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5篇“ 藏族大学生“的相关文章
藏族大学生初入平原后脱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2025年
目的以西藏世居藏族大学生为对象,探讨藏族学生初次到达平原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海拔、年龄、性别之间的相关性,为高原人群初入平原的健康提供保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藏民族大学大一藏族新生,选取身体健康,无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疾病且无上述系统疾病家族史的学生170名,其中男女生各85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及相关生理指标监测,分析藏族大学生到达平原后1个月内脱适应症状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同时利用R语言及SPSS软件分析探讨藏族学生初入平原前后血压、心率、体质量的变化情况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及居住地海拔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分析发现,藏族大学生初次抵达平原后1周内会有脱适应症状,主要以头昏、乏力、嗜睡等为主,且女生发生率为41.9%,男生发生率为22.5%。其次,到达平原后血压和心率会经历先下降后恢复的过程,并且平均体质量较初入平原时增长1.5 kg。最后,不同性别、海拔高度藏族学生到达平原后血压、心率及体质量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藏族大学生到达平原后生理指标变化明显,且收缩压、体质量等与性别、海拔等因素相关性较强。
张卫花韩可祯邵莉杨超赵可心姜钊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高原脱适应血压心率体质量
藏族大学生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及其与HBV-DNA载量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藏族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情况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就诊和体检的藏族大学生1514例的资料,分析藏族大学生HBV感染情况、乙型肝炎标志物主要流行模式与HBV-DNA的关系。结果1514例藏族大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6.7%(101/1514),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42.2%(639/1514),感染HBV血清抗体模式主要以大三阳模式为主(占48.5%),大三阳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及病毒载量均高于其他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P<0.05)。结论藏族大学生HBV感染率为6.7%,感染模式主要以大三阳为主,HBV-DNA总体阳性率高达87.0%且载量较高。
高芬次曲郝小康王宇鹤刘欣赵晓婕杜恬恬薛佳佳贺娜周娟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抗体
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研究
2024年
为了全面调查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整体情况,选取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共4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藏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3 662份《关于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现状调查》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整体得分较高,在4个维度中,情绪调控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环境适应、健康知识、锻炼意识,表明藏族大学生在锻炼意识和健康知识方面亟待加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藏族大学生在基础健康知识、科学健康知识、健康知识教学等多方面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据此,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及个人协同发力,丰富体育健康知识的获取方式、积极营造培养藏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家庭环境、加强对体育俱乐部和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藏族大学生积极培养锻炼习惯和意识等策略,以期为西藏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参考.
朱亚成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体育学科健康知识
西藏不同地区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西藏不同地区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试,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西藏民族大学3428名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测试藏族大学生3428名,身体素质总合格率为83.34%,其中山南市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率为95.53%,林芝为92.05%,日喀则为84.70%,昌都为82.33%,拉萨为78.34%,那曲为75.57%。山南、林芝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率显著高于日喀则、昌都、拉萨和那曲,日喀则合格率显著高于拉萨和那曲。藏族大学生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身体素质合格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者,肥胖者合格率显著低于低体重和超重者。单项指标合格率比较发现,立定跳远合格率最高为昌都(60.5%),最低为山南(46.8%);坐位体前屈合格率最高为山南(95.0%),最低为那曲(87.4%);800m/1000m合格率最高为山南(93.9%),最低为日喀则(76.7%)。BMI、地区均为身体素质测试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低体重、超重、肥胖是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的危险因素,而山南是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的保护因素。结论:BMI和地区是藏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
陈婷杜文娟梁蒙程红王佳娟
关键词:藏族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影响因素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024年
民族团结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本文遵循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在要求,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针对藏族大学生这一群体,我们专题研究了其国家认同教育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详细分析了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影响因素等,并针对藏族大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方法。这些方法旨在帮助藏族大学生全面认识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意识。
钱娟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育人对策探究
2024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落地,越来越多的藏族学生前来内地高校求学。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优化教学管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推进就业衔接等对策,有力地促进了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刘慧李媛吕金桥刘晓
关键词: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
内地民族院校非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研究
2024年
文章用有声思维的方法研究了内地民族院校两位非英语专业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内地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藏语没有参与到英语写作过程;回读前文是其构思出下文的主要手段;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明确的语法意识。英语词汇量小以及语际间的负迁移仍然是制约其英语表达的主要因素。
汪望珠
关键词:有声思维藏族大学生英语写作
藏族大学生视角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2024年
藏族大学生视角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对藏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藏族大学生已具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体系,促进藏族学生和其他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相关部门、网络平台与学校联动加强网络治理,精准辨识伤害民族感情、可能引发民族矛盾和民族争端的言论,并以最快的速度、恰当的方法处理和解决;制定能够平衡好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关系的教育政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制度保障。
徐辉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通道呈现方式对藏族大学生藏汉双语切换代价的影响
双语者或多语者通常指的是能够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个体。这些个体在进行语言交际时,能够根据交流对象和语境需求,灵活地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切换。这种切换现象被称为语言切换(language switch)。以往研究表明通道呈现...
潘柯宇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提升的朋辈小组实务研究--以S大学藏族大学生为例
黄冰

相关作者

马海林
作品数:80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
研究主题:海拔 藏族大学生 大学生 移居 藏族
佘静芳
作品数:47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藏族大学生 藏族 少数民族 教育 体质健康
赵冬梅
作品数:27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藏族大学生 大学生英语 西藏高校 词汇磨蚀 藏族
李新房
作品数:66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藏族大学生 教育信息化 教学设计 智慧教育 西藏高校
赵家红
作品数:37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藏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 语码转换 语境 民族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