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01篇“ 臭氧浓度“的相关文章
一种臭氧浓度检测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浓度检测设备,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设备本体,所述检测设备本体包括检测罐、驱动机构、给料机构和样品存储组件,所述检测罐的侧边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焊接有基座,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焊接有顶板,驱动...
王丽孔楠
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检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检测机构,包括放电间隙、端块、管部和臭氧传感器。端块的块本体一侧端面上形成沉腔,另一侧端面上形成有环形腔,沉腔相对位于环形腔的内圈方位且在沉腔与环形腔之间设有连通孔。端块固定在放电间隙...
李发起刘潮
一种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臭氧浓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装置包括壳体、臭氧收集组件、浓缩检测组件以及通风调节手柄。壳体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臭氧收集组件位于壳体内前端,其上的进气件一一对应连接进气口,收集件...
杨学章李岩宋立涛李世强
基于LG-Transformer模型的百米级臭氧浓度数据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G‑Transformer模型的百米级臭氧浓度数据估算方法,其方法包括:S1、收集路网数据、ERA5数据和遥感数据对应重采样至网格地图的对应网格中;S2、构建包含Tansformer模型和Light...
董恒赵洋甬陈家欢黄鹏陈欢
一种臭氧浓度数据异常缺失的生成式插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浓度数据异常缺失的生成式插补方法,首先对臭氧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解,将分解后的季节分量、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与空气质量指数、空气污染物其他五项指标、气象实测数据等多源影响因子在时间维度上滑动拼接后作为Tr...
牟亮亮许艳毕合春毕素环王师丁香乾
臭氧浓度升高和增温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复合影响
2025年
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表臭氧(O_(3))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正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利用开放式O_(3)浓度与温度升高平台(O_(3)-T-FACE),以南粳9108为实验材料,设置两个O_(3)浓度:环境大气O_(3)浓度(A)和1.5倍环境O_(3)浓度(E),三个增温处理:环境温度(CK)、冠层红外增温1.5℃(+1.5)和2℃(+2)。于灌浆中期和后期测定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明确O_(3)浓度升高和温度增加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复合影响。两年重复实验结果表明,与环境大气O_(3)浓度相比,O_(3)浓度升高对水稻灌浆中期叶片光合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水稻灌浆后期的饱和光合速率(A_(sat))、气孔导度(g_(s))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平均下降31.3%、19.9%和30.7%;对胞间CO_(2)浓度(C_(i))、电子传递速率(ETR)、水分利用率(WUE)等指标的影响两年均不显著,说明O_(3)浓度升高导致的A_(sat)降低主要是由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而非气孔限制CO_(2)传输。增温显著降低了2022年灌浆后期叶片A_(sat)和g_(s),显著降低2021年灌浆中期和后期叶片C_(i),增加叶片WUE,但对其他光合指标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灌浆后期叶片光合速率对O_(3)浓度升高和增温的响应存在年际差异,2021年灌浆期间高的环境O_(3)浓度和温度加重了叶片光合损失。实验设置的不同增温幅度间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开放条件下增加冠层温度1.5—2℃对当前的试验水稻品种不足以产生高温胁迫。O_(3)浓度升高和增温对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复合影响未达显著性水平,意味着高浓度O_(3)和温度对试验水稻品种的叶片光合作用不存在协同或拮抗效应。
周钰清徐彦森何龙鑫张宇杰冯兆忠
关键词:臭氧增温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
北京地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浓度廓线观测与分析
2025年
