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90篇“ 药物不良事件“的相关文章
- 贝达喹啉的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挖掘真实世界中贝达喹啉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使用OpenVigil 2.1数据平台,收集贝达喹啉从2013年1月1日—2024年3月31日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综合标准法(MHRA)对贝达喹啉的ADE信号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获得贝达喹啉相关的ADE报告1 795份,检测到ADE信号132个,累及18个系统器官分类(SOC),累及的SOC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肝胆系统疾病、心脏器官疾病等。发生频次较多的ADE信号包括肝脏毒性、心电图QT间期延长、贫血、周围神经病、呕吐等。信号强度前10位中有5个说明书未记录的新发现可疑不良事件。结论:贝达喹啉在真实世界中发生的常见不良事件与说明书有一致性,但还存在部分新发现的可疑不良事件,临床用药时应重点关注此类不良事件。
- 金建宇张婧靓
- 关键词:数据挖掘
- 基于FAERS数据库进行伊布替尼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 2025年
-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伊布替尼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FAERS中2014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伊布替尼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进行信号挖掘,分析其ADE发生情况。结果 共检测到58 380份以伊布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伊布替尼不良反应的中位发生时间为143 d,主要发生在用药治疗的早期,ADE上报呈逐年上升趋势。ADE信号为580个,涉及到25个系统器官分类(SOC)。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伊布替尼存在药品说明书以外的ADE,应提高对此类ADE发生的警惕性,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李爱国陈湘磊
- 关键词:药物不良事件
- 基于FAERS数据库挖掘麦角新碱的药物不良事件风险信号
- 2025年
-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麦角新碱的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FAERS数据库中收集2004年第1季度—2024年第3季度与麦角新碱相关的不良事件。采用比例失衡法如报告比值比(ROR)、比例报告比值比(PRR)、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和经验贝叶斯几何平均值(EBGM)来检测药物不良事件的信号。结果共确定了446例与麦角新碱相关的不良事件报告,涉及22个系统器官分类(SOCs)。相关性较强的SOCs主要为妊娠期、产褥期及围产期状况,血管疾病和心脏器官疾病。胎盘早剥、大脑血管收缩、阵挛性惊厥、心电图ST段压低、新生儿紫绀、血管收缩、冠状动脉痉挛等为高信号。报告数较多的不良事件有冠状动脉痉挛、子宫出血、麦角中毒、高碳酸血症和心室运动功能减退等。结论检测到的麦角新碱相关不良事件与说明书基本一致,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罕见不良事件如网状青斑、故作姿态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症等,值得临床关注。
- 汪佳宇张双季萍
- 关键词:麦角新碱药物不良事件网状青斑
- PD-1/PD-L1抑制剂肝脏相关药物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挖掘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细胞程序性死亡1受体(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的肝脏相关药物不良事件(ADE)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FAERS数据库中以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肝脏相关ADE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进行数据挖掘,根据《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7.0版)ADE术语集中的首选术语(PT)对ADE信号进行描述。结果共获得肝脏相关ADE报告14898份,其中帕博利珠单抗5349份,纳武利尤单抗6320份,阿替利珠单抗2440份,度伐利尤单抗789份。4种PD-1/PD-L1抑制剂肝脏相关ADE报告都以男性为主,患者年龄集中于65~85岁,ADE类型都以严重ADE为主,上报国家都以日本为主。经ROR法筛选后最终获得纳武利尤单抗相关ADE信号19个,阿替利珠单抗18个,帕博利珠单抗16个,度伐利尤单抗7个。其中,度伐利尤单抗与药物性肝损伤关联性最强,阿替利珠单抗与肝炎、肝脏疾病及肝功能异常关联性最强,帕博利珠单抗与肝细胞溶解、免疫介导性肝脏疾病关联性最强,纳武利尤单抗与免疫介导性肝炎关联性最强。肝细胞溶解、肝坏死、肝出血、肝破裂、肝萎缩、肝肾综合征等PT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结论不同PD-1/PD-L1抑制剂肝脏相关ADE风险有所差异。临床应加强对PD-1/PD-L1抑制剂所致肝毒性的认识,重点关注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且易导致不良后果的ADE。使用PD-1/PD-L1抑制剂前应做好患者的用药评估,尤其是伴有肝功能损伤的患者。
- 狄潘潘邢晓勤梁海贾淑云
- 关键词:药物不良事件
- 一种基于特征交互的药物不良事件识别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征交互的药物不良事件识别方法,属于医学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标准数据集;根据标准数据集中特征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获得特征的值嵌入向量;设置语...
- 滕飞陈洁彭博张路桥吴振宇罗皓楠林工钞李同磊
