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30篇“ 药物管理“的相关文章
基于文献分析我国临床试验药物管理风险
2025年
目的梳理临床试验中药物管理的风险因素,提高药物风险管理水平。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药物风险管理相关文献,采用文本分析法总结和提炼临床试验药物管理的风险。结果临床试验药物管理风险类别分为6大类,即文件或记录缺失、温湿度管理、信息不一致、不规范操作、人员管理、与申办者相关,具体风险点74项。结论在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中,可结合风险因素,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章程,提前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加强与申办者的沟通,更好地开展药物临床试验。
自雪梅尹健彬杨美芬赵正科陈沫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药物管理
用于分布式药物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提供了用于分布式药物管理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地提供一种智能垫,包括:平面表面,其被配置为接收储存有一种或多种药物的移动式智能容器;天线,其被配置为与移动式智能容器无线通信;通信模块,其被配置为与服务器通信;以及处理器,其被...
加里·约翰·拉托拉卡布伦丹·约翰·伯吉斯
质量评价体系在口服细胞毒性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质量评价体系在口服细胞毒性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收治的10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2月—2022年2月为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前(简称应用前),50例患者接受常规管理;2022年3月—2023年3月为质量评价体系应用后(简称应用后),52例患者通过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管理;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相同。对比应用前后护理高警示专区存放合格率、个人防护落实率、健康教育落实率、口服化疗药物依从率。结果:应用后,护理高警示专区存放合格率、个人防护落实率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健康教育落实率、口服化疗药物依从率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质量评价体系可规范口服细胞毒性药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护理高警示专区存放合格率、个人防护落实率,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和口服化疗药物依从率。
杨眉余杨张新梅廖景睿匡剑英路虹
关键词:细胞毒性药物药物管理口服药
处方分析联合追踪管理法在高风险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分析在剂科开展处方分析联合追踪管理法对高风险药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于2023年1月开展处方分析联合追踪管理法的高风险药物管理方法,2022年为实施前,2023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随机选择40份药物管理记录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高风险药物管理质量及药物管理不良与不合格事件发生情况。实施前后随机抽选45例患者处方进行用安全性的统计。结果:实施后的药物调剂、存储管理、分发记录、风险管控等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使用高风险药物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处方分析联合追踪管理法可以有效提升剂科高风险药物管理质量,降低各种管理不良与不合格事件的发生率,促进科室高风险药物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并且还有助于提升临床患者的用安全性,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钱斐佳孙芳
关键词:药剂科风险管理
“三医联动”管理模式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探讨“三医联动”管理模式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医院信息系统中抗菌药物管理相关资料,2022年1-12月经常规化管理模式管理的患者纳入构建前,2023年1-12月经“三医联动”管理模式管理的患者纳入构建后。比较“三医联动”管理模式建立前后不合理用处方发生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等。结果 构建后不合理用处方发生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明显低于构建前,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明显高于构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前后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医联动”管理模式用于抗菌药物管理中,可减少不合理用处方的开具,降低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提高病原学送检率。
王晓依韩洁陈慧慧刘慧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信息化助力抗菌药物管理及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 :采取信息化手段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进行管理,探讨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 。方法 :根据抗菌药物专项的质控评价体系,针对传统管理手段的不足之处,开发及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ospifal informaton system, HIS)的嵌入及全流程的信息提取及分析,比较施行前后(2018年和2019年)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使用率及病原微生物送检率等指标。结果:2019年经过综合信息化管理后,相较2018年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率及Ⅰ类切口预防使用率从46.56%、37.85%、38.13%分别下降至40.61%、33.28%、30.02%(P<0.05),限制类及特殊类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从55.44%、91.47%上升至62.22%、95.16%(P<0.05)。结论:综合的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能有效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使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施昊张亮杨广州吕莹龚捷文
关键词:抗菌药物信息化综合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期间抗菌药物管理的回顾与教训
2025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大流行,人类社会付出沉重代价,获得宝贵经验。其中最有意义者是在很短时间内确定病原体为冠状病毒新变种(SARS-CoV-2)及其基因序列^([1]),为诊断、疫苗和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病毒性病因的早期确立本可避免2003年SARS流行时将“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作为诊断标准之一的无奈与不妥^([2]),而临床上还是出现了管理失控,导致严重的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教训应当总结和吸取,抗菌药物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AMS)需要改进。
何礼贤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共感染抗菌药物管理
一种冷藏药物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藏药物管理装置,包括冷藏罐本体,所述冷藏罐本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所述冷藏罐本体的外轮廓上设置有防滑套,所述盖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孔,所述冷藏罐本体上设置有真空绝热层,所述冷藏罐本体靠近顶部的...
王珂
一种药物管理分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物管理分类装置,涉及管理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柜,柜内部设有多个放置组件;放置组件包括放抽屉,放抽屉设于柜内部,放抽屉顶部开设有多个放置槽,多个放置槽底部均固定设有海绵垫,...
邝小敏林丽茹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介入骨科内固定取出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成效研究
2025年
目的 研究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介入后,我院抗菌药物在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成效。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2021年的病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2023年病例作为观察组,分析人群特征差异、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成本、住院时间及费用、分泌物或引流液培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结果 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介入后,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不合理预防使用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大幅度下降。结论 在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介入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
甘平秦璐钱宇沐黄振阳丁玉芳
关键词:抗菌药物内固定取出术

相关作者

张春慧
作品数:225被引量:676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护理 慢性病 康复
王选锭
作品数:134被引量:1,636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肺泡蛋白沉积症 抗菌药物管理 急性肺损伤 金黄色葡萄球菌
葛卫红
作品数:798被引量:3,648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师参与 合理用药 血药浓度 药学服务
张振香
作品数:755被引量:5,105H指数:3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护理 照顾者 慢性病
卢晓阳
作品数:212被引量:1,451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药学 处方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