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8 篇“ 苹果绵蚜 “的相关文章
基于MaxEnt模型的西藏地区苹果 绵 蚜 适生性预测 2025年 苹果 绵 蚜 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入侵西藏的典型外来物种之一,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对西藏自治区范围内苹果 绵 蚜 的适生区分布及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摸清了西藏境内苹果 绵 蚜 的适生指数随海拔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西藏东部的澜沧江河谷、怒江河谷、金沙江河谷以及位于自治区中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均为苹果 绵 蚜 适生度较高的地区,其中,海拔3000~4000 m的地区是西藏苹果 绵 蚜 定殖的高风险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西藏境内苹果 绵 蚜 适生区面积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海拔3000 m以上的苹果 种植区应作为未来西藏苹果 绵 蚜 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 谭仲恺 李永萍 李燕 陈旭 刘晓飞关键词:苹果绵蚜 MAXENT 气候变化 苹果 绵 蚜 对阿月浑子幼苗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2025年 苹果 绵 蚜 是阿月浑子幼苗的重要虫害之一。汇总了苹果 绵 蚜 的生活习性,苹果 绵 蚜 对阿月浑子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为阿月浑子优质苗木培育提供参考。 朱建朝 辛国 徐丽 任志勇关键词:苹果绵蚜 阿月浑子 优质苗木 噻虫嗪灌根对苹果 绵 蚜 防控效果评价 2024年 近两年来,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苹果 种植基地遭受了严重的绵 蚜 危害。为此,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噻虫嗪对苹果 绵 蚜 的田间防治效果、苹果 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选用21%噻虫嗪悬浮剂8个浓度,即1L水分别添加药量为0.33、0.65、0.98、1.30、1.63、1.95、2.28、2.60 m L,采用人工灌根的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均能防治绵 蚜 ,且对苹果 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无农药残留风险。 解国玲 侯向洁 王世莲 念永兵关键词:苹果绵蚜 噻虫嗪 田间防效 苹果 OPR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苹果 绵 蚜 危害下的表达分析2024年 苹果 绵 蚜 (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害虫,不同苹果 品种对苹果 绵 蚜 抗性差异显著.茉莉酸对植物抗虫有重要的作用,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12-oxo-phytodienoic Acid Reductase,OPR)是控制茉莉酸合成的关键酶.利用不同品种在苹果 绵 蚜 危害后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茉莉酸代谢通路中OPR基因对苹果 绵 蚜 的抗性作用.结果表明:通过本地Blast及功能域预测,共筛选到14个OPR基因.通过系统发育进化分析,MdOPRs可分为2类,MdOPR1,MdOPR3和MdOPR4与其他植物具有抗虫作用基因聚类在一起,属于OPRII亚类,其中MdOPR1和MdOPR4基因参与茉莉酸抗虫反应;其他11个基因属于OPR I亚类,不参与茉莉酸的抗虫反应.通过对苹果 绵 蚜 危害不同品种苹果 树转录组以及蛋白组数据分析,转录组筛选出5个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从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量来看,2个基因在“红富士”中显著上升,在“小国光”和“新红星”中表达量显著下降或无显著性变化;根据蛋白组筛选出6个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从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量来看,2个基因在3个品种中总体呈下降趋势,4个基因在3个品种中总体呈上升趋势.苹果 树在被苹果 绵 蚜 危害后,MdOPR1和MdOPR4表达量显著增加,表明MdOPR基因可能通过特定的表达模式响应苹果 绵 蚜 对其的生物胁迫. 高美瑞 滕子文 杜凌君 范银君 李津洋 万方浩 周洪旭关键词:苹果绵蚜 苹果 绵 蚜 体内共生细菌组成及高温对其多样性的影响2024年 苹果 绵 蚜 是苹果 园中的重要害虫,高温不利于其发生为害,为明确苹果 绵 蚜 体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及共生细菌是否介导高温影响苹果 绵 蚜 适合度,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测定苹果 绵 蚜 体内共生细菌的16S rDNA序列,并分析物种组成及高温对共生细菌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的影响。通过测序共获得823 258条高质量序列,5 139个OT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纲,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β-变形杆菌目(Betaproteobacteriales)和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为优势菌目;若蚜 的共生细菌各龄期高度相似,与成蚜 有较大差异,其中成蚜 中的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29.76%)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13.68%)相对丰度高于若蚜 ,而栖热菌属(Thermus,2.72%)和贪铜菌属(Cupriavidus,1.42%)相对丰度低于若蚜 ;在高温下苹果 绵 蚜 体内共生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同时,具杀虫作用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相对丰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有利于宿主取食的果胶杆菌属和维持存活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相对丰度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推测以上3种共生细菌的变化是高温降低苹果 绵 蚜 适合度的关键。