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8 篇“ 苷类成分 “的相关文章
中药皂苷类 成分 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皂苷类 成分 具有抗癌、抗炎和抗菌等药理作用,但因其注射给药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多及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而限制其临床应用。目前通过脂质体、纳米粒、纳米乳和聚合物胶束等多种纳米制剂形式,可显著提高其主动靶向性、生物利用度及治疗效果。对此,该文探讨了皂苷类 成分 纳米制剂在新型药物制剂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其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皂苷类 成分 纳米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阮慧妮 丁文雅 杨旭 邹灵辉 李紫红 沈远乐 李凯童 王虹岚 王柳萍 奉建芳关键词:皂苷类成分 纳米制剂 药理作用 生物利用度 木鳖子中4个新的双糖苷类 成分 2025年 木鳖子以种仁药用,但目前尚未见其种仁化学成分 的研究报道。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HR-MS、NMR等技术,首次对木鳖子仁的化学成分 进行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8个成分 ,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7-O-海藻糖苷(木鳖苷A,1)、2,6-二甲氧基苯酚-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木鳖苷B,2)、1-O-对甲氧基苯甲酰基-1,4-苯二酚-4-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木鳖苷C,3)、1-O-对羟基苯甲酰基-1,4-苯二酚-4-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木鳖苷D,4)、丝石竹皂苷元-3-O-β-D-半乳糖基-(1→2)-β-D-葡萄糖醛酸苷(5)、皂皮酸-3-O-β-D-半乳糖基-(1→2)-β-D-葡萄糖醛酸苷(6)、佛莱心苷(7)、山柰苷(8)。其中,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8为首次从木鳖子中分离得到。 周成林 李晓波 瀚培俊 丁如 王梦月关键词:木鳖子 种仁 化学成分 一种肉桂中苷类 成分 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桂中苷类 成分 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涉及中药质量监控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处理:将待测品与除多酚剂混合,除去多酚类化合物,得到除多酚产物,与除杂剂混合,除去杂质,得到待测样本;检测:采用液相色谱... 唐铁鑫 刘慧 邱新华 梁结斐 张美玲同时提高天麻中巴利森苷类 成分 含量并使其稳态化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炮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提高天麻中巴利森苷类 成分 含量并使其稳态化的方法。该方法为:新鲜天麻切片后,依次经过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浸泡预处理、高湿热空气冲击杀青处理和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二次弱酸化... 吴振 王勇德 陈岗 李升 周瑶 唐新 汪小刚基于细胞实验、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苯乙醇苷类 成分 的促神经再生作用构效关系及机制 2025年 目的探究苯乙醇苷类 化合物(PHGs)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揭示PHGs促神经再生作用的构效关系,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初步探究PHGs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利用胎鼠NSCs及CCK-8法比较PHGs促NSCs增殖的作用,借助网络药理学预测PHGs活性成分 促进神经再生的关键靶点及通路,选取活性成分 、活性成分 共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CCK-8结果显示,红景天苷不能促进NSCs的增殖,安格洛苷C对NSCs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效果,木通苯乙醇苷B、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管花苷A对NSCs增殖的促进效果较好。6种PHGs通过作用于AKR1B1、APP、CA2等靶点及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通路发挥神经再生作用,活性成分 与其共同作用靶点蛋白结合能力较好。结论PHGs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神经再生作用,其促神经再生作用与结构相关,苯丙烯酰基是PHGs发挥作用的重要基团,甲氧基的有无、糖基的数量、糖基的位置及乙酰基的有无,都会影响PHGs的促进作用。 刘傲雪 万凤 胡江雪 米祖正 李强 司银楚关键词:苯乙醇苷 构效关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毛蕊花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枳实及枳壳药材中12种黄酮苷类 成分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枳实、枳壳药材中12种黄酮苷类 成分 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圣草次苷、新北美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枸橘苷、柚皮素、橙皮素)、330 nm(橙皮内酯、川陈皮素、橘红素),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上述成分 质量浓度分别在0.19~46.61μg/mL、0.17~43.27μg/mL、0.20~51.07μg/mL、11.34~756.01μg/mL、0.41~101.28μg/mL、20.58~1028.79μg/mL、0.20~50.49μg/mL、0.10~25.25μg/mL、0.10~26.63μg/mL、0.24~11.96μg/mL、0.21~52.64μg/mL、0.55~27.51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均不大于0.10μg/mL,定量限均不大于0.41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90%~114.33%,RSD为0.30%~1.98%(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同时检测枳实、枳壳药材中12种黄酮苷类 成分 。 