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篇“ 舌骨位置“的相关文章
骨性Ⅰ类和骨性Ⅱ类双颌前突成年患者拔牙矫治后口咽部气道及舌骨位置的变化
2025年
目的探究拔牙矫治对骨性Ⅰ类和骨性Ⅱ类双颌前突患者口咽部气道及舌骨位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80例完成拔牙矫治(减数四个第一前磨牙)的骨性Ⅰ类和骨性Ⅱ类双颌前突成年患者,收集治疗前、后大视野CBCT影像,采用Dolphin软件测量口咽部气道及舌骨位置变化。结果骨性Ⅰ类患者拔牙矫治后口咽部气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前后径缩窄,横径增宽,口咽部气道体积无显著变化,最小横截面积轻度减小,舌骨轻度向后移位。骨性Ⅱ类患者拔牙矫治后口咽部气道体积和最小横截面积出现轻度下降。骨性Ⅰ类患者和骨性Ⅱ类患者拔牙矫治口咽部气道和舌骨位置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畸拔牙矫治并不会造成骨性Ⅰ类和骨性Ⅱ类双颌前突患者医源性的气道狭窄。
尹国相石聪聪陈思董洋
关键词:舌骨
均角型骨性Ⅲ类患者拔牙掩饰性或手术治疗后上气道容积和舌骨位置的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2种矫治方式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的气道影响差异,尤其关注气道容积、形态、腭角、下颌旋转及骨位移等方面的具体改变,并通过寻找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气道指标,以期为预防OSAHS提供新的监测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临床诊断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组(n=18)和掩饰性治疗(n=18)组。通过比较术前、术后锥形束CT及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气道容积、横径、腭角、下颌骨及舌骨等变化。结果掩饰性治疗后鼻咽容积、舌咽容积均有增大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鼻咽容积、气道鼻咽段和舌咽段横径、腭角、下颌旋转及舌骨位移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舌咽段横径、腭角及舌骨至蝶鞍点距离等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舌咽段截面积、腭角及舌骨的改变较掩饰性治疗组明显。OSAHS的易感人群多出现舌骨下移及气道最小截面积减小,因此在采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时应格外注意其气道形态的改变,以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徐景胙刘浩洁林成钊刘振浩翟烨郭舒瑜徐荣耀
关键词: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面部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头影测量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面部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OSAS患儿纳入OSAS组,另选取未接受过耳鼻喉科、正畸或语言治疗的78名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2组儿童均接受耳鼻喉科评估和头影测量,且OSAS组患儿接受夜间多导睡眠描记(PSG)检查。结果面部头影测量结果显示,OSAS组面部前高度(N-Me)、面部前下高度(ANS-M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组面部上前高度(N-ANS)、面部后部总高度(S-Go)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骨测量结果显示,OSAS组舌骨点至下颌平面的垂直距离(HyS)、舌骨体之最前上方至第三颈椎之最前下点的线性距离(C3-H)、舌骨最前点(Dh-H)、舌骨最前点至腭平面的垂直距离(HyMP)、舌骨最后点(Dv-H)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儿童,OSAS患儿面部生长发育存在明显变化,表现为N-Me和ANS-Me增加,HyS、C3-H、HyMP、Dh-H、Dv-H增加。
潘利平张静林红艳张珂张凌云柳帅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面部形态舌骨位置头影测量
舌刺+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对前牙反[牙合]伴吐舌习惯患儿舌骨位置、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舌刺+上颌垫式矫治器在前牙反[牙合]伴吐舌习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5例前牙反伴吐舌习惯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双曲舌簧[牙合]垫矫治器矫治,研究组患儿予以舌刺+双曲舌簧[牙合]垫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患儿的矫治完成时间以及矫治前后舌骨位置、软硬组织的变化和随访一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矫治完成时间为(14.82±3.2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19±4.9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研究组患儿的舌骨点-蝶鞍点(H-S)、舌骨点-关节点(H-Ar)、颏唇角(PLA)分别为(90.50±3.11)mm、(66.99±5.08)mm、(132.87±7.