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29篇“ 臭氧-生物活性炭“的相关文章
一种适用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快速挂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快速挂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活性碳加入不锈钢圆柱管内制得滤柱,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对滤柱内的生物活性碳进行清洗;对清洗后的清洗进行闷曝2天后,采取连续流进水,此进水...
李立王超高兵贺洪波王白萍胡博屈展陈民毛俊峰唐欣
超滤作为臭氧/生物活性炭前处理工艺的适用性研究
2025年
用超滤替代常规工艺作为臭氧/生物活性炭的前处理工艺,组成超滤-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并与常规-臭氧/生物活性炭进行比较,考察两种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结果表明,超滤可有效截留浊度和藻类,虽然对TOC和UV254的去除效果劣于常规工艺,但后续臭氧/生物活性炭的去除效果远优于采用常规工艺作为前处理的去除效果。此外,超滤替代常规工艺作为前处理可有效提升臭氧/生物活性炭去除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前体物的效果;由于超滤有效去除了可生物同化有机碳(AOC)和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的前体物,后续臭氧/生物活性炭的去除效果提升。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表明,超滤前处理可有效提高活性炭去除有机物的效果。
董秉直何欢李甜陈艳赵青青
关键词:前处理超滤消毒副产物AOC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4年
作为现今净水厂深度处理的主流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通过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降解联用,具有绿色、高效、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本文对O_(3)-BAC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臭氧氧化副产物及活性炭理化性质进行了探讨,综述了臭氧氧化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副产物对活性炭吸附以及生物降解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活性炭孔隙结构、官能团、π电子供受体及表面电荷等理化性质对其吸附以及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对O_(3)-BAC工艺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杨昕浩唐亮杨金松汪君晖何涛
关键词:生物降解
北方某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运行实践
2024年
臭氧生物活性炭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结合了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吸附的优点。文章主要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适用于水厂实际运行的处理效果和优化方案。通过检测高锰酸盐指数、氨(以氮计)、溶解氧等水质指标,定期送检活性炭,收集臭氧投加量、水中余臭氧浓度及特殊时期相关工艺参数和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数据,定期分析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运行情况。结果发现,可以通过“以连续水质指标检测为主,阶段性活性炭镜检和生物检测结果为辅”的方法判断生物挂膜过程,生物活性炭滤池从开始运行至挂膜成熟历经约11个月,挂膜成熟后去除率随季节稳定变化,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为30%~40%,氨(以氮计)去除率为45%~55%。根据实际反冲洗情况,调整反冲洗周期和气冲频率优化反冲洗方案,确定了适用于水厂的反冲洗方案:气冲强度为30 m^(3)/(h·m^(2)),夏季周期为7 d,初滤水为45 min;秋冬春季周期为14 d,初滤水为45 min;通过提高臭氧投加量,降低次氯酸钠投加量。文章研究结果和方法对行业内同工艺水厂研究具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未来将继续研究并量化提高臭氧投加量与降低出厂水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采用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溶解氧做水中余臭氧浓度标准的参考指标,以水中余臭氧质量浓度0.01 mg/L为运行标准。
王泽民康玲杨舒畅
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反冲洗臭氧投加量溶解氧
自来水处理中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的除污机理研究
2024年
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区别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来解决。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处理自来水的除污机理,分析该技术对促进水质安全、改善水质的作用,以及技术优化建议。通过研究黄浦江的原水处理实例,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去除水中污染物方面的作用机制和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该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本研究同时涉及臭氧投加量、生物活性炭层厚度、污染物去除率、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臭氧暴露时间等主要评价指标,及臭氧尾气的处理效率、系统能耗、出水水质稳定性及经济成本效益比的最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有机微污染物,改善水质稳定性,经济环保。该研究对自来水处理技术提供了新视角与优化策略。 Comment by C: 选题缺乏创新性,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不大,研究成果缺乏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不符合本刊要求,故不予录用。
唐丽雪周广昌
关键词:水质改善污染物去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短链PFCs及DOM去除特性的中试
2024年
全氟化合物(PFCs)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并存在潜在毒性,活性炭吸附是目前被认为从饮用水中去除PFCs的有效技术之一。然而,关于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在实际水体中对短链PFCs去除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目前地表水环境中短链PFCs的污染水平不断升高的背景下,亟需评估该工艺的应用效果。文中以水厂砂滤产水为水源,研究了3种短链PFCs(PFBA、PFPeA、PFHxA)和溶解性有机物(DOM)在连续运行90 d的O3-BAC中试装置中的去除效果,同时探讨了关停臭氧臭氧的投加量对短链PFCs和DOM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3种短链PFCs在O3-BAC中试中的去除率显著下降并且出现了PFCs穿透和解吸附现象,去除率下降程度为:PFBA>PFPeA>PFHxA,而DOM相关的DOC、UV_(254)和Φ_((T,n))指标的去除率下降程度则相对缓慢。臭氧的投加能够氧化DOM从而改善短链PFCs在滤中的吸附去除,关停臭氧后流入滤的DOM会抢占已吸附短链PFCs的吸附位点,使PFCs解吸附提前发生。过高的臭氧投加量又会使更具竞争性的低分子量有机物增多,从而削弱滤对短链PFCs的去除能力。
杨宁许咏穗侯英娜黄国庆费霞丽邓慧萍
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全氟化合物溶解性有机物中试
一种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处理室,待处理的污水经由进水管线被输送到臭氧处理室中,并在所述臭氧处理室中被经由臭氧管线输送的臭氧氧化;反应器,连接在所述臭氧处理室下游,在所述臭氧处理室中...
郑斌王春江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实例
2024年
针对印染类企业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排放管理要求严等特点,采用“混凝沉淀+生化+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排放。介绍了工程背景、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运行效果及运行成本。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系统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在进水CODCr≤1300 mg/L条件下,出水CODCr为35~60 mg/L,平均去除率>95%,出水水质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在不计设备折旧成本及人工费情况下,直接运行费用约为2.17元/m3,实现了在较低运行成本下获得较好的出水水质。该工程可为同类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杨哲叶宽伟王震
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印染废水
一种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处理工业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处理工业废水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被隔板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反应室、回收室,壳体顶部设有臭氧箱以及进水口,位于回收室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储药箱,壳体底部设有支撑柱;臭氧箱底部通...
袁维波李华杰梁曼丽赵春阳刘燕萍
一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实验室小试装置,一方面,通过改变预臭氧投加量及其氧化接触时间,考察后续混凝阶段出水浊度、COD、溴酸盐浓度变化,并通过建立其影响机制的动力学方程,以...
高峰张航高升陈涛年正李毓

相关作者

朱光灿
作品数:227被引量:86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微囊藻毒素 蓝藻 氮磷 农村生活污水 反硝化除磷
孙韶华
作品数:145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
研究主题:饮用水 引黄水库水 水质毒性 水质安全 城市供水
宋武昌
作品数:119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
研究主题:引黄水库水 气浮 引黄水库 净水系统 浮滤池
李伟英
作品数:178被引量:662H指数:1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饮用水 超滤 生物稳定性 生物膜 金属膜
尹艳娥
作品数:49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活性炭纤维 苯酚 生物修复 长江口 反硝化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