- 本维莫德的药物不良事件的真实世界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的真实世界数据,评估本维莫德(tapinarof)在上市后的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情况,并分析其安全性信号。方法本研究使用FAERS的数据,筛选了2022年第二季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报告。采用药物-事件关联分析方法,使用报告比值比(ROR)、比例报告比率(PRR)和贝叶斯加权药物不良事件概率估计(EBGM)3种信号检测方法评估本维莫德相关的药物不良事件。分析中提取了报告中涉及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报告来源、以及药物不良事件的系统器官分类(SOC)。结果在FAERS数据库的21035995例报告中,筛选出914例与本维莫德相关的药物不良事件。主要药物不良事件集中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中,毛囊炎(ROR=1211.73,PRR=1051.72,EBGM=1017.61)和外用药部位毛囊炎(ROR=47128.2,PRR=46273.85,EBGM=18688.11)显示出显著的阳性信号。感染及感染相关疾病也表现出较强信号,特别是脓疱(ROR=136.85,PRR=136.29,EBGM=135.7)。免疫系统疾病中的超敏反应显示较弱但显著的信号(ROR=4.93,PRR=4.88,EBGM=4.88)。结论本研究基于FAERS数据库评估了本维莫德的安全性信号,发现其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中,尤其是在毛囊炎中的风险较高。临床医师应在使用本维莫德时,特别是在长期或广泛使用时注意监控相关药物不良事件。未来应聚焦于本维莫德相关药物不良事件的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使用。
- 李晓健严张仁吴允波陈施宇赖莲英程仕萍邱桂荣
- 关键词:药物不良事件
- 一种药物不良事件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药物不良事件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得历史不良事件表征值,从而对病患使用目标药物进行评估;获得新不良事件表征值,从而对目标药物进行评估;根据历史不良事件表征值以及新不良事件表征值,...
- 赵斌
- 一种药物不良事件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药物不良事件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得历史不良事件表征值,从而对病患使用目标药物进行评估;获得新不良事件表征值,从而对目标药物进行评估;根据历史不良事件表征值以及新不良事件表征值,...
- 赵斌
-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分析伏诺拉生的药物不良事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对伏诺拉生引起的药物不良事件进行信号挖掘分析,对其安全性进行评判,以期为医疗机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FAERS数据库2016年—2022年2季度的数据,对照《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 activities,MedDRA)不良事件编码,处理数据后,提取以伏诺拉生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通过报告比值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监测信号.结果:提取以伏诺拉生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病例共987例,男女比例为1.33,平均年龄为65.33岁;医师上报的数量为68.90%;94.63%的报告来自日本.伏诺拉生产生不良事件较多的主要集中在胃肠疾病系统、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系统、心脏器官疾病系统.结论:通过FAERS数据库伏诺拉生不良反应的挖掘分析,提高了对这类在我国上市不久、用药经验欠缺的药品安全认识,为临床实际用药提供帮助.
- 唐静毛戈
- 关键词:药物不良事件
- 拉考沙胺的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挖掘拉考沙胺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200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上报的拉考沙胺ADE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ADE术语集中的系统器官分类(SOC)、首选术语(PT)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共得到拉考沙胺ADE报告21360份,包含203个ADE信号,涉及24个SOC,其中19个信号未被其药品说明书记录。发生频次排名前5位的PT分别为用药过量、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性错误、产品使用问题、有意误用产品、治疗中断;信号强度排名前5位的PT分别为癫痫表现类型变化、先天性口角降肌发育不全、多重耐药性、脑手术、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其药品说明书未记录的ADE包括先天性口角降肌发育不全、多重耐药性、线粒体DNA突变、分裂性身份识别障碍、先天性外耳异常等。结论对于拉考沙胺发生频次多且药品说明书已记录的ADE,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在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调整剂量,避免出现严重的ADE;对于新的可疑的ADE(如先天性口角降肌发育不全、线粒体DNA突变、过熟儿、分裂性身份识别障碍、色素尿、行为障碍、分离性障碍等)应警惕和识别,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尹悦勤周朱珺李成敏徐妮娄月芬
- 关键词:药物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
相关作者
- 翟晓波

- 作品数:123被引量:33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物不良事件 大肠癌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葛剑力

- 作品数:35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药物不良事件 老年人 学科 全科医生 老年
- 王大猷

- 作品数:83被引量:55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药物警戒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错误 药物不良事件 药物流行病学
- 何志高

- 作品数:107被引量:7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药物经济学 临床药师 下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频次
- 迟丹怡

- 作品数:19被引量:169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药物不良事件 人血浆 心血管病房 药师 药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