁霞

- 作品数:32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T细胞比例 骨髓瘤 骨髓移植
- 周莉莉

- 作品数:7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瘤 ^18F-脱氧葡萄糖 SPECT显像 血液肿瘤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 陆红娟

-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液肿瘤 血小板减少 白介素-11 血液肿瘤化疗
- 王天舒

-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肿瘤化疗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脱-Γ-羧基凝血酶原 CEA
- 马静秋

- 作品数:17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瘤 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树突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