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2篇“ 荒漠绿洲区“的相关文章
荒漠绿洲新疆杨蒸腾耗水特性研究
2024年
为探究荒漠绿洲新疆杨单木液流特征并估算其林带耗水量,文中监测新疆杨液流和环境因子,并将激光雷达点云提取的林木参数与日蒸腾量拟合。结果表明:新疆杨液流速率随胸径增加而增大,其日变化为“昼高夜低”的多峰曲线,5-9月平均液流速率为0.0015-0.0026 g·cm^(-2)·s^(-1)。日尺度下,太阳辐射是新疆杨液流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月尺度下,新疆杨液流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水汽压亏缺。基于激光雷达点云可以提取林木参数。林木胸径、边材面积、叶面积均与其日蒸腾量拟合较好(R^(2)>0.950),通过胸径、边材面积、叶面积估算5-9月林带的耗水量为967.70-1029.65mm。
宋金堆肖辉杰辛智鸣辛智鸣贾肖肖
关键词:新疆杨蒸腾耗水荒漠绿洲区
新疆荒漠绿洲大麦田阔叶杂草化学防除药效评价
2024年
【目的】筛选对大麦田阔叶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荒漠绿洲生态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组的方法,调查各药剂处理小的杂草株数和地上部分鲜质量,评价供试药剂对大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药后50 d,20%双氟·氟氯酯WG 19.50 g/hm^(2)、10%双唑草酮OD 37.50 g/hm^(2)、200 g/L氯氟吡氧乙酸EC 210.00 g/hm^(2)、22%氟吡·双唑酮OD 165.00 g/hm^(2)、50%2甲·氯·双氟SC 450.00 g/hm^(2)、87.5%2,4-滴异辛酯EC 577.50 g/hm^(2)、25%辛酰溴苯腈EC 562.50 g/hm^(2)和75%苯磺隆WG 22.50 g/hm^(2)对阔叶杂草灰绿藜和卷茎蓼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90.87%~96.02%和94.15%~98.08%,各处理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0%双氟·氟氯酯WG、10%双唑草酮OD、200 g/L氯氟吡氧乙酸EC、22%氟吡·双唑酮OD、50%2甲·氯·双氟SC、87.5%2,4-滴异辛酯EC、25%辛酰溴苯腈EC和75%苯磺隆WG可防除大麦田灰绿藜、卷茎蓼等阔叶杂草,且对大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沈煜洋王仙陈利郭小玲苗雨董裕生陈智军方伏荣向莉高海峰
关键词:荒漠绿洲区大麦阔叶杂草药效评价
荒漠绿洲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驱动因素
2024年
通过研究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绿洲耕地、园地、林地和裸地中土壤养分元素含量特征,分析了荒漠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期为脆弱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和功能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①研究土壤中TN、SOC含量处于缺乏状态,TP含量处于正常水平,TK含量较为丰富;pH值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与其他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②TC、SOC、TP、TN含量在耕地中最高,裸地中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TK含量差异性不显著.TC、SOC、TN、TP“表聚效应”明显,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含量减少;p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TK含量在不同深度变化不明显.③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w(C):w(N)大小依次为裸地>园地>林地>耕地,w(C):w(P)大小依次为园地>林地>裸地>耕地,w(N):w(P)大小依次为园地>耕地>裸地>林地.不同土壤深度上,w(C):w(N)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w(N):w(P)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w(C):w(P)无明显变化规律.④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累计方差解释量为91.66%,其中TN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性最高,解释量为53.5%.综上,通过提高氮磷复合肥的施用及引种固氮植物等方式,可缓解干旱绿洲土壤养分元素缺乏的现象.
刘靖宇尹芳刘磊蒋磊郭帅
关键词: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影响因素
南疆干旱荒漠绿洲紫花苜蓿适应性综合评价
2024年
试验为筛选适合南疆干旱荒漠绿洲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以8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小试验,测定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和秋季再生速度表现,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WL358HQ、赛迪7和游客各茬次干草产量、年干草产量及各茬次株高表现突出。新疆大叶苜蓿的平均粗蛋白(CP)含量最高,赛迪7的平均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最低,而WL903的平均相对饲喂价值(RFV)最高。新疆大叶苜蓿越冬率显著高于除苜蓿5020外的其他苜蓿品种(P<0.05)。0~28 d的秋季再生速度与秋眠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合评价排序:赛迪7>WL903>新疆大叶苜蓿>游客>WL358HQ>WL5252HQ>皇冠>苜蓿5020。研究表明,考虑干旱荒漠绿洲水、土、气候以及管理水平,推荐种植赛迪7和游客。
段继超何万荣道敏王玉祥席琳乔
关键词:南疆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综合评价
沿黄荒漠绿洲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识别及景观格局优化——以磴口县为例被引量:2
2024年
沿黄荒漠绿洲景观格局构建及优化对防治土地荒漠化、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磴口为研究,分析2005—2020年磴口景观类型时空演变特征,结合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电路理论和水文分析法综合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利用重力模型和景观连接度指数判断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重要性,构建磴口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2005—2020年磴口主要植被景观中,耕地规模最大且持续扩张,草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林地则持续缩减;2)识别出重要草地生态源地8块,重要生态廊道99条和重要生态节点345个。以耕地和草地类型为主,均位于研究中部和东南部;3)提取出需重点优化生态障碍点面积159.83 km^(2),需重点优化生态夹点面积81.18 km^(2),分别位于研究西北部和中部域;4)最后,从维持南部并扩大西北部生态源地规模、打通并优化重要林草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生态障碍点和生态夹点等多方面提出荒漠绿洲景观格局优化建议。本研究可为荒漠绿洲生态环境规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解晨周建妤姜群鸥肖辉杰肖辉杰
