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0篇“ 花岗质片麻岩“的相关文章
辽西兴城娘娘顶地区花岗片麻岩形成时代与变形样式被引量:1
2024年
辽西兴城地区出露的大面积花岗岩石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其独特的变形样式为研究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兴城娘娘顶地区出露的花岗片麻岩塑性变形特征显著,矿物拉伸线理均以低角度向NNE倾伏,整体表现出上盘向SSW的逆冲型韧性剪切变形。最新的花岗片麻岩中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其原岩形成时代为(169.5±1.6)Ma,为中侏罗世。典型变形岩石的石英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流变学参数估算,指示变形岩石古差异应力值为13.8~17.7 MPa,应变速率为1.16×10^(-16)~2.20×10^(-14)s^(-1),变形温度介于350~450℃之间。综合研究认为该期变形为发育于中浅部地壳层次绿片岩相的缓慢变形,与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闭合的远程效应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叠加影响有关。
赵佳奇宋志伟田志远王虞舜张猛杨宁梁琛岳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代学EBSD
阿尔金曼特里克地区亚干布阳花岗片麻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2023年
为了解阿尔金南缘在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事件,选取曼特里克地区亚干布阳花岗片麻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亚干布阳花岗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青白口纪,锆石U-Pb年龄为(880.3±3.4)Ma;岩石属过铝、钙碱性系列的镁花岗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具有典型的地壳重熔型花岗岩特征,其岩浆来源于下地壳角闪岩相基性岩类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同碰撞花岗岩区;阿尔金南缘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事件可能对应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说明塔里木板块和柴达木板块之间在新元古代早期曾经存在板块的汇聚碰撞。
王瑞廷王瑞廷李弦李国旗李青锋李博武姚志亮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RODINIA超大陆
柴北缘锡铁山地体花岗片麻岩退变作用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地意义
2023年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地区含榴辉岩透镜体花岗片麻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相平衡模拟以及黑云母和石英^(40)Ar/^(39)Ar年代学研究,旨在查明花岗片麻岩在加里东超高压变之后,折返过程中发生角闪岩-绿片岩相退变作用的变条件和变年代。矿物学和相平衡模拟显示,发育变形石英细脉的黑云母花岗片麻岩高角闪岩相变矿物组合(M1)为黑云母+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金红石+矽线石+钛铁矿,对应变条件为T>620℃,P>0.16GPa;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矿物组合(M2)为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榍石±绿泥石,变条件为T=390~420℃和P=0.10~0.19 GPa。花岗片麻岩中黑云母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定年获得了一个上升的阶梯状表观年龄图谱,在中高温阶段则形成了一个平坦的表观年龄坪,坪年龄为353.9±1.8 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356.7±5.6 Ma。变形石英脉样品真空击碎提取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则形成了下降的阶梯状表观年龄图谱,10~23阶段的数据点给出了357.9±1.6Ma的坪年龄,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356.1±3.9Ma,记录了锡铁山地体晚泥盆世一期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和流体活动发生的时间。黑云母和变形石英脉记录一致的~357Ma晚古生代年龄,代表了锡铁山地区超高压变岩及其围岩在经历了加里东期深俯冲以及晚泥盆世造山后岩浆热事件叠加后,折返到浅部地壳发生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退变作用的时代。
胡荣国胡荣国白秀娟杨启军刘希军蔡永丰杨启军邱华宁
关键词:锡铁山花岗质片麻岩
大兴安岭潮满林场地区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被引量:3
2022年
对大兴安岭潮满林场地区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成因及构造环境研究结果显示,花岗片麻岩年龄为795.2±4.3 Ma,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表现为高硅、高碱、富钙、富钠、富钾、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为负异常弱亏损.岩浆源区主要为壳源岩浆,部分幔源岩浆底侵使中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且受到幔源组分混染形成混合岩浆.结合区域资料,研究区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岩浆弧环境.