本研究明确了苹果 绵 蚜 体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及高温对共生细菌的影响,可为研究共生细菌与宿主间互作,解析高温降低苹果 绵 蚜 适合度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朱雁飞 李慧芳 亓方剑 范银君 滕子文 周昊 谭秀梅 万方浩 周洪旭关键词:苹果绵蚜 高温 共生细菌 多样性 适合度 一种基于转运蛋白ABCG2基因的苹果 绵 蚜 防治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转运蛋白ABCG2基因的苹果 绵 蚜 防治方法,即基于RNAi技术,合成苹果 绵 蚜 ABC转运蛋白基因(ABCG2基因)的dsRNA后,点滴在苹果 绵 蚜 腹背部,使ABCG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之后利用吡虫啉处理使... 周洪旭 郭怡 范银君 王凌云 万方浩苹果 绵 蚜 种群数量动态及粘虫胶带阻隔法防控效果研究2023年 苹果 绵 蚜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是苹果 上重要害虫,为探求苹果 园苹果 绵 蚜 的防治适期及粘虫胶带阻隔法的防控效果,2021年和2022年对苹果 园苹果 绵 蚜 及其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日光蜂和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的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同时研究了粘虫胶带阻隔处理对苹果 绵 蚜 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并计算出苹果 绵 蚜 高峰日和全年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年的5月中下旬苹果 绵 蚜 进入到发生高峰期,在此期间日光蜂的寄生率较低,仅为30%左右,异色瓢虫零星发生,田间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不明显,需进行防控,防治适期为5月上中旬;粘虫胶带阻隔能显著降低苹果 绵 蚜 高峰期的种群数量,2021年对苹果 绵 蚜 高峰日和全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05%和51.57%,而2022分别为63.19%和68.94%。说明粘虫胶带阻隔法对苹果 绵 蚜 具有一定防控效果。 董尧 张琦 罗晨 陈茂华 胡祖庆关键词:苹果绵蚜 种群数量动态 防治适期 防控效果 不同苹果 品种抗苹果 绵 蚜 的漆酶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筛选 2023年 【目的】明确不同苹果 品种漆酶基因在抗苹果 绵 蚜 过程中的差异表达模式,探索原核表达苹果 漆酶蛋白的方法与条件。【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抗蚜 品种新红星(Starkrimson)、小国光(Ralls Genet)与感蚜 品种红富士(Red Fuji)3个苹果 品种被苹果 绵 蚜 为害0 h、12 h、5 d后漆酶基因的表达模式,筛选抗蚜 候选漆酶基因;选择pET-28a(+)、pET-32a(+)、pGEX-TEV、pHAT24种载体,对4个漆酶基因MdLac23、MdLac6、MdLac7、MdLac2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验证,镍柱亲和层析纯化,以ABTS为底物分析其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苹果 品种被害12 h、5 d后,苹果 枝条中漆酶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27个。不同苹果 品种的漆酶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抗蚜 品种新红星及小国光漆酶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居多,感蚜 品种红富士下调表达居多,新红星12个基因上调表达,无下调表达基因;小国光9个基因上调表达,3个基因下调表达;红富士10个基因下调表达,4个基因上调表达。其中新红星特有的上调表达基因数量为6个,小国光特有的上调表达基因为5个,红富士特有的下调表达基因为9个。在16℃、0.5 mmol·L-1IPTG,220 r·min-1诱导24 h的条件下,MdLac23、MdLac2漆酶基因在pET-28a(+)载体上清液中成功表达蛋白,WesternBlot检测到清晰目的蛋白条带,与对照相比均未发现其催化活性。利用pET-32a(+)、pGEX-TEV、pHAT2载体均未在上清液中诱导出目的重组蛋白。【结论】明确了不同苹果 品种漆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原核表达所需表达载体与条件,为进一步探索不同苹果 品种漆酶抗蚜 基因及其蛋白功能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李慧芳 滕子文 范银君 李津洋 万方浩 周忠实 周洪旭关键词:苹果绵蚜 苹果品种 漆酶 原核表达 陕西苹果 绵 蚜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主要生态因子对其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研究 农业害虫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数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可了解其遗传进化、基因交流和种群爆发原因,进而为制定该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苹果 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苹果 绵 蚜 Eriosomalanigerum(Haus... 董尧关键词:苹果绵蚜 生态因子 种群数量动态 苹果 绵 蚜 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2022年 苹果 绵 蚜 ,因其体液呈紫红色,故又称苹果 血蚜 ,隶属于同翅目绵 蚜 科绵 蚜 属。苹果 果实受害后发育不良,易脱落;侧根受害形成肿瘤后,不再生须根,并逐渐腐烂。苹果 绵 蚜 是国内的检疫对象。在我国,苹果 绵 蚜 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南和四川等地,也是目前渤海湾果区,尤其是胶东半岛果区最重要的枝干类风险性害虫之一。 窦玉慧 崔丽芹关键词:苹果绵蚜 检疫对象 苹果果实 绵蚜科 发生规律及防治 同翅目
相关作者
周洪旭 作品数:134 被引量:497 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苹果绵蚜 桔小实蝇 绿盲蝽 华北大黑鳃金龟 寄主 谌爱东 作品数:198 被引量:958 H指数:1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菜蛾 苹果绵蚜 杀虫剂 红火蚁 成虫 万方浩 作品数:773 被引量:6,385 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烟粉虱 紫茎泽兰 生物防治 番茄 豚草 谭挺 作品数:17 被引量:64 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苹果绵蚜 日光蜂 捕食作用 迁移 异色瓢虫 谭秀梅 作品数:47 被引量:71 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苹果绵蚜 桔小实蝇 绿盲蝽 成虫 虫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