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01±3.07)mm、(64.57±5.26)mm、(129.17±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研究组患儿的舌骨点-第三颈椎点(H-C3)为(30.90±1.57)m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62±1.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儿复发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刺+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应用于前牙反[牙合]伴吐舌习惯患儿,可有效纠正其前牙反[牙合],促进舌骨位置向后下移位,且复发率较低。
陈向飒李晓琰秦爱丽董杰朱永翠
关键词:儿童前牙反[牙合]舌骨位置复发率
双颌垫功能性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上气道及舌骨位置变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应用双颌垫功能性矫治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在开封市口腔医院救治的6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1月—2024年1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1例,采用TB功能性矫治器)和对照组(31例,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比较两组上气道形态功能[上齿槽座角(sella-nasion-A point,SNA)、下齿槽座角(sella-nasion-B point,SNB)、上下齿槽座角(angle's A-point over B-point,ANB)、软腭后气道矢状径(maxillary pharyngeal segment,MPS)、咽后壁与软腭之间的距离(soft palate to posterior pharyngeal space distance,SPPS)、第二颈椎最下点与上气道后壁矢状径(inter-pedicular space,IPS)、后鼻腔高度(posterior nasal passage heigh,S-PNS)、鼻咽全长(base to posterior nasal spine,BA-PNS)、舌骨到颈椎的矢状向距离(hyoid-vertebral level,H-VL)、舌骨到蝶鞍中心点的矢状向距离(hyoid point-sella,H-S)、舌骨到眶耳平面的垂直距离(hyoid point-frankfort horizontal,H-FH)、舌骨到下颌面的垂直距离(hyoid point-mandibular plane,H-MP)、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MSaO_(2))、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_(2))]、侧貌变化(下唇基角、颊唇沟角、软组织颊凸角、下唇凸点-H线距离)、正畸效果。结果正畸12周后,观察组SNB、下唇基角、颊唇沟角均相比对照组较大;MPS、IPS、S-PNS、Ba-PNS均相比对照组较长;SNA、ANB、软组织颊凸角均相比对照组较小;SPPS、下唇凸点-H线距离均相比对照组较短;H-S、H-FH、H-MP、MSaO_(2)、LSaO_(2)均相比对照组较高;H-VL、ODI均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相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5)。结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应用TB功能性矫�
刘莎莎刘宏历孙岳
关键词:青少年舌骨位置
骨性Ⅲ类高角伴偏颌对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骨性Ⅲ类高角伴偏颌对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019年9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拍摄CBCT,根据颏下点偏离正中矢状面的程度(mandibular deviation,MD),将120例患者分为3组:非偏颌组、轻度偏颌组、重度偏颌组。分别测量以上3组上气道体积以及舌骨位置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组之间鼻咽段,腭咽段体积和最小横截面积以及喉咽段最小横截面积,舌骨(hyoid bone,HB)在Y轴上的位置(Y-HB)和Z轴上位置(Z-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颌重度组与其余两组相比,舌咽段、喉咽段体积、总体积和舌咽段最小横截面积显著减小(P<0.05),舌骨(hyoid bone,HB)在X轴的位置(X-HB)显著增大(P<0.05)。结论骨性Ⅲ类高角伴重度偏颌患者,舌咽段、喉咽段和上气道总体积以及舌咽段最小横截面积比其余两组小,X-HB比非偏颌组大,表明偏颌主要对上气道舌咽段以及喉咽段形态产生影响;偏颌对于舌骨的影响体现在X-HB,表明偏颌可导致舌骨偏离正中矢状面。
王港唐金侨冯瑜李孟如王小琴
关键词:上气道舌骨