于喜洹李新鹏陈旭峰孙江军尹国良丁继双都士卓
关键词: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构造环境
鞍山-本溪地区中太古代花岗片麻岩的成因机制
郝伟航
高地应力下花岗片麻岩蠕变损伤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高海拔地区深埋隧道的花岗片麻岩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蠕变力学特性,易导致隧道结构开裂,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影响较大。在花岗片麻岩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对其开展了高围压下的三轴蠕变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大,轴向蠕变量减小显著,环向蠕变量受影响较小;不同围压下的加速蠕变阶段,环向蠕变效应均比轴向更显著;破裂面倾角随围压的增大逐渐减小。基于蠕变试验结果,分析了花岗片麻岩的损伤演化规律,提出了指数型损伤变量,将传统Burgers蠕变模型改进为能够描述加速蠕变段的全损伤蠕变模型,并推导了一维和三维蠕变损伤方程,利用加速蠕变阶段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拟合效果较好。
钟祖良王南云任玉琪李洋
关键词:高地应力花岗质片麻岩参数识别
滇西北石鼓杂岩中花岗片麻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前寒武纪石鼓变杂岩中新识别出一套花岗片麻岩。采用LA-ICP-MS方法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90±11 Ma(MSWD=2.1,n=10)和814±15 Ma(MSWD=5.7,n=9),显示其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具有高硅(SiO;=66.05%~77.16%)、高K;O/Na;O(0.90~9.26,均值2.57)特征,MgO=0.35%~3.60%,TFeO=1.02%~4.86%,P;O;=0.03%~0.17%。铝饱和指数A/CNK为1.08~2.51,矿物组合中出现石榴子石和白云母等富铝矿物,CIPW标准矿物中刚玉分子平均含量为4.72%,显示为强过铝花岗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_(N)=1.79~12.34,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1~0.67)。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岩石富集Rb、U,明显亏损Ba、Ta、Nb、Sr、P、Ti元素。综合分析认为,花岗片麻岩原岩主要为低成熟度、黏土贫乏的砂岩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在滇西北石鼓地区的响应。
罗改张彤贾小川杨学俊肖典谭晓莲
关键词: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强过铝质花岗岩RODINIA
华北克拉通南缘小秦岭地区花岗片麻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中部造山带南段,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南缘演化的关键地区,对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演化特征,同时对于华北克拉通东西陆块碰撞时间的厘定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小秦岭北侧大湖金钼矿床围岩(花岗片麻岩)的SIMS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其岩浆锆石谐和年龄为(2 455±59) Ma、变锆石谐和年龄为(1 821±31) Ma。花岗片麻岩具有高SiO_(2)、富碱和低Al_(2)O_(3)、CaO、MgO、P_(2)O_(5)的特征,同时富集LILEs(Rb、Th、K)、亏损HFSEs(Nb)和Sr、P、Ti等元素。结合A/CNK-A/NK图解和Ga、Rb等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认为其原岩为A型花岗岩,具有非造山A1型花岗岩特征;大湖金钼矿床A型花岗岩在古元古代早期起源于基性岩浆(提供热源)底侵作用下的中—新太古代结晶基底物的部分熔融,为陆内裂谷环境,并在古元古代晚期受到华北克拉通东部和西部陆块碰撞造山后伸展作用的影响。
谢亘喻光明路英川冯欣田光昊王然王建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A型花岗岩构造环境小秦岭
阿尔金南缘青白口纪花岗片麻岩岩石学特征及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被引量:1
2021年
在阿尔金南缘依吞布拉克西侧出露的青白口纪花岗片麻岩主要岩石类型有二长片麻岩、钾长片麻岩和钾长片岩。该侵入岩作为Columbia超大陆裂解阶段的物记录,对其年代学的探讨,有助于探讨阿尔金造山带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过程。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青白口纪花岗片麻岩年龄为936±3 Ma(MSWD=1.6),测点位于锆石震荡环带上,显示了典型的岩浆锆石的特征,代表该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属青白口纪。
冉秋成冯红刚
关键词:青白口纪花岗质片麻岩岩石学特征U-PB同位素定年
藏南错那洞花岗片麻岩锆石年龄、Hf同位素及其对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启示被引量:11
2019年
错那洞穹隆是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新发现的一个片麻岩穹隆构造。穹隆核部发育一套早古生代眼球状片麻岩。本文在野外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A-(MC)-ICP-MS对花岗片麻岩2个样品的锆石开展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片麻岩中的锆石发育核−幔−边结构,核部为具溶蚀港湾结构的继承锆石,幔部为具韵律(震荡)环带的岩浆锆石,边部(增生边)为重熔变成因的黑锆石。岩浆锆石幔部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00.6±2.6)Ma^(501.1±2.5)Ma,代表该片麻岩的早古生代岩浆结晶年龄。边部变锆石的新生代重熔年龄为(37.7±0.5)Ma,可能代表藏南拆离系的启动时间。早古生代岩浆锆石幔部的εHf(t)值为−2.1^+5.3(平均值为+2.2),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1~1.6 Ga(平均值为1.3 Ga),表明其源岩起源于高喜马拉雅元古宙地层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内早古生代岩浆活动和新生代穹隆构造变事件,本文认为错那洞花岗片麻岩的形成受控于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壳板片向冈瓦纳大陆下俯冲的造山作用,同时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后的变和深熔事件。
张林奎李光明曹华文张志付建刚夏祥标董随亮梁维黄勇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穹隆特提斯喜马拉雅

相关作者

刘福来
作品数:214被引量:2,271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锆石 片麻岩 地球化学 U-PB定年 变质杂岩
吴元保
作品数:154被引量:3,11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锆石 氧同位素 锆石U-PB定年 苏鲁造山带 锆石U-PB年龄
许志琴
作品数:359被引量:6,584H指数:5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榴辉岩 青藏高原 超高压变质带 俯冲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杨经绥
作品数:455被引量:5,589H指数:5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蛇绿岩 地幔橄榄岩 铬铁矿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榴辉岩
李佐臣
作品数:158被引量:1,212H指数:30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西秦岭 地质意义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东昆仑东段 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