曾辉 黄玉兰 税丕容 吕谦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枳实 枳壳 黄酮苷 草珊瑚地上部分倍半萜苷类 成分 研究 2024年 为探究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中的化学成分 ,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新鲜的草珊瑚地上部分的水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包括2个榄香烷倍半萜糖苷类 化合物,6个紫罗兰酮类倍半萜糖苷以及2个酚酸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数据,以上化合物被鉴定为sarcaglabosideC(1)、 sarcaglabosideD(2)、 byzantionosideB(3)、 laurosideE(4)、(4Z)-4-[(3S)-3-(β-Dglucopyranosyloxy)butylidene]-3,5,5-trimethyl-2-cyclohexen-1-one(5)、 dihydrovomifoliol-O-β-D-glucopyranoside(6)、(+)-abscisyl-β-D-glucopyranoside (7)、9ξ-O-β-D-glucopyranosyloxy-5-megastigmen-4-one (8)、rosmarinic acid methyl ester (9)、methyl isorinate (10)。其中,化合物3~5,8~9首次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这些化合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草珊瑚植物中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并为后续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李倩倩 王楠 罗俊关键词:金粟兰科 草珊瑚 糖苷类 酚酸类 化学成分 基于干燥工艺对比两种寄主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 成分 含量 2024年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UPLC-QQQ-MS)比较2种寄主肉苁蓉经过不同干燥处理后的10种苯乙醇苷类 成分 含量。将肉苁蓉干燥品粉碎,粉末过60目筛,用50%(体积分数)甲醇溶解后超声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150 mm, 1.8μm)分离,以A相(0.1%甲酸水溶液)-B(乙腈)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电喷雾离子源,在UPLC-QQQ-MS的动态多反应模式下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处理的寄主肉苁蓉苯乙醇苷类 成分 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冷冻干燥处理所得的肉苁蓉中10种苯乙醇苷类 含量最高,其次为80℃烘干样品。虽然冷冻干燥对于肉苁蓉所保留10种苯乙醇苷类 成分 最高,但基于大规模生产考虑,80℃烘干更具有经济效益。 高培文 郭晔红 赵法法 张丹 张芳明关键词:肉苁蓉 梭梭 四翅滨藜 苯乙醇苷类 小槐花叶黄酮碳苷类 成分 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2024年 目的对小槐花(Ohwia caudata(Thunberg)H.Ohashi)叶的化学成分 进行研究,丰富其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对小槐花干燥叶进行提取,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法对小槐花叶的化学成分 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小槐花干燥叶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异牡荆苷(1)、牡荆苷(2)、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3)、异肥皂草苷(4)、异牡荆素-2″-O-鼠李糖苷(5)、当药黄素(6)、异当药黄素(7)、2″-O-鼠李糖基当药黄素(8)、2″-O-鼠李糖基异当药黄素(9)、异荭草素(10)、荭草素(11)、异荭草素2″-O-鼠李糖苷(12)、日当药黄素(13)、2″-O-鼠李糖基日当药黄素(14)、异金雀花素-7-O-葡萄糖苷(15)等15个黄酮碳苷类 成分 。结论化合物4、5、7、11-15为首次从小槐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倩倩 杨丁山 石中唯 阮静雅 王涛 张祎关键词:黄酮碳苷 粗壮女贞中四种苯丙素苷类 成分 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壮女贞中四种苯丙素苷类 成分 含量的一测多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制备对照品溶液;取粗壮女贞样品,与质量分数为65%~75%的甲醇混合,超声提取,然后过滤,取滤液,制备供试品溶液;将所... 孙冬梅 范倩 陈芳 罗文汇 马懿飞 凌志洲 贾小舟 刘艳梅 李振雨 陈向东
相关作者
刘训红 作品数:331 被引量:2,529 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太子参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离子阱质谱 何首乌 马双成 作品数:1,282 被引量:8,275 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药 中药材 何首乌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萧伟 作品数:1,411 被引量:5,616 H指数:3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热毒宁注射液 指纹图谱 桂枝茯苓胶囊 组合物 中药组合物 王智民 作品数:572 被引量:6,208 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一测多评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 邹立思 作品数:98 被引量:630 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太子参 离子阱质谱 化学成分 C- 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