本文利用2022年8月至2024年12月的大气臭氧探空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边界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浓度的平均月变化以及季节变化等。结果显示:大气边界层下层1月臭氧浓度值最小为29.9 × 10−9 (体积分数,下同),最大值为6月达到了88.24 × 10−9,1月到6月逐月递增之后逐渐递减,臭氧浓度随高度逐渐增长;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顶臭氧浓度随高度先减少,接近对流层顶浓度增长;平流层下部臭氧浓度偏低,之后逐渐增长在20~25 km出现极大值然后逐渐递减。季节变化特征为:对流层夏季臭氧浓度最大,冬季最小。边界层季节之间臭氧浓度积分量相差幅度更大,四个季节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冬春两季对流层顶偏低;平流层冬春两季臭氧浓度偏大,夏秋两季偏小。臭氧浓度极大值出现的高度略有波动。对流层、平流层臭氧浓度与霾的关系为:近地面春秋两季有霾情况下臭氧浓度更高,冬季无霾情况下偏高。对流层上部及平流层无霾时臭氧浓度更高并且冬春两季有霾时浓度极值出现在更高的位置,秋季出现在偏下的位置。The paper uses the atmospheric ozone sounding data from August 2022 to December 2024 and analyzes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average monthly change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bounding layer,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in Beij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of the bounding layer gets the minimum value which was 29.9 × 10−9 in January while gets the maximum value in June which was 88.24 × 10−9. From January to June,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would increase with the height. From the bounding layer to the top of the convective zone,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at first decreases with the growth in the height and then increases.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space under the stratosphere is very low but increases with the height and gets the maximum value when the altitude r
季成海陈昭伃韩羽庭兰渝
关键词:对流层平流层臭氧浓度
一种空间臭氧消毒用的多通道紫外光学臭氧浓度分析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臭氧消毒用的多通道紫外光学臭氧浓度分析仪,其组成包括:多通道紫外光学臭氧浓度分析仪主体、多通道流量计、多通道取样管,多通道三通、多通道臭氧尾气破坏器以及负压抽吸气泵,利用多通道管路连接方式对臭氧消毒的...
李淑强
影响我国夏季臭氧浓度变化的大气环流特征及大气外强迫因子
2025年
利用观测和再分析数据,探讨了2013~2020年影响我国夏季臭氧浓度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异常和大气外强迫因子,结果表明:我国夏季臭氧浓度变化的主导模态表现出明显的全区一致型特征,且以我国中东部地区变化为主。与我国夏季臭氧浓度增加相关的环流异常主要是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低层气旋性环流和低压异常,该环流能减弱气候态水汽输送,减少大气水汽比湿,并通过增强太阳辐射和抑制湿清除作用从而增加近地表臭氧浓度。通过分析大气外强迫因子我们发现,显著影响我国夏季臭氧浓度变化及相应大气环流异常的强迫因子主要是夏季海洋性大陆全区一致型的海温分布,其冷暖状态能通过调节越赤道Hadley环流异常从而改变局地环流并进一步影响我国夏季臭氧浓度变化。海洋性大陆海温具有较好的持续性且能提前2个月与随后我国夏季臭氧浓度产生显著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该海温因子来对我国夏季臭氧浓度变化进行一定的可预测性研究。
张脉惠荀尚培霍彦峰霍彦峰何彬方吴文玉何彬方张宏群
关键词:臭氧浓度大气环流
一种双量程臭氧浓度分析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量程臭氧浓度分析仪,其组成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阀、微型真空泵、第二电磁三通阀、光池组件,所述光池组件包括LED光源、分光棱镜、第一光池、第一光强检测器、第二光池、第二光强检测器;所述光池组件分别与第一电磁三...
黎冰杨州

相关作者

朱建国
作品数:344被引量:3,086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主题:FACE 水稻 CO_2浓度 CO2浓度升高 大气CO2浓度升高
赵天宏
作品数:97被引量:1,129H指数:20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大豆 臭氧浓度升高 光合作用 活性氧代谢
陈烨璞
作品数:77被引量:44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臭氧 表面活性剂 壬二酸 臭氧浓度 碳酸钙
何兴元
作品数:372被引量:5,322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沈阳城市森林 岷江上游 光合作用 油松 银杏
王云霞
作品数:74被引量:468H指数:1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FACE ENRICHMENT 臭氧 CO_2浓度