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6篇“ 草原植被“的相关文章
- 草原植被样方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草原植被样方采集装置,涉及样方采集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立柱,两根第一立柱的对立处设置有第二立柱,两根第一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圆杆,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圆杆,第一圆杆两端开口且开口处...
- 韩海波郑淑华李旻宇张波何嘉张鹏
- 一种荒漠化草原植被修复设备
- 本发明属于荒漠化治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荒漠化草原植被修复设备,包括两组行走机构;两组工作箱体,两组工作箱体滑动连接在两组行走机构之间,工作箱体内设置有放料腔;转换工作组件,包括摇臂,摇臂通过方向调整件设置在工作箱体的底部...
- 钱政成王婧敏运向军王强乔江宋向阳王一杰
- 一种草原植被恢复用施肥装置
- 本发明涉及施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草原植被恢复用施肥装置,包括安装杆、下料结构、驱动结构、旋转结构、支撑结构和调节结构。下料结构配合旋转结构使用,旋转结构的设置便于快速均匀的向设备的四周施撒肥料,施肥效率高,驱动...
- 赵力兴候伟峰白秀艳莽春霞王玉泉赵越其格其李成娇张旗姜昕禹毕盛楠黄子轩齐申
- 一种草原植被叶片氮含量估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原植被叶片氮含量估测方法,包括采集植被叶片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高光谱反射率数据,并对植被叶片进行氮含量测定;对高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降维变换,包括构建植被指数、一阶导数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和/或连续统去...
- 王秀梅金利山王若琛孙煜焱温贺飞吴文博
- 一种基于雷达遥感影像的草原植被提取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雷达遥感影像的草原植被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区域预设散射机制,检测区域包括干植被区域和湿植被区域;预设散射机制包括多个候选点;获取检测区域的雷达遥感影像,并计算雷达遥感影像中干植被区域和湿植被区...
- 吴晓强景维鹏乌兰张红娜邬开俊
- 不同畜牧方式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及修复
- 2025年
- 草原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在内蒙古地区,草原与畜牧业的联系更为密切。但近些年,随着内蒙古地区畜牧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展,再加上人们对畜牧产品需求量的提升,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行业主导趋势,这样一来就加大了草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压力,从而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众多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畜牧方式对草原植被退化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
- 黄志勇
-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自我修复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植被规模化养殖
- 一种草原植被修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原植被修复装置,包括驱动松土组件、播种组件、浇水组件和草格铺设组件,所述草格铺设组件设于浇水组件上,所述播种组件设于浇水组件前侧,所述驱动松土组件设于浇水组件上。本实用新型属于草原植被种植技术领域;...
- 雷青刘锦桐
- 不同修复方式在内蒙古退化温性草原植被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综合评价
- 2025年
- 草原生态修复是退化草原可持续利用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的草原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可为判断生态修复措施优劣和制定后续生态修复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单一指标或几项指标(如生物量、植被盖度等)修复前后效果的比较,综合评价草原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该问题,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退化草原的8种修复方式和9个草原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群落评价指标和适宜的修复方式。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物种丰富度3个指标可作为评价修复效果的代表性指标,围栏+切根+施肥+管护是该区域的最佳生态修复方式。本研究使用的综合定量评估方法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内蒙古退化草原及类似条件下的退化草原修复效果评估和修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侯慧扬运向军周建伟刘慧娟李元恒郭彦君张语珍刘雪骄高韶勃
- 关键词:综合评价退化草原
- 不同草地利用类型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2025年
- 本研究以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草地利用类型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在锡林郭勒草原草畜平衡区和围栏封育区布设监测样地,于盛草期开展植被群落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分布的3种草地类型共出现185种植物,以温性草原的植物种类最多;草畜平衡区的植物种类显著多于围栏封育区;在草畜平衡区,温性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2类草地,而围栏封育条件下,3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草畜平衡区的植被多样性指数高于围栏封育区,而围栏封育区的优势度指数更高。综合分析表明:温性草原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草畜平衡区植被组成更加丰富;虽然围栏封育在短期内对植被恢复效果有限,但其能够促进群落稳定,短期禁牧可能导致优势植物出现,需要进一步探索长期禁牧的生态效应。
- 王婧敏
- 关键词:锡林郭勒草原围栏封育草畜平衡植物群落特征
- 光伏发电对荒漠草原植被多样性及分布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我国草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3%,是全球草地面积最大的国家。随着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的不断增大,荒漠化面积逐年扩大,草原植被和生产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同时,荒漠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类型多样的植被类型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因此,探索荒漠草原植被恢复技术对荒漠化治理、生态保护、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光伏发电对荒漠草原植被的影响,为荒漠草原植被恢复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古丽江·恰开尔
- 关键词:光伏发电植被多样性
相关作者
- 杨秀春

- 作品数:105被引量:1,531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遥感监测 草原 遥感 分形 分维
- 覃志豪

- 作品数:201被引量:3,693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表温度 MODIS MODIS数据 遥感 遥感监测
- 徐斌

- 作品数:117被引量:2,526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遥感监测 草原 遥感 MODIS 草地
- 汪勇

- 作品数:79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植被群落 过渡带 蒸发 干旱区 物理过程
- 陈敏建

- 作品数:106被引量:1,140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生态需水 计算方法 植被群落 水资源 生态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