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矫正治疗后舌骨位置、气道大小及功能的变化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矫正治疗后舌骨位置、气道大小及功能的变化。方法观察性研究。抽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上颌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锥形束CT三维测量,通过Mimics 21.0软件实施三维重建,比较治疗前后舌骨位置、气道大小及功能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舌骨在垂直方向距离、舌骨至第3颈椎距离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后,硬腭处、第2颈椎处气道矢状间隙均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腭咽及舌咽气道矢状向均较治疗前增大(P均<0.05)。结论骨性Ⅲ类错颌畸形矫正后,患者气道口咽区域和鼻咽部的矢状间隙增大,可改善患者的舌骨位置使其更适应生长。
周斌王雪艳宗伟民
关键词:舌骨气道功能
双颌手术后骨性Ⅲ类患者上气道、自然头位和舌骨位置变化的三维评估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双颌手术后骨性Ⅲ类患者上气道、自然头位和舌骨位置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法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对骨性Ⅲ类患者分别在手术前(T0)、手术后3个月(T1)和手术后2年(T2)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创建三维图像以评估术后变化,并分析上气道、自然头位和舌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30例接受双颌手术的骨性Ⅲ类患者(男13例和女17例)进行了评估,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1岁(17~30岁)。T1和T2后,腭咽段、舌咽段和总上气道的体积明显缩小。下颌骨位置的变化与上气道体积的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NSL/OPT和NSL/CVT在T1和T2后增大。NSL/CVT的变化与腭咽段和舌咽段体积的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双颌手术可能导致上气道体积减小、颅颈角增大、舌骨向下和向后移动。颅颈角的变化可能会引起上气道的改变。
郑瑶于少洋黄文莉董丽蓉张强袁晓
关键词:上气道双颌手术锥形束CT
错畸形的发生及治疗与舌、舌骨位置以及气道大小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错畸形是指异常咬合关系或错乱颅面结构,是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牙齿、颅面以及颌骨畸形[1]。错畸形会对患者产生多重影响,不仅可以影响口腔健康,颅颌面发育,口面部肌功能,还会进一步影响容貌外观导致社交障碍[2]。其发病率自古以来居高不下[3]。研究发现错牙合畸形与舌位置舌骨位置以及气道大小之间都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错畸形会改变口内舌体压力的大小,并影响舌的位置和运动[4]。同时,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气道大小、舌骨位置的角度和前后尺寸也存在差异[5]。
陈彧洋吴卓轩宫宇吴昕昱舒睿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社交障碍舌骨位置颌骨畸形颅面结构气道
Twin-block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下颌后缩患者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比较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下颌后缩患者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研究组给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时间及治疗前后舌骨位置、上气道矢状径及上下颌形态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矫治时间(8.36±1.13)个月,长于对照组的(7.12±1.02)个月(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舌骨位置指标H-NP、H-CVP、H-Or、H-PP、H-MP、H-FH、H-PNS大于治疗前,上气道矢状径指标PNS-Ba、SPP-SPPW、Mc1-Mc2、U-MPW、V-LPW大于治疗前,上下颌形态指标ANB小于治疗前,且SNB、Go-Gn、Ar-Go、髁突内外径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H-FH、PNS-Ba、Go-Gn、Ar-Go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均有一定效果,前者改善舌骨位置、上气道矢状径效果更明显,但矫治时间稍长。
樊文君杜娟王颖马然平刘志利杨捷
关键词:下颌后缩TWIN-BLOCK矫治器舌骨位置

相关作者

曾祥龙
作品数:212被引量:1,959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正畸治疗 口腔矫治器 上气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直丝弓矫治器
李洪发
作品数:121被引量:367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锥形束CT 安氏 骨性 成人 CBCT
王昊
作品数:9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舌体 舌骨位置 安氏 舌骨 骨性
郭泾
作品数:85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上气道 正畸 正畸治疗 口腔矫治器 骨性
袁小平
作品数:62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正畸 安氏 矫治 正畸治疗 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