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9篇“ 蛋白质质量“的相关文章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与蛋白质质量控制失调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5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内质网应激与蛋白质质量控制的失调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内质网应激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来调控蛋白质折叠、降解和自噬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细胞凋亡、自噬抑制、炎症反应等,进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与蛋白质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失调等潜在的分子机制及精准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策略的重要性,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袁建彭志强华宁林乐健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
生物样本库蛋白质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2025年
生物样本库在现代医学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保存的体液和组织样本对医学研究、精准医疗、药物开发和公共卫生领域至关重要。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质量蛋白质样本对满足下游实验需求、确保蛋白质表达水平分析和结构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综述了蛋白质检测方法、不同样本类型蛋白质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不同实验的蛋白质质量检测要求,旨在为生物样本库蛋白质质量控制提供全面的指导,以提高医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邱家丽王政禄
关键词:生物样本库蛋白质
肌联蛋白:肥大信号与蛋白质质量控制中心
2024年
肌联蛋白(titin,TTN)是人体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不仅在肌节结构稳定和弹性势能的储存上发挥作用,而且在肌肥大和蛋白质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基于TTN-Z盘区、I带区和M线区构成的蛋白质复合物被认为起着机械传感器的作用,在张力的刺激下动态调整肌细胞肥厚信号的传导。TTN在运动后诱导骨骼肌重塑,通过蛋白质保护和质量控制修复与降解受损TTN。在适宜机械运动刺激下,TTN机械感应复合体被激活,进而诱导一系列肥厚反应;不适宜负荷运动后,损伤严重的TTN通过T-Cap与MDM2的相互作用、近端Ig区与Calpain1相互作用、N2A区和M线区与Calpain3相互作用及M线结构域的MuRF1结合位点促进其降解。本文以骨架蛋白TTN作为骨骼肌重塑的关键信号中枢为切入点,首先阐述TTN的基本结构,进而深入分析不同分区在肌肥大和蛋白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机制。
郭春杰于亮郝鑫鑫周越
关键词:机械特性
基于动态图卷积与迁移学习的蛋白质质量评估
2024年
蛋白质质量评估是指对计算手段预测的蛋白质模型进行评分,从而挑选更接近天然结构的优秀模型。图结构可直观表示蛋白质模型,因此近年来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在质量评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图节点的固定邻接关系限制了GCN对节点特征深入挖掘的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动态图卷积的质量评估方法 DGCQA,预测蛋白质模型的全局质量分数。该方法根据节点的特征距离动态获取邻域,结合多尺度卷积模块提取残基对特征,以增强网络的表达能力。此外,基于迁移学习思想,引入蛋白质预训练模型ESM-1b编码特征,使DGCQA在多个指标上的表现有所提升。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CASP13数据集的12种质量评估方法,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冯子健黄伟鸿姜博文
食品中蛋白质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其氨基酸组成及比例也不同,因而对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贡献不同。蛋白质作为食物最基本的营养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在全球人口激增、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蛋白质质量评价方法对于人类合理膳食、获取充足营养、有效开发新型蛋白质资源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综合分析了食品中蛋白质质量评价方法的发展,并对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和可消化氨基酸评分(digestibility indispensable amino acid score,DIAAS)展开详细讨论,重点阐述这两种评价方法的应用状况、优势及局限性,以期为探索优质蛋白质来源、研究蛋白质互补和开发高质量蛋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董娟张亚飞马宁滕安国田晓静王稳航
关键词:蛋白质质量回肠消化率
种植密度对中麦30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2023年
为确定种植密度对中麦30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450,600和750万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中麦30总茎数动态、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60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植密度,但不同种植密度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无显著变化,说明种植密度主要通过影响单位面积穗数而影响籽粒产量。3个种植密度下,中麦30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而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和对籽粒氮素积累贡献率及籽粒蛋白质量分数以60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最大。3个种植密度相比较,中麦30在冀东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在该密度下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能实现高产目标,并通过促进氮素的积累和转运实现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优质目标。
史金平张敏杨敏刘岩蔡瑞国
关键词:种植密度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
线粒体及其蛋白质质量控制失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作为细胞能量代谢和细胞死亡的调控中心,其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线粒体功能依赖于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完整性和稳态,因此线粒体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对于维持线粒体稳态和机体健康十分重要。当线粒体及其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出现异常时,会直接损伤线粒体并出现异常线粒体蛋白堆积,发生细胞内环境紊乱,甚至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文章回顾了线粒体及其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寻找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特异性线粒体蛋白提供线索。
吴瑾陈丽娟袁东超王钰杜莹王双张哲贾连群吕斌杨关林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蛋白质质量评价在大豆玉米双蛋白食品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选取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种植的大豆和玉米为研究对象并取样,对样本中的蛋白质进行营养价值评价。通过各评价指标测定结果推测,玉米的第1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大豆的第1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而大豆的赖氨酸评分是玉米的3.5倍,必需氨基酸指数是玉米的1.84倍,生物价是玉米的1.97倍。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RC)和比值系数分(SRC)的测定结果可看出,玉米中赖氨酸和色氨酸不足,而大豆中的赖氨酸和色氨酸相对过剩,两种蛋白精准搭配,可以很好地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经计算,玉米与大豆合理的搭配比例范围为2:1~3:1之间,二者搭配后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可以提高到91~97,接近鸡蛋黄的生物价,使双蛋白产品氨基酸模式更接近人体的需要,从而提高大豆玉米双蛋白全营养制品的营养价值。
林琳何欢王赫李玉周钢霞
关键词:大豆玉米双蛋白
豫南地区不同品种小麦面粉吸水率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选取17个豫南地区主栽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进行分析,测定其面粉吸水率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品质性状,分析不同小麦品种面粉吸水率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7个参试小麦样品面粉吸水率为52.77%~67.33%,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3.12%~14.74%,有3个参试样品符合强筋小麦标准,有13个参试样品符合中强筋小麦标准,其中新麦208、西农585这两个品种具有相对高的小麦面粉吸水率和蛋白质质量分数,表明这两个品种品质优于其他参试小麦品种,可结合其他品质性状进一步分析。小麦蛋白质质量分数和面粉吸水率的相关性密切,蛋白质质量分数高的强筋小麦品种面粉吸水率较低,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趋势。
仝胜利李猛郝紫瑞孙君艳楚宗丽张天海雷玲
关键词:小麦品种吸水率蛋白质
植物细胞器中蛋白质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2021年
内质网、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中主要的蛋白质合成、光合作用、代谢和能量产生的细胞器。蛋白质折叠是一个容易出错的过程,同时受到发育信号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当非原生构象蛋白积累时,细胞器特异性的未折叠蛋白通过减少蛋白折叠需求,增加蛋白折叠能力来响应并恢复稳态蛋白。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植物内质网、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蛋白质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这些细胞器在蛋白质稳态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机制。
罗海霞安银戴星王顺莎郭自强
关键词:叶绿体蛋白质降解内质网线粒体

相关作者

梁毅
作品数:97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TAU蛋白 错误折叠 TAU 微量热法 毒性
郑汉彬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蛋白质质量 餐厨垃圾 含氧量 骨头 热值
王凯
作品数:380被引量:238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转矩 全域 行星轮系 链轮 前轴
梁兰兰
作品数:47被引量:2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米粉 氨基酸 风味 籼米 蛋白质
钟国才
作品数:87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稻谷 蛋白质 直链淀粉 大米 基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