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02篇“ 血液病学“的相关文章
血液病学
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医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实用性的教材与之相适应。近几年来,血液进展迅猛,找到适合血液病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的教材已很困难。本教材由国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血液科专家编写,编写...
陈文明
关键词:血液病
血液病学
本书包括:低MCV贫血、高MCV贫血、血红蛋白S和血红蛋白C、血小板疾、凝血障碍、静脉血栓形成、输血等内容。
(美)活特伯里编著
关键词:血液病诊疗
血液病学被引量:3
1997年
血液病学张之南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北京协和医院一、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APL)取得良效有报道15例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后用化疗维持复发的APL,9例用(As2O3)10mg静...
张之南
关键词:血液病学白血病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病学多元化智慧课堂培养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病学多元化智慧课堂培养模式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的74名血液病学见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21.1-2021.12期间采用常规教模式,观察组为20...
李慧肖毅
关键词:血液病学
微课与“翻转课堂”模式在《血液病学》临床教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研究微课与“翻转课堂”模式在《血液病学》临床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现以2020届采用传统临床教模式的60名全科定向大三医生作为对照组,以2021届采用微课与“翻转课堂”临床教模式的60名生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届习效果差别。结果 研究组习兴趣、临床综合能力以及教满意度评分调查结果均显示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堂测试、期末测试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均显示出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在《血液病学》临床教中应用微课与“翻转课堂”教模式,可有效激发习兴趣,促进其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生的习成绩,生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张燕
关键词:临床教学
翻转课堂教法在血液病学急诊医课程教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法在血液病学急诊医课程教改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血液科的80名实习医生,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两种教方法分为常规教组(2022年1~12月,40名)与翻转课堂组(2023年1~12月,40名)。常规教组采用常规教法,翻转课堂组采用翻转课堂教法,对比两组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习效果、临床思维能力、教满意度;跟踪随访3年,对比两组实习医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工作压力感。结果:翻转课堂组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成绩高于常规教组,P P P P P < 0.05。结论:将翻转课堂教法应用于血液病学急诊医课程教改革中,不仅能够提高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习效果、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教满意度,还能够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减轻工作压力感,可推广。
刘天泽王增胜
关键词:血液病学急诊医学满意度
常规临床实习联合标准化人在血液病学史采集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索常规临床实习联合标准化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临床医本科血液病学史采集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卓越医师本科专业五年级生8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人)采用常规临床实习教;试验组(40人)引入SP与常规实习相结合的教形式。轮转结束后采用国家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史采集考核评分标准及生自我评价形式,比较两组的教效果。结果:试验组生在史采集内容、收集过程、问诊技巧、交流沟通能力及人文素养等各项中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在接诊自信心、问诊开始、史采集过程、问诊结束、问诊全面性与问诊逻辑性等自我评价项目中评价为好或较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临床实习联合SP可有效提高临床医本科血液病学史采集水平。
张彦芬高大乔建梁赵荣伟
关键词:病史采集血液病学
体验式教法结合PBL教法在血液病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体验式教法结合PBL教法在血液病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3.1-2024.1月期间选取60例实习生,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方法,观察组实施PBL教结合体验式教法,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血液病学实习生实施PBL教联合体验式教,能够有效提升实习生的教满意度以及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张凯乐袁海龙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PBL教学法血液病学
血液病学
本书为教材。主要围绕国家和河南省出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规定培训目标和核心能力要求,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规定的相关种为基础,通过典型临床案例的详细分析,完整展现临床例,提升广大员的临床能力、科研能力...
宋永平
深化中医血液病学科建设和融合发展探讨
2024年
当前,中医血液病学科已成为中医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中医科发展日趋多元化、国家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及人们对中医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深化中医血液病学科内涵建设和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中医科的重要使命。文章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六稳”“六保”战略出发,探讨了如何深化中医血液病学科内涵建设和融合发展,以期推动中医科建设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张路唐旭东

相关作者

采卉
作品数:27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研究主题:输血协会 血液病学 学科分类 临床医学类 采供血机构
孔佩艳
作品数:422被引量:1,222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基质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基质细胞
胡荣
作品数:88被引量:31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EMBELIN 非霍奇金淋巴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
单渊东
作品数:46被引量:42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减少 药代动力学 血液病学
赵维莅
作品数:329被引量:99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B细胞 利妥昔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