关键词:生态廊道景观格局优化
新疆荒漠绿洲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4种主要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测定被引量:4
2023年
为明确从新疆荒漠绿洲自然罹病越冬亚洲玉米螟幼虫上分离的4种主要病原真菌的分类地位及应用潜力,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对ACB1042.3、ACB1041.4、ACB00411.1及ACB30112.1四个菌株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征及其对玉米螟的毒力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述菌株依次为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雷斯青霉Penicillium raistrickii和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attenuatum。其中红绶曲霉菌落生长速率最快(10.10mm/d),48h孢子萌发率最高(96.83%),14 d产孢量最大(1.84×10^(10)孢子/mL);室内毒力测定表明,红绶曲霉毒力最强,其对玉米螟3龄幼虫LT50、LC50依次为4.16 d、4.283×10^(2)孢子/mL,7 d累计校正死亡率高达93.94%;球孢白僵菌其次,LT50、LC50分别为5.03 d、1.724×10^(4)孢子/mL,7 d累计校正死亡率73.48%;渐狭蜡蚧菌与球孢白僵菌则对玉米螟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其LT50、LC50和7 d累计死亡率依次为5.04 d、1.829×10^(4)孢子/mL、69.80%;雷斯青霉毒力最差,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仅为53.03%。进一步观察发现,接种1×10^(8)孢子/mL红绶曲霉孢悬液2 d后,玉米螟3龄幼虫行动缓慢,不取食并逐渐开始死亡;尾部出现黑褐色斑点,虫体干瘪,7d时虫体尾部和腹部开始长出黄绿色菌丝,随后虫体产生大量孢子。综上,红绶曲霉对3龄玉米螟致病力强、致死率高,具有很大的生防应用潜力。
王小武蒋旭东丁新华丁新华付开赟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昆虫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
基于荒漠绿洲气象干旱指数识别干旱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象识别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荒漠绿洲气象干旱指数识别干旱的方法,本发明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BS、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BP这两个指数,通过权重系数耦合线性组合法,构建一个既能反映降水亏缺变化,又能兼顾温度变化的...
王昀
荒漠绿洲“三生空间”用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三生空间”用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动态变化。[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1990、2005和2018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建立“三生空间”分类体系,从面积与功能值方面进行分析,再利用基尼系数、空间异质系数、社会经济调整系数、资源稀缺系数构建适用于研究的ESV模型,分析乌鲁木齐市1990—2018年“三生空间”及ESV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1990—2018年生产空间面积表现为先增长后减少的态势,累计减少16.62 hm 2;生活空间面积呈不断增长趋势,主要源于生产空间优质耕地的转移;生态空间面积呈不断减少的趋势,29年间共减少了396.65 hm 2。生产空间功能总值处于增长的状态,变化幅度小,增幅17.38%;生活空间功能总值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18年的功能总值是1990年的2.8倍;而生态空间功能总值为减少状态,减幅4.04%。乌鲁木齐市生产空间1990—2005年分布差距大,2018年才得以改善;生活空间分布差距悬殊;生态空间分布绝对均衡。29年间乌鲁木齐市ESV呈显著时空变化,草地、冰川雪地等高生态价值域呈萎缩趋势,ESV损失共计2354.00万元,水文调节与气体调节生态价值量锐减。[结论]研究结果对研究科学规划三类用地、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及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买热古力·马吉提高敏华马利刚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西北干旱荒漠绿洲葡萄园水热通量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3年
为提高干旱绿洲农田地表过程的科学认识及改善农业水管理,该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技术,运用葡萄园生长季能量平衡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水热通量变化特征,以及干旱平流和冠层导度(G c)在不同生长阶段上对水热通量的影响,并应用通径分析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潜热通量(LE)的影响路径和程度。结果表明:(1)日尺度上,LE呈现出不同程度多峰状,其余水热通量总体上呈单峰状。整体上,各生长阶段日间净辐射(R n)>LE>感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G)。G相较于R n呈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2)整个生长季上,LE和H分别占白天可利用能量(R n-G)的86%和14%,表明LE始终是白天葡萄园可利用能量的主要消耗项。干旱平流对白天LE的贡献范围为5%~59%,全生长季平均贡献为28%;G c对LE的影响在生长季上呈动态变化,且在新梢生长期和落叶期对LE的影响强于中间生长阶段。(3)LE主要受R n的影响,饱和水汽压差(VPD)和气温(T a)对LE的影响程度相近且仅次于R n。通径分析表明,R n主要通过直接作用方法影响LE,VPD和T a主要通过R n对LE产生间接作用。总之,西北干旱荒漠绿洲葡萄园水热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和季节变化特征,环境因子对其影响明显,且各自影响程度与路径存在差异。
朱永泰陈惠玲徐聪秦文华张扬何力扬朱高峰
关键词:干旱区葡萄水热通量通径分析
荒漠绿洲不同退化程度农田防护林植物-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
金宇曦

相关作者

康绍忠
作品数:579被引量:9,940H指数:6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分利用效率 玉米 土壤水分 石羊河流域 灌溉
高海峰
作品数:131被引量:258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白粉病 麦田 间作 荒漠绿洲
杜太生
作品数:205被引量:1,59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交替灌溉 温室 番茄
李思恩
作品数:45被引量:31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涡度相关 葡萄园 西北旱区 覆膜 凝结水
马莉
作品数:39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春小麦 气候变化 蚯蚓活动 荒漠绿洲